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供电电源选择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遥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26381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压供电电源选择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遥控器,所述低压供电电源选择电路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源与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一电阻与地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与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与电压提供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提供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后端应用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低压供电电路的电源自动选择。(*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低压供电电源选择电路 及具有该电路的遥控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源选择电路中,通常釆用二极管来实现电源的自动选择。二极管在导通时,自身将损耗一部分电压,例如锗二极管在导通时损耗电压约为 0. 2V,硅二极管在导通时损耗电压约为O. 7V。由于二极管在导通时的电压损耗 较高,因此,采用二极管实现电源自动选择的电路,通常应用于待选择电源的 电压大于或者等于5V的情况,如果待选择电源的电压为3. 3V或者更低,则二极 管的导通电压将使得后端应用电路获得的电源电压过低,从而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压供电电源选择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遥控 器,能够减少电压损耗,保证后端应用电路的正常工作。 本技术实施例釆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压供电电源选择电路,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源 与第一M0S管的漏极连4妄,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一电阻与地连接;所述 第二电源通过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与电压提供 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提供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 第一MOS管的源极与后端应用电路连接。当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二电源的电压值相等时,所述电压提供单元包括 第二MOS管。其中,所述第二电源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M0S管的源极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电阻的电阻值为零;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接地。当所述第一电源的电压值低于所述第二电源的电压值时,所述电压提供单 元包括电压转换芯片。其中,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电压转换 芯片的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通过第一储能电容与地连接,所述第二电源通过第一去耦电 容与地连"l妄。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二储能电容与地连接,所述压转换芯 片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二去耦电容与地连接。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第二管脚与第四管脚连接。 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第三管脚接地。一种具有该电路的遥控器,所述遥控器具有以上所述的低压供电电源选择 电路。本技术实施例低压供电电源选择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遥控器,当两路 供电电源电压相等时,两路供电电源分别与MOS管连接,利用MOS管的导通特性 实现电源的自动选择;当两路供电电源电压不相等时,将电压较低的一路电源 与M0S管连接,将电压较高的一路电源与电压转换芯片连接,实现电源的自动选 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MOS管的低漏-源极导通电压来实现电源 的自动选择,能够降低电源自动选择时的电压损耗,保证后端应用电路的正常 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l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低压供电电源选择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低压供电电源选择电路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 保护的范围。为使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 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压供电电源选择电路,能够降低电压损耗, 保证后端应用电路的正常工作。如图1所示,所述低压供电电源选择电路包括第一电源VCC1和第二电源 VCC2,所述第一电源VCC1与第一M0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0S管Q1的栅极 通过第一电阻R1与地连接;所述第二电源VCC2通过第二电阻R2与所述第一MOS管 Ql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VCC2与电压提供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提 供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M0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M0S管Q1的源极与后端应 用电路连接。当所述第一电源VCC1与所述第二电源VCC2的电压值相等时,所述电压提供单元包括第二MOS管。如图2所示,所述低压供电电源选择电路包括电压值均 为3. 3V的第一电源VCC1和第二电源VCC2,所述第一电源VCC1与第一M0S管Q1的漏 极连接,所述第一M0S管Q1的栅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地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为零,因此,所述第二电源VCC2与第一M0S管Q1的 栅极直接相连;所述第二电源VCC2与第二M0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 Q2的源极与所述第一M0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M0S管Q1的源极与后端应用 电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M0S管Q2的栅极接地。下面对图2所示的低压供电电源选择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后端应用电路最终需要3. 3V电压,VCC1为其中一路3. 3V电源,VCC2为另一 路3. 3V电源。在本电路中,要求当只有一路电源时,任一电源都能给后端应用 电路提供3. 3V电源,当两if各电源都存在时,使用VCC2的3. 3V电源供电,VCC1的 3. 3V电源;陂截止。当只有VCC1的3. 3V电源供电时,上电瞬间Q1处于截止状态,但由于Q1内部 的二极管正向导通,使得Q1的源极电压为(3. 3V-0. 6V) 〉Ql的栅极电压,因 此Q1满足导通条件,进入导通状态。此时,Ql的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Vds约为 0. IV,从而导致其内部二极管进入截止状态,使VCC1的3. 3V电源在只损失0. IV 的条件下接入后端应用电路,保证了后端应用电路的正常工作。同理,当只有VCC2的3. 3V电源供电时,该低压供电电源选择电路的工作原 理与上述只有VCC1的3. 3V电源供电时的工作原理相同。当两路电源VCC1和VCC2都存在时,当VCC2的3, 3V电源上电时,Ql的栅极电 压为3. 3V》Q1的源极电压,因此Q1不满足导通条件,处于截止状态。从而实现 了VCC2的3. 3V电源优先于VCC1的3. 3V电源供电,且输出3. 3V电压仅比输入电压下降了O. IV,从而降低了电压损耗,保证了后端应用电路的正常工作。当所述第一电源VCC1的电压值低于所述第二电源VCC2的电压值时,所述电 压提供单元包括电压转换芯片N1。如图3所示,所述低压供电电源选择电路包括 电压值为3. 3V的第一电源VCC1和电压值为5V的第二电源VCC2,所述第一电源 VCC1与第一M0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0S管Q1的栅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地 连接;所述第二电源VCC2与所述电压转换芯片N1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第二电源 VCC2通过第二电阻R2与所述第一M0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电压转换芯片N1的第 二管脚与所述第一M0S管Q1的源极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电阻R2为分压电阻,第 二电阻R2对所述第二电源VCC2的电压进行分压,保证第一M0S管Q1的栅极电压低 于第一M0S管Q1的源极电压。所述第二电源VCC2通过第一储能电容C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压供电电源选择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源与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一电阻与地连接;所述第二电源通过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与电压提供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提供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后端应用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胜峰周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