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聚氨酯夹层部件的聚氨酯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2585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体系用于制备聚氨酯夹层部件的用途,所述聚氨酯体系包含a)聚异氰酸酯;b)至少一种可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化合物;c)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可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基团的活性增链剂,其中至少一个可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基团为游离的伯-NH↓[2]基团;d)至少一种催化剂;和e)如果合适,其他添加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制备聚氨酯夹层部件的方法,及根据所述方法得到的聚氨酯夹层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备聚氨酯夹层部件的聚氨酯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一种聚氨酯体系用于制备聚氨酯夹层部件的用途,所述聚氨酯体系含有a)聚异氰酸酯,b)至少一种可与异氰酸酯反应 的化合物,c)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可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基团的活性 增链剂,其中至少 一个可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基团为游离的伯-NHz基 团,d)至少一种催化剂,和e)如果合适,其他添加剂。本专利技术还涉 及一种制备聚氨酯夹层部件的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聚氨酯夹层部 件。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案可从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实施例中获 得。当然,在不超出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主题的上述特征、 及将在下文进行解释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不仅可以所述各种已给出的结 合方式使用,还可以其他结合方式使用。聚氨酯夹层部件早已为人们所知。它们通过用增强层覆盖核心层 而制得。将聚氨酯反应混合物施用于该"夹层半成品"的一面,并且 多数情况下也可以是两面,优选喷涂施用。然后将覆有聚氨酯反应混 合物的部件一一粗制夹层部件一一放入模具中,所述聚氨酯反应混合 物在该模具中硬化从而得到聚氨酯。然后将由此得到的聚氨酯夹层部 件脱模。通常,在所述模具中不仅发生聚氨酯反应混合物的硬化,而且使 聚氨酯夹层部件获得三维成型,例如通过对核心层加压。此处要求聚 氨酯反应混合物在其到达模具之前不发生硬化,否则无法进行三维成 型。特别是当压制之后,还存在具有足够流动性的聚氨酯反应混合物, 则在这些经压制区域的边缘区域中核心层可仅通过聚氨酯进行密封, 用以覆盖这些区域。该已知方法的问题在于,聚氨酯反应混合物倾向于在未制成的夹 层部件被引入模具之前发生流动或滴落。在模具中,特别其中压制核 心层的区域中,过度流动又导致较差边界的形成。为防止滴落和过;l流动而又确保"夹层半成品"具有足够的聚氨 酯反应混合物负载量,先对聚氨酯反应混合物充载工业用气,例如空气或二氧化碳,然后再施用于核心层。施用经充气的反应混合物后,气体膨胀,从而防止了流动和滴落。 一种这样的方法描述于例如DE 10 2004 030 196中。但是,包括对聚氨酯反应混合物充气的方法产生较高的设备成 本。例如,必须提供并维护气瓶,并且必须在该方法的一个单独步骤 中对所述反应混合物或其原料充气。此外,对于某些应用而言,在聚 氨酯夹层部件中聚氨酯不发泡较为有利。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聚氨酯夹层部件的 聚氨酯体系,该体系能够以舉低成本制备聚氨酯夹层部件,而又能够 防止或降低反应混合物的滴落和过度流动。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聚 氨酯体系,其在制备反应混合物之后具有较长的开模时间(open time),以便在成型过程中覆盖经压制区域的边缘。该目的通过使用一种聚氨酯体系而实现,所述聚氨酯体系含有 a)聚异氰酸酯,b)至少一种可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化合物,c)至少一 种具有至少两个可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基团的活性增链剂,其中至少一 个可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基团为游离的伯-NH2基团,d)至少一种催化 剂,和e)如果合适,制备聚氨酯夹层部件的其他添加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聚氨酯体系为一种由至少两种组分组成的体 系,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反应混合物由混合所述组分得到。此处通常 将组分(b)-(e)结合,以得到所谓的多元醇组分,组分(a)称为异氰酸酯 组分。所用聚异氰酸酯优选为芳香族异氰酸酯。优选使用通式为 R(NCO)z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其中R为具有一个芳香族体系的多价有 机基团,并且z为一个至少为2的整数。所述芳香族异氰酸酯的实例 有4,4,-二异氰酸基苯、1,3-二异氰酸基邻二曱苯、1,3-二异氰酸基对 二甲苯、1,3-二异氰酸基间二曱苯、2,4-二异氰酸基-1-氯苯、2,4-二异 氰酸基-l-硝基苯、2,5-二异氰酸基-l-硝基苯、间亚苯基二异氰酸酯、 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由 2,4-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形成的混合物、1,5-萘二异氰酸酯、1-甲氧 基-2,4-亚苯基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曱烷二异氰酸酯、2,4,-二苯基 甲烷二异氰酸酯、4,4,-联苯基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3,3,-二甲基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三异氰 酸酯,例如4,4,,4"-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和2,4,6-曱苯三异氰酸酯; 及四异氰酸酯,例如4,4,-二甲基-2,2,,5,5,-二苯基曱烷四异氰酸酯。 特别优选甲苯二异氰酸酯、2,4,-二苯基曱烷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 甲烷二异氰酸酯、聚亚甲基聚苯基聚异氰酸酯,及其衍生物和其混合物o优选使用环数相对较多的异氰酸酯,尤其优选使用聚亚甲基聚亚 苯基聚异氰酸酯,其也称为聚MDI。它们也可在使用之前与聚醚醇 或聚酯醇预聚合,以得到异氰酸酯预聚物,从而得到特殊的性能。还 可^吏用粗品MDI。特别地,聚MDI和聚酯醇的反应产物——如(b)中所述——被用 作改性的、多价态的异氰酸酯。此处异氰酸酯组分具有1.2-3.0、优选 1.5-3.0、特别优选2.0-2.8的官能度。可使用可用于聚氨酯制备中的具有至少两个可与异氰酸酯反应 的氢原子的任意化合物作为可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化合物(b)。优选地, 使用一种聚醚多元醇、 一种聚酯多元醇、胺官能化的化合物或其混合 物作为可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化合物(b)。特别优选聚醚多元醇。适宜的聚醚多元醇可由已知方法制备,例如通过以碱金属氢氧化 物(例如氲氧化钠或氲氧化钾)或碱金属醇化物(例如甲醇钠、乙醇 钠或乙醇钾,或者异丙醇钾)作为催化剂,加入至少一种含有2-8个 活性氢原子的起始分子进行阴离子聚合制备,或通过以路易斯酸(例 如五氯化锑和氟化硼醚合物)或漂白土作为催化剂,由一种或多种亚 烷基基团中具有2-4个碳原子的环氧烷进行阳离子聚合制备。可使用 的其他催化剂有多金属氰化物,即所谓的DMC催化剂。适宜的环氧烷的实例有四氢呋喃、1,3-环氧丙烷、1,2-或2,3-环氧 丁烷、氧化苯乙烯,并且优选环氧乙烷和1,2-环氧丙烷。环氧烷可以 交替地逐次单独使用,或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可使用的起始分子的实例有水;有机二羧酸,例如丁二酸、己 二酸、邻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脂肪族和芳香族的、任选被烷基中具有1-4个碳原子的N-单烷基或者N,N-二烷基或N,N,-二烷基取代的 二胺,例如任选被单烷基和二烷基取代的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1,3-丙二胺,1,3陽或1,4-丁二胺,1,2-、 1,3誦、1,4-、 1,5陽 和l,6-己二胺,苯二胺,2,3-、 2,4-和2,6-甲苯二胺,及4,4,-、 2,4,醫 和2,2,-二氨基二苯基曱烷。可使用的其他起始分子有烷醇胺,例如乙醇胺、二乙醇胺、N-曱基-和N-乙基乙醇胺、N-甲基-和N-乙基二乙醇胺,及三乙醇胺; 和氨。优选使用多羟基醇,特别是二羟基至八羟基的醇,例如乙二醇、 1,2-和1,3画丙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1,4画丁二醇、1,6画己二醇、 丙三醇、三羟曱基丙烷、季戊四醇、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聚醚多元醇,优选聚氧乙烯多元醇、聚氧丙烯多元醇和聚氧丙烯 -聚氧乙烯多元醇,具有1.5-5.0、优选1.8-4.2,尤其是2.0-3.5的平均 官能度,并且具有优选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氨酯体系用于制备聚氨酯夹层部件的用途,所述聚氨酯体系含有 a)聚异氰酸酯, b)至少一种可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化合物, c)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可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基团的活性增链剂,其中至少一个可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基团为游离的伯-NH↓ [2]基团, d)至少一种催化剂,和 e)如果合适,其他添加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波特尔K舒里尔M费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夫欧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