【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氰化物检测分析,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比率荧光探针的氰化物现场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1、氰化物作为一种剧毒物质,在工业、冶金、电镀等领域广泛应用,其泄漏或误食可导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开发快速、灵敏且可靠的氰化物检测方法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临床急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氰化物的检测主要依赖实验室大型仪器(如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这些方法虽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但存在设备昂贵、操作复杂、需专业技术人员及较长的样品前处理周期等局限性,难以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
2、为适应现场检测场景,基于显色反应的快检试剂盒逐渐被应用。此类试剂盒通常利用氰化物与特定显色剂(如吡啶-巴比妥酸体系)反应生成有色产物,通过目视比色法实现定性或半定量分析。然而,实际样品中常见的氨基类化合物(如硫化物、硫代硫酸盐)易与显色剂发生竞争性反应,导致假阳性结果;此外,复杂基质(如血液、废水)中的背景干扰也会显著降低检测特异性。同时,现有试剂盒多依赖目视比色,缺乏便携式定量分析装置,难以满足中毒事件中快速定量判读的迫切需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比率荧光探针的氰化物现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化物的现场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比率荧光探针的氰化物现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团簇和所述荧光素的体积比为(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比率荧光探针的氰化物现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团簇和所述荧光素的体积比为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比率荧光探针的氰化物现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团簇的特征荧光波长为66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比率荧光探针的氰化物现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比率荧光探针的氰化物现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化物的现场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比率荧光探针的氰化物现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团簇和所述荧光素的体积比为(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比率荧光探针的氰化物现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团簇和所述荧光素的体积比为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比率荧光探针的氰化物现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团簇的特征荧光波长为660nm。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懿,林瑶,何泰伸,张金懿,廖林川,肖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