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布机节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3469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染布机节能结构,其设置于染布机的一筒体内,包括有一垂直隔板以及一水平隔板。其中垂直隔板是设置于所述筒体内部,贯穿整个筒体,并以其顶端结合于筒体内部顶端,且在其底端形成一自由端;而水平隔板则是设置于前述垂直隔板下方,贯穿整个筒体,并在其顶面中央沿长轴形成有一脊部;所述脊部的形状则是与垂直隔板的底端相对应。由此,在染布时,不仅可降低所需使用的染液用量,充分利用筒内空间,并可保持筒体内染液面的水平,以维持布料染色品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染布机结构,尤指一种可有效节省染布时所需染液用 量,充分利用筒内空间,并可保持筒体内染液面的水平,以维持布料染色品质 的染布机节能构造。
技术介绍
现有染布机是在所使用的圆形筒内注入染液,并将待染色的布料置入所述 圆形筒内,以使布料浸浴于染液内,而达到染色的目的。为达到更加的染色效果,或有在上述圆形筒内设有贯穿整个筒体的水平网板。如图5所示,在染布机的一圆形筒体A10内结合有一水平网板A20,所述水 平网一反A20上则布满网眼。在使用时,可将布料置于前述水平网板A20上,灌 注于筒内的染液则可通过网眼将布料浸浴于其内,而进行染色程序。以图5所示的结构进行染色时,其实际被用于染布的染液仅为覆盖布料上 下方(即水平网板A20上下方)的部分,而在水平网板A20下方空间A30内的染 液则大多不会与布料接触。换言之,利用上述结构染色所使用的染液量将远大 于实际所需。有鉴于此,为克服前述问题,本技术的创作人提供一种染布机节能结 构,通过水平隔板以及垂直隔板设置,不仅可节省染布所需染液量,充分利用 筒体内空间,并可同时保持筒体内染液面的水平,以维持布料染色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染布机节能结构,以在节省染布所需染 液量以及充分利用筒体内空间之时,同时可保持筒体内染液面的水平,而维持 布料染色品质。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染布机节能结构,其是设置于染布机 的一筒体内,包括有一垂直隔板以及一设置于所述垂直隔板下方的水平隔板。3前述垂直隔板以及水平隔板皆是贯穿整个筒体。所述垂直隔板是以其顶端结合 于筒体内部顶端,且在其底端形成一自由端;而所述水平隔板则在其顶面中央沿长轴形成有一脊部,且所述脊部的形状是相对应于垂直隔板的底端。在实施时,较佳更包括有一结合座;所述结合座具有一结合槽,并设置于 筒体内部顶面,供将垂直隔板顶端结合于结合槽内。在实施时,前述水平隔板较佳设计为对染液不具通透性,以在其下方形成 一不具染液的空间。在实施时,上述垂直隔板底端较佳设计为Y字型,而所述脊部则较佳为相 对应于所述Y字型底端的尖端凸起。在实施时,所述水平隔板较佳为一水平网状隔板,且较佳更包括有另一个 对染液不具通透性的隔板。其中,所述水平网状隔板设置于前述隔板的上方, 供将待染色布料置放于其上,并在其中央沿长轴设有一与垂直隔板底端相对应 的隆起部。前述隔板则在其下方形成有一不具染液的空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节省染布所需染液量,可充分利用筒体内 空间,并可保持筒体内染液面的水平,而维持布料染色品质的染布机节能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设置于染布机筒体内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显示图1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3是显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设置于染布机筒体内的立体示意图4是显示图3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5是显示使用于现有染布机的筒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筒体;20-结合座;30-垂直隔板;32-顶端;34-底端; 40-水平隔板;40,-隔板;42-脊部;44-不具染液的空间;50-水平网状隔板; 52-网眼;54-隆起部;A10-圓形筒体;A20-水平网才反;A30-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员能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说明如后。本技术有关一种染布机节能结构,是设置于染布机的一筒体内,包括 一垂直隔板以及一水平隔板。所述垂直隔板设置于所述筒体内部,并贯穿整个筒体,且以顶端结合于筒体内部顶端,且在其底端形成一自由端;其中所述垂直隔板底端可利用可移除方式(例如使用结合结构)或利用不可移除方式(例如 使用焊接方式)进行固定。所述水平隔板则是设置于前述垂直隔板下方,贯穿整个筒体,并在其顶面中央沿长轴形成有一脊部;所述脊部的形状则是与垂直隔 寺反的底端相对应。请参阅图l至2,其是显示本技术的染布机节能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如 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染布机节能结构是使用于染布机一筒体10内,包括有一 具有一结合槽的结合座20、 一与所述结合座20相结合的垂直隔板30以及一设 于垂直隔板30下方的水平隔板40;其中所述结合座20、垂直隔板30以及水平 隔板40皆是贯穿整个筒体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隔板40为一对染液不 具通透性,因此可在其下方形成有一不具染液的空间44。前述结合座20设置于所述筒体10内部的顶端,并贯穿整个筒体IO,用于 与前述垂直隔板30的顶端32相连接。在实施时,所述垂直隔板顶端32可焊接 于结合槽内,或以其它可移除方式结合于其中(如图2所示,利用螺丝将垂直隔 板顶端32锁固于结合座20内)。其中,通过可移除方式将垂直隔板顶端32结 合于结合槽内,得以便利使用者取出垂直隔板30,以进行筒体内部的清洁工作, 或更替以新的垂直隔板。此外,所述垂直隔板顶端32可固定于结合槽内的中央或一侧,使垂直隔板 顶端32与结合槽内的一侧壁或二侧壁间保留有一空隙;如此,可提供垂直隔板 顶端32膨胀的空间,以降低热胀冷缩对其所造成的影响。前述水平隔板40是设于垂直隔板30的下方,在其顶面中央沿长轴形成有 一脊部42,并在其下方形成有一不具染液的空间44。所述脊部42是相对应于 垂直隔板30的底端34。在实施时,所述底端34(即自由端)设计为Y字型,而 所述脊部42则设计为与所述Y字型底端34相对应的尖端凸起。在本实施例中,待染色的布料是置放于水平隔板40上方。经由垂直隔板30 的设置,可将筒体10内空间进一步区分为左、右二腔室;经由水平隔板30的 设置,则可在其下方形成一不具染液的空间44,而得以将染液集中以浸浴布料。 由此结构设计,不仅可节省所需使用的染液量,充分利用筒体内空间,并可维 持布料染色的品质。在实施时,上述水平隔板4 0脊部42与垂直隔板30底端34之间是存有一 空隙,所述空隙高度较佳介于3至5毫米间。前述垂直隔板30是将筒体10内分隔成左、右二腔室,通过垂直隔板底端34与水平隔板脊部42之间的空隙,左、右两腔室内的染液则可相互流通,而可维持筒体内染液面的水平,以维持 布料染色品质。请参阅图3至4,其是分别显示本技术的染布机节能结构的第二实施例 在染布机筒体IO内使用的立体以及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处,在下文将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染布机节能结构是包括有一伸缩固定座20、 一垂直隔板30、 一隔板40'以及一水平网状隔板50。所述水平网状隔板50是设置于隔板40, 上方,具有复数个网眼,并在其中央沿长轴设有一隆起部52;所述隆起部52的 形状则是与垂直隔4反30的底端34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40,为一平坦板体,且也为对染液不具通透性, 因此可在其下方形成有一不具染液的空间"。前述垂直隔板底端34设计为Y字 型,而水平网状隔板50的隆起部52则为相对应于所述Y字型底端34的尖端凸 起。在实施时,垂直隔板30将筒体10内空间区分为左、右二腔室,且由于垂 直隔板底端34与水平网状隔板隆起部50之间是存有空隙(其高度较佳为3至5 毫米),因此左、右两腔室内的染液是可相互流通。此外,待染色布料是置放于 水平网状隔板50上,并通过其下水平隔板40的设置,可使染液集中于水平网 状隔板50的上下方,以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染布机节能结构,是设置于染布机的一筒体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垂直隔板,是设置于所述筒体内部,并贯穿整个筒体;所述垂直隔板是以顶端结合于所述筒体内部顶端,且在所述垂直隔板底端形成一自由端;以及 一水平隔板,是设置于前述垂 直隔板下方,贯穿整个筒体,并在所述水平隔板顶面中央沿长轴形成有一脊部;所述脊部的形状则是与所述垂直隔板的底端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承展
申请(专利权)人:昆勇精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