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消影功能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715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透明导电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消影功能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纳米银线溶液、溶剂、水性树脂、助剂,制备透明导电浆料;(2)将步骤(1)制备的透明导电浆料印刷于透明基材层上,形成透明导电层;(3)在透明导电层预设的非导电区域上印刷硫化物溶液进行硫化处理,形成透明非导电区域层,未印刷硫化物溶液的区域形成透明导电区域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高效、快速、低成本地制备出具有消影功能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其光学透过率、雾度率差值≤0.5%,整体视觉无差异,消影、感官效果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透明导电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消影功能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物质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要求正往轻薄化和柔性化、可视化、触控化的方向发展。目前触摸屏及相关产业链正以极快的速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透明导电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可见光波段具有高透光率。在触屏膜等大多实际运用中,需要对透明导电膜进行图形化,即根据图形设计在基片表面形成固定的导电区域和绝缘区域。

2、目前透明导电材料仍以ito(氧化铟锡)为主流,ito之替代材料有纳米银线、石墨烯、导电高分子、碳纳米管等。围绕ito替代材料的新型透明导电膜在实际应用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是在小尺寸类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高端应用方面尚未普及。

3、电容式触摸屏的透明电极区需要图形化,而透明电极区与绝缘区的色度、折射率存在明显差异,且随着透明电极区相互之间间隙的增大,可见性更强。此结果会导致用于小尺寸触控时,在强光下近距离观视会有较大的视觉反差,即非一致性,进而影响消费者的体验。原有ito透明导电膜采用减小线距,蒸镀氧化物的方法,使透明导电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纳米银线溶液中纳米银线的直径为10-40nm,长度为15-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纳米银线溶液的浓度为8-15mg/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纳米银线溶液以异丙醇、乙醇、水、丙二醇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溶剂选自水、乙醇、乙二醇、正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纳米银线溶液中纳米银线的直径为10-40nm,长度为15-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纳米银线溶液的浓度为8-15mg/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纳米银线溶液以异丙醇、乙醇、水、丙二醇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溶剂选自水、乙醇、乙二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丙二醇甲醚、甘油、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水性树脂选自水性聚氨酯、水性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水性环氧树脂、氨基树脂、聚环氧乙烷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卓龙攀丁轶雷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