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殿森专利>正文

生物质燃料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3448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是生物质燃料造粒机。在压粒机的料斗一侧配套有拌料机和提升机,在压粒机内从上到下分别安装有搅拌叶、压料辊、多孔板、旋转切刀、抛料轮、调速机和压粒机电机,机体底部设有机座。由于在机体一侧配套有拌料机和提升机,并在机体内的减速机下侧安装有压力轴承,同时在轴上安装有多个辊轮,因此能够用机械提升物料代替人工提升物料,用压力轴承来防止减速机向下的作用力,减轻对电机及其它部件的破坏作用,用多个辊轮实现高强度的压缩,使得压实密度大,压缩效率高。适宜以秸秆等多种生物质原料压缩造粒作为燃料时应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的是机械领域的加工机械,具体地说是生物 质燃料造粒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环保和节能的政策要求的提高,以农作物秸秆为 主体的生物质燃料逐步受到重视,但由于自然状态下的秸秆能量 密度低,挥发性强,大烟大火,燃烧使用都不方便,且浪费严重, 所以压缩秸秆燃料已经被人们重视。秸秆经过压缩制成生物质颗 粒燃料后,便于运输、保管和燃烧利用,相对提高了能量密度, 其燃烧值可以与煤等同,但比煤易于燃烧和起火,且燃烧灰分低、 含硫量低,燃烧后的灰分还可以作为微量元素肥料和钾肥在植物 栽培中使用。在本技术提出以前,以农作物秸秆等副产品为原料,经 过造粒成为生物质颗粒燃料,用于燃烧获得热量。根据设计原理 的不同,主要有对辊式和压缩式。其中对辊式的造粒机是通过相 对运动的对辊碾压经过粉碎的秸秆等形成一定密度与强度的颗 粒。另一种,是通过丝杆连续挤压秸秆,被压缩的秸秆从型口中 挤出,形成颗粒燃料。由于设计结构的不足,压缩过程不能达到产量高、成本低, 不便于机械化生产,维护管理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秸秆压缩机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 质燃料造粒机。该机通过附设提升机和在机体上增设压力轴承及 双辊解决生物质高速压缩和提高生产效率及简化环节的技术问 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在压粒机的料斗一侧配套有拌料机,通过拌料机电机带动轴 旋转,在其轴上安装有抛料板,将所配合的料抛入到料斗中,在 料斗内安装有提升机,其上连接有提升斗,上端与倒料口相连通, 倒料口置于压粒机上料口的上方并与之相通;压粒机安装在机座 上,其电机与机座竖向固定,电机轴通过齿盘花套与调速机啮合 传动;调速机安装在轴上,其上下两端分别穿过一对同心轴承, 在下端同心轴承的下部还安装有压力轴承;在调速机上部设有出 料腔,其内的轴的下部安装有抛料轮,上部与多孔板之间相距安 装有旋转切刀;在出料腔的上部安装有多孔板,其上设有多个竖 直相通的压料孔;在多孔板的上方通过十字交叉的压料辊连接杆 安装有压料辊,在每个杆上安装的压料辊为两个;在压料辊的上 方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积极效果是由于在机体一侧配套有拌料机和提升机,并在 机体内的减速机下侧安装有压力轴承,同时在轴上安装有多个辊 轮,因此能够用机械提升物料代替人工提升物料,用压力轴承来 防止减速机向下的作用力,减 对电机及其它部件的破坏作用, 用多个辊轮实现高强度的压缩,使得压实密度大,压缩效率高。适宜以秸秆等多种生物质原料压缩造粒作为燃料时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多孔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压粒辊轮与连接杆设置状态图 图中,l.拌料机,l.l.拌料机电机,1.2.抛料板,2.料斗, 3.提升机,3. l.提升斗,3.2.倒料口, 4.机座,5.压粒机电机, 6.轴与电机连接器,7.调速机,7. 1.同心轴承,7. 2.压力轴承, 8.出粒口, 9.抛料轮,IO.旋转切刀,ll.多孔板,ll.l.压料孔, 12.压料辊,12. l.压料辊连接杆,13.搅拌叶,14.上料口, 15. 压粒机轴。具体实施方式据图1~3所示,在压粒机的料斗2—侧配套有拌料机1,通 过拌料机电机1.1带动轴旋转,在其轴上安装有抛料板1.2,将 所配合的料抛入到料斗2中,在料斗内安装有提升机3,其上连 接有提升斗3.1,上端与倒料口 3.2相连通,倒料口置于压粒机 上料口 14的上方并与之相通;压粒机安装在机座4上,其电机与机座竖向固定,电机轴通过齿盘花套与调速机啮合传动;调速机 安装在轴15上,其上下两端分别穿过一对同心轴承7. 1,在下端 同心轴承的下部还安装有压力轴承7.2;在调速机上部设有出料 腔,其内的轴的下部安装有抛料轮9,上部与多孔板之间相距安 装有旋转切刀10;在出料腔的上部安装有多孔板ll,其上设有多 个竖直相通的压料孔11. 1;在多孔板的上方通过十字交叉的压料辊连接杆12.1安装有压料辊12,在每个杆上安装的压料辊为两 个;在压料辊的上方轴上安装有搅拌叶13。其中,提升机的动力来源为直流调速电机,通过配套的减速 机与提升机的下链辊相动力连接。压力轴承的作用是起到反推的作用,从而减小压力作用而破 坏电机及相关部件。机体内安装的调速机为摆线减速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首先将秸秆等有机生物质原料粉碎,然后加入到拌料机中, 在搅拌的同时将物料抛出到料斗内,受提升机提升斗的作用,使 其提升到倒料口内,并填加到上料口中,此时电机旋转,通过调 速机带动轴旋转,并带动搅拌叶对所加入的物料进行分散与搅拌, 经过搅拌的物料不断被压粒辊轮碾压,挤入到压料孔中,受到后 续挤入物料的推挤作用和压料孔的限定作用,形成条状从压料孔 中向下延伸,然后,受到旋转切刀的切断作用,成为棒状,到达 抛出轮,受抛出轮的离心作用从出粒口中排出,实现了生物质原 料造粒的过程。本技术的压粒机配套有拌料机,能够使物料均匀搅拌, 并抛入到料斗内,由于配套有提升机能够使物料提升到上料口内, 然后通过搅拌、压粒、切粒、抛出,形成生物质燃料颗粒产品。 而且拌料机电机、提升机配套动力电机均釆用直流调速电机,所 以能够保证压粒机不缺料,不咽料,使其正常运行,杜绝由于供 料问题而导致压粒机停机现象的发生。本技术的压粒机能够连续运行,实现了全自动,从而减 少人工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权利要求1、生物质燃料造粒机,其特征是在压粒机的料斗(2)一侧配套有拌料机(1),通过拌料机电机(1.1)带动轴旋转,在其轴上安装有抛料板(1.2),将所配合的料抛入到料斗(2)中,在料斗内安装有提升机(3),其上连接有提升斗(3.1),上端与倒料口(3.2)相连通,倒料口置于压粒机上料口(14)的上方并与之相通;压粒机安装在机座(4)上,其电机与机座竖向固定,电机轴通过齿盘花套与调速机啮合传动;调速机安装在轴(15)上,其上下两端分别穿过一对同心轴承(7.1),在下端同心轴承的下部还安装有压力轴承(7.2);在调速机上部设有出料腔,其内的轴的下部安装有抛料轮(9),上部与多孔板之间相距安装有旋转切刀(10);在出料腔的上部安装有多孔板(11),其上设有多个竖直相通的压料孔(11.1);在多孔板的上方通过十字交叉的压料辊连接杆(12.1)安装有压料辊(12),在每个杆上安装的压料辊为两个;在压料辊的上方轴上安装有搅拌叶(13)。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是生物质燃料造粒机。在压粒机的料斗一侧配套有拌料机和提升机,在压粒机内从上到下分别安装有搅拌叶、压料辊、多孔板、旋转切刀、抛料轮、调速机和压粒机电机,机体底部设有机座。由于在机体一侧配套有拌料机和提升机,并在机体内的减速机下侧安装有压力轴承,同时在轴上安装有多个辊轮,因此能够用机械提升物料代替人工提升物料,用压力轴承来防止减速机向下的作用力,减轻对电机及其它部件的破坏作用,用多个辊轮实现高强度的压缩,使得压实密度大,压缩效率高。适宜以秸秆等多种生物质原料压缩造粒作为燃料时应用。文档编号B01J2/20GK201389444SQ20092001025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0日专利技术者刘殿森 申请人:刘殿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生物质燃料造粒机,其特征是:在压粒机的料斗(2)一侧配套有拌料机(1),通过拌料机电机(1.1)带动轴旋转,在其轴上安装有抛料板(1.2),将所配合的料抛入到料斗(2)中,在料斗内安装有提升机(3),其上连接有提升斗(3.1),上端与倒料口(3.2)相连通,倒料口置于压粒机上料口(14)的上方并与之相通;压粒机安装在机座(4)上,其电机与机座竖向固定,电机轴通过齿盘花套与调速机啮合传动;调速机安装在轴(15)上,其上下两端分别穿过一对同心轴承(7.1),在下端同心轴承的下部还安装有压力轴承(7.2);在调速机上部设有出料腔,其内的轴的下部安装有抛料轮(9),上部与多孔板之间相距安装有旋转切刀(10);在出料腔的上部安装有多孔板(11),其上设有多个竖直相通的压料孔(11.1);在多孔板的上方通过十字交叉的压料辊连接杆(12.1)安装有压料辊(12),在每个杆上安装的压料辊为两个;在压料辊的上方轴上安装有搅拌叶(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殿森
申请(专利权)人:刘殿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