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殿森专利>正文

热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32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是日常生活用品,为一种热床。由床体、床身、床腿和床头构成。具体特征是,在床体内设置热循环管,在其外铺设贮热质,热循环管与电发热器相连接,在热循环管中充装导热工质,电发热器的工作通过温控器来实现。这种结构的热床,温度易调节,不易产生火灾,无干热感,热的均匀,且使用寿命长,适合北方地区做为卧具使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的是日常生活用品,具体地说是热床。现有的床由床体、床头构成。为了获得温热的效果,通常铺垫电热褥或电热毯。虽然获得了温热效果,但容易触电和引起火灾。而且,热的不均匀,一旦断电,就达不到保温的效果,而且,易产生干热感。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结构的热床,实现安全,保温,柔和的效果。实现本技术的方案是,在床体内设置热循环管,在热循环管外铺设贮热质,热循环管与电发热器相连接,在热循环管中充装导热工质,导热工质受电发热器的热作用,进行循环,将热量传导给贮热质,实现对床面的加热。电发热器通过温控器来调节温度。按本技术方案制成的热床,由于采用导热工质做热量传导,用贮热质做热交换,用电发热器作热源,用控温器作温度调节,因而,不易产生火灾,热的均匀,无干热感,而且使用寿命长。以下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图。图1中,(1)为床体,床体(1)下面安装有床腿(2),一端安装有床头(6),在床体(1)内安装有电发热器(3),在床体(1)内安装有热循环管(4),在热循环管(4)的周围铺设有贮热质(5)。图2中,在床体(1)内一侧安装有电发热器(3),在电发热器(3)壳体内安装有电热管(3a),电热管连接导线(3a1)和连接导线(3a2)分别与控温器(7)相连接,在电发热器(3)壳体内还安装有感温探头(7a),通过感温导线(7b)与控温器(7)相连接。在电发热器(3)上端安装有若干根供热管(4c),供热管(4c)与反热集合管(4f)相连接并相通,在反热集合管(4f)上安装有若干根回液管(4d),回液管(4d)另一端与回液集合管(4b)相连并相通,回液集合管(4b)上连接有回液主管(4a)。在电发热器(3)的壳体下部连接有注液管(4e),注液管(4e)上设有封塞。在热循环管(4)内充装有导热工质(8)。实施例说明用本技术方案制造热床。用木框制成床体(1),在床体(1)下端四角安装床腿(2),在一侧端安装有床头(6),在床体内设隔层,在隔层上铺设安装热循环管(4),包括回液主管(4a)、回液集合管(4b)、供液管(4c)、回液管(4d)、反液集合管(4f)。热循环管(4),可选择铁、铜、铝、铝塑、不锈钢管,通过焊接面成。用金属材料制成电发热器(3),在其两端封闭,并留有电热管封装孔,在封装孔中安装电热管(3a),在电热管(3a)一端安装连接导线(3a1),另一端与控温器(7)相连接。在电热管(3a)的另一端安装连接导线(3a2),也与控温器(7)相连接。在电发热器(3)壳体内安装感温探头(7a),通过感温导线(7b)与控温器(3)相连。控温器(7)安装在床体(1)的一侧。制成的热循环管(4)和电发热管(3)安装在床体(1)内,并在热循环管(4)周围充填加粘结剂拌合的保温材料,然后,装上封板将热循环管(4)及电发热器(3)封在床体内。通过注液管(4a)向电发热器(3)和热循环管(4)内充装导热工质(8)。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在使用时,将电源接通于控温器上,当调整控温器的旋扭使电源接通于电发热器内的电热管时,电热管发出热量,加热装在热循环管内的导热工质,导热工质通过供液管(4c)向反液集合管(4f)方向移动,通过反液集合管(4b)汇集,再通过回液主管(4a)反回于电发热器(3)的壳体内。热循环管(4)在循环回流过程中将热量传给贮热质(5),使床体(1)温度上升。当达到一定温度时,也就是通过控温器事先预定的温度指标内时,装在电发热器(3)内的感温探头(7a)发生信号变化,所产生的信号通过感温导线(7b)传给控温器(7),实现切断电热管(3a)的电源,电发热器(3)便停止发热,当床体内的温度降到一定值时,感温探头(7a)产生相应信号给控温器(7),再次接通电热管的电源,使电发热器(3)工作,如此反复,实现床体恒温。本技术制成的热床,适合北方使用,可保持床体恒温,对身患关节炎、腰椎病及产妇和老年人极为有宜。权利要求1.热床,在床体(1)上安装床腿(2),一侧安装有床头(6),其特征是在床体(1)内安装有电发热管(3),在电发热管(3)的壳体内安装有电热管(3a),在电热管(3a)两端分别装有连接导线(3a1)和(3a2),并与控温器(7)相连,在电发热器(3)的壳内还安装有感温探头(7a),通过感温导线(7b)与控温器(7)相接,控温器(7)安装在床体(1)一侧,在电发热器(3)上安装有若干供液管(4c),供液管(4c)分别与反液集合管(4f)相连并相通,在反液集合管(4f)上还连接有若干回液管(4d),回液管(4d)与回流集合管(4b)相连并相通,在回液集合管(4b)上连接有回液主管(4a),回液主管(4a)连接于电发热器(3)壳体内,在电发热器(3)的壳体上还安装有注液管(4e),在床体(1)内的热循环管(4)周围充填有贮热质(5)。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是日常生活用品,为一种热床。由床体、床身、床腿和床头构成。具体特征是,在床体内设置热循环管,在其外铺设贮热质,热循环管与电发热器相连接,在热循环管中充装导热工质,电发热器的工作通过温控器来实现。这种结构的热床,温度易调节,不易产生火灾,无干热感,热的均匀,且使用寿命长,适合北方地区做为卧具使用。文档编号A47C21/04GK2396711SQ99225118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何玉泉 申请人:何玉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热床,在床体(1)上安装床腿(2),一侧安装有床头(6),其特征是:在床体(1)内安装有电发热管(3),在电发热管(3)的壳体内安装有电热管(3a),在电热管(3a)两端分别装有连接导线(3a↓[1])和(3a↓[2]),并与控温器(7)相连,在电发热器(3)的壳内还安装有感温探头(7a),通过感温导线(7b)与控温器(7)相接,控温器(7)安装在床体(1)一侧,在电发热器(3)上安装有若干供液管(4c),供液管(4c)分别与反液集合管(4f)相连并相通,在反液集合管(4f)上还连接有若干回液管(4d),回液管(4d)与回流集合管(4b)相连并相通,在回液集合管(4b)上连接有回液主管(4a),回液主管(4a)连接于电发热器(3)壳体内,在电发热器(3)的壳体上还安装有注液管(4e),在床体(1)内的热循环管(4)周围充填有贮热质(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泉
申请(专利权)人:刘殿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