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方法及其应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199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方法及其应用装置,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包括:电池组、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半桥电路和控制器;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串联连接,第一电池与第一电容并联连接,第二电池与第二电容并联连接;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串联连接;半桥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池连接,半桥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池连接;半桥电路与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连接的中点连接。控制器通过与半桥电路连接,使得第一电池和第一电容、第二电池和第二电容处于谐振状态,进而控制谐振电流的方向,谐振电流通过电池组的内阻为电池组加热;无需专门的谐振装置即可实现电池自加热的效果,成本低,回路阻抗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加热,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方法及其应用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新能源电动车的主流能源方案为采用锂离子电池包,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需要加热,主要是因为低温会对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不利影响。在低温时,锂电池内的电化学反应速率显著降低,从而导致电池的输出功率下降;低温会导致电池的内阻增加,影响性能。低温时,电池中的电解液粘度会增加,导致离子迁移速度减慢,从而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低温充电时锂离子可能在负极表面沉积形成锂枝晶,这不仅会降低电池容量,还可能引发短路,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为了确保电池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并延长其使用寿命,通常需要对电池进行加热处理。

2、现有的电池加热技术需要在电池组之间添加专门的谐振装置,利用谐振电流为电池进行加热,但专利技术人在构思本申请中发现,谐振装置中器件多,且回路整体阻抗大、能耗大,而且在电池上产生的加热功率小,对开关管和谐振器件的耐压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方法及其应用装置,用以达到无需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半桥电路和控制器;所述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桥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自加热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连接的中点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半桥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自加热电路具有第一谐振频率和第二谐振频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半桥电路和控制器;所述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桥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自加热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连接的中点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半桥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自加热电路具有第一谐振频率和第二谐振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自加热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流检测单元和第二电流检测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自加热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半桥电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还包括限流单元,所述限流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连接的中点连接,所述限流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半桥电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才欧志鹏黄小艳董天宇何浩宇韦静怡雷荣立唐清鹏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