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动汽车。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混动汽车作为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车之间的过渡产品,其市场前景日益广阔。混动汽车,全称为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是使用燃料和电能两者混合的驱动方式。既发挥了发动机持续工作时间长、动力性好的优点,又可以发挥电动机无污染、低噪声的好处,二者相辅相成,取长补短。
2、由于混动汽车在纯电模式下运行时可以实现零排放,因此提高驱动效率能够降低车辆的排放水平,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也就是说,提高混动汽车的驱动效率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能源趋势,满足消费者对节能、环保、高效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动汽车,用于提高混动汽车的驱动效率,从而使得混动汽车能够更好地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包括:电子油泵;机械油泵,机械油泵与发动机连接,机械油泵通过发动机的运转进行驱动;液压模块,液压模块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子油泵,机械油泵连接;与驱动电机对应的第一冷却油路,第一冷却油路与液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与驱动电机和发电机对应的第二冷却油路,第二冷却油路与液压模块的第三端连接;当车辆处于纯电模式时,通过液压模块导通第一冷却油路并关闭第二冷却油路,控制电子油泵处于工作状态,以实现仅对驱动电机的冷却;当车辆处于混动模式时,通过液压模块导通第二冷却油路,基于机
4、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系统,基于车辆运行的不同模式控制不同的管路导通,实现不同的冷却策略,可以针对性的对该模式下需要冷却的部件进行冷却,不仅能够避免了不必要的能量浪费,还使得液压模块能够适应混动模式下不同部件的冷却需求,确保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运行。并且,在不同模式下采用不同的油泵工作策略,以提供不同的冷却能力,这不仅可以确保部件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运行,还可以避免过度冷却或冷却不足的情况,从而提高冷却效率,进而能够保障驱动电机和发电机等部件的高效率运行,从而提高整体驱动效率。
5、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车辆处于纯电模式时,电子油泵的第一泵油量是根据第一待润滑/冷却部件的介质需求量进行调控的,其中,第一待润滑/冷却部件包括驱动电机。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待润滑/冷却部件还包括:离合器和/或传动装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待润滑/冷却部件的介质需求量与第一待润滑/冷却部件的温度或温度变化速率正相关。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却油路包括:第一定子油路,第一定子油路与液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定子油路用于冷却驱动电机的定子组件;第一转子油路,第一转子油路与液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转子油路用于冷却驱动电机的转子组件;转子流量阀,转子流量阀设置于第一转子油路,转子流量阀用于导通或关闭第一转子油路。
9、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满足预设冷却条件,控制转子流量阀导通第一转子油路。
10、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冷却条件与驱动电机温度、驱动电机功率、驱动电机扭矩和油液温度中的至少一种相关。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车辆处于混动模式时,电子油泵的第二泵油量是根据第二待润滑/冷却部件的介质需求量,和机械油泵的第三泵油量进行调控的,其中,第二待润滑/冷却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或,发电机,和/或,离合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泵油量与发动机的转速正相关。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待润滑/冷却部件的介质需求量与第二待润滑/冷却部件的温度或温度变化速率正相关。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介质需求量小于或等于第三泵油量的情况下,保持电子油泵处于非工作状态;在介质需求量大于第三泵油量的情况下,控制电子油泵处于工作状态,且电子油泵的第二泵油量为介质需求量和第三泵油量之差。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离合器和与离合器对应的第三冷却油路,第三冷却油路与液压模块的第四端连接;在车辆处于工作状态下,通过液压模块导通第三冷却油路,实现对离合器的冷却。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齿轴和与齿轴对应的润滑油路,润滑油路与液压模块的第五端连接;在车辆处于工作状态下,通过液压模块导通润滑油路,实现对齿轴的润滑。
17、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和/或发电机包括转子冲片,以及沿转子冲片的周向设有至少一个磁钢槽,每一个磁钢槽内分段设置有至少两个磁体。
18、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子冲片为厚度大于或等于0.1mm的硅钢片;和/或,转子冲片为厚度小于或等于0.3mm的硅钢片。
19、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磁钢槽包括:呈v型排列的第一磁钢槽和第二磁钢槽,以及呈v型排列的第三磁钢槽和第四磁钢槽;第三磁钢槽和第四磁钢槽位于第一磁钢槽和第二磁钢槽的夹角区域内。
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磁钢槽的长度以及第四磁钢槽的长度均小于第一磁钢槽的长度和第二磁钢槽的长度。
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磁钢槽和第四磁钢槽的夹角大于第一磁钢槽和第二磁钢槽的夹角。
2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钢槽和第二磁钢槽内的分段设置的磁体数量均大于第三磁钢槽和第四磁钢槽的数量。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输入轴,输入轴的第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发动机与发电机通过输入轴传动连接;离合器,离合器的第一端与输入轴的第二端连接;输出轴,输出轴的第一端分别与离合器的第二端、驱动电机连接,输出轴的第二端与车辆的轮端连接。
24、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合器包括第一接合部,弹性件和第二接合部;
25、弹性件设于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之间,第一接合部与输入轴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接合部与输出轴连接,弹性件用于给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中一者提供作用力,以使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保持分离状态。
26、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包括波纹弹簧。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波纹弹簧的内径参数范围为:130-135mm,外径参数范围为:135-140mm。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波纹弹簧的波数参数范围为:5-9,每一个波的波峰与波谷的参数范围为:0.9-1.2mm。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轴承,输入轴和/或输出轴的端部设置轴承;输入轴和/或输出轴上的齿轮的螺旋角设置为:21°-28°,以降低轴向载荷。
30、在一些实施例中,轴承包括球轴承或者圆柱轴承。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冷却/润滑介质,冷却/润滑介质在温度-40-90℃下,运动粘度范围为4-2100mm2/s。
32、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动汽车,包括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混合动力系统。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纯电模式时,所述电子油泵的第一泵油量是根据第一待润滑/冷却部件的介质需求量进行调控的,其中,所述第一待润滑/冷却部件包括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待润滑/冷却部件还包括:离合器和/或传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润滑/冷却部件的介质需求量与所述第一待润滑/冷却部件的温度或温度变化速率正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油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满足预设冷却条件,控制所述转子流量阀导通所述第一转子油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冷却条件与驱动电机温度、驱动电机功率、驱动电机扭矩和油液温度中的至少一种相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混动模式时,所述电子油泵的第二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泵油量与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正相关。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待润滑/冷却部件的介质需求量与所述第二待润滑/冷却部件的温度或温度变化速率正相关。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介质需求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泵油量的情况下,保持所述电子油泵处于非工作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离合器和与所述离合器对应的第三冷却油路,所述第三冷却油路与所述液压模块的第四端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齿轴和与所述齿轴对应的润滑油路,所述润滑油路与所述液压模块的第五端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和/或所述发电机包括转子冲片,以及沿所述转子冲片的周向设有至少一个磁钢槽,每一个磁钢槽内分段设置有至少两个磁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冲片为厚度大于或等于0.1mm的硅钢片;和/或,所述转子冲片为厚度小于或等于0.3mm的硅钢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磁钢槽包括:呈V型排列的第一磁钢槽和第二磁钢槽,以及呈V型排列的第三磁钢槽和第四磁钢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磁钢槽的长度以及所述第四磁钢槽的长度均小于所述第一磁钢槽的长度和所述第二磁钢槽的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磁钢槽和所述第四磁钢槽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磁钢槽和所述第二磁钢槽的夹角。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磁钢槽和所述第二磁钢槽内的分段设置的磁体数量均大于所述第三磁钢槽和所述第四磁钢槽的数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包括第一接合部,弹性件和第二接合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波纹弹簧。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弹簧的内径参数范围为:130-135mm,外径参数范围为:135-140mm。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弹簧的波数参数范围为:5-9,每一个波的波峰与波谷的参数范围为:0.9-1.2mm。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球轴承或者圆柱轴承。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
28.一种混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7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纯电模式时,所述电子油泵的第一泵油量是根据第一待润滑/冷却部件的介质需求量进行调控的,其中,所述第一待润滑/冷却部件包括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待润滑/冷却部件还包括:离合器和/或传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润滑/冷却部件的介质需求量与所述第一待润滑/冷却部件的温度或温度变化速率正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油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满足预设冷却条件,控制所述转子流量阀导通所述第一转子油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冷却条件与驱动电机温度、驱动电机功率、驱动电机扭矩和油液温度中的至少一种相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混动模式时,所述电子油泵的第二泵油量是根据第二待润滑/冷却部件的介质需求量,和所述机械油泵的第三泵油量进行调控的,其中,所述第二待润滑/冷却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或,发电机,和/或,离合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泵油量与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正相关。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待润滑/冷却部件的介质需求量与所述第二待润滑/冷却部件的温度或温度变化速率正相关。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介质需求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泵油量的情况下,保持所述电子油泵处于非工作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离合器和与所述离合器对应的第三冷却油路,所述第三冷却油路与所述液压模块的第四端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齿轴和与所述齿轴对应的润滑油路,所述润滑油路与所述液压模块的第五端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生,刘晶晶,唐立中,王坤城,谢宝银,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