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热光学器件,具体涉及一种透明柔性加热光学器件。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一些加热光学器件采用氧化铟锡作为透明导电层,通电时可实现加热功能,而氧化铟锡制成的透明导电层具有较高的脆性,柔性较差,无法应用于柔性传感以及触控等领域。导电高分子柔性加热器件虽然具有较好的柔性,但其光学透过率一般在75%~80%左右,很难满足光学器件85%以上的光学透过率要求,且电阻值往往大于200欧姆,导电性能较差,此外,导电高分子材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不足,很难达到长期通电加热情况下高温高湿稳定性大于500hrs的要求。还有的一些加热光学器件采用纳米碳材料作为导电层,虽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但其光学透过率较低,同样无法满足光学器件85%以上的光学透过率要求,且价格较高。
2、为了同时兼顾柔性、光学透过率和导电性能,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加热光学器件采用纳米银材料制作透明导电层,能够满足光学透过率大于88%的要求,且电阻值小于50欧姆,且耐弯折,具有较好的柔性。但是,现有的这些加热光学器件在通电加热的情况下稳定性欠佳,长期加热条件下仍难以满足高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柔性加热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贴合连接的透明基底层(1)、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层(2)、电极层(3)、包覆层(4)和保护层(5),所述电极层(3)能够电性连接外部电源以给所述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层(2)进行电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柔性加热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5)由树脂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柔性加热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层(1)的厚度大小为0.01mm~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柔性加热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层(1)由PET、P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柔性加热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贴合连接的透明基底层(1)、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层(2)、电极层(3)、包覆层(4)和保护层(5),所述电极层(3)能够电性连接外部电源以给所述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层(2)进行电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柔性加热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5)由树脂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柔性加热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层(1)的厚度大小为0.01mm~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柔性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卓,龙攀,丁轶,雷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