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温控柱温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052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装置所放置的环境的温度变化无关,并能够维持极高的温度稳定性的柱温箱。该柱温箱具有:外室(12)、和配置于该外室(12)内的内室(14),上述内室(14)内配置有柱(16),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室内具有加热器(18)、使被该加热器(18)加热的空气循环的外室风扇(20)、和检测外室内温度的外室温度传感器(22);上述内室(14)内具有内室风扇(24)、和检测内室内温度的内室温度传感器(26);上述内室外壁与上述外室内壁分开;并且设置有温度控制器(28),该温度控制器(28)基于上述内室温度传感器(26)的检测温度设定外室内温度的目标温度,并通过比较外室温度传感器(22)的检测温度对加热器进行通电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柱温箱(column oven )、尤其是对其温度控制机构 的改良。本申请主张于2007年2月23日申请的日本国特许出愿2007-044379 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入。
技术介绍
为了妥当的分离作为分析、分离集取的对象的成分,在气相色镨仪、 液相色i普仪等各种色镨仪中,使用柱温箱对柱进行温度控制。即、对柱 中填充的填充剂的各主成分的吸附解吸,非常依赖柱的温度,因此,为 了高效率地进行成分分离、及取得高的再现性,必然需要进行高精度的 温度控制。因此,将柱温箱设置为双层室结构(特许文献l、特许文献2),或 在导入外部空气时进行预备加热(特许文献3)。尤其是,利用混合溶剂和示差折射计的液相色镨仪,使用取样用和 参照用的多个柱,而柱流出液的温度本身给折射率带来影响,因此,各 个柱的微小的温度变化、或者柱之间的温度差会成为干扰,给基线的稳 定性带来影响,而容易不稳定。然而,由于利用以往的柱温箱得不到充分的温度稳定性,而使得最 近的高灵敏度检测器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在这一点上,本专利技术者用具有示差折射计的液相色镨仪装置进行验 证时,发现加热器的ON/OFF、温箱内的温度分布、装置的设置环境的 温度变化是造成这些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即使柱室外的温度变化 及温度分布变化0.1 C柱室内的温度分布都会受到很大影响。特许文献l:特开平5-877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140505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1-13126号^^才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借鉴上述以往技术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装置 所放置的环境的温度变化无关,并能够维持极高的温度稳定性的柱温 箱。为了解决上述i果题,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柱温箱的特征在于,具有外室、 和配置于该外室内的内室,在上述内室内配置有柱,在上述外室内具有 加热器、使被该加热器加热的空气循环的外室风扇、和检测外室内温度 的外室温度传感器,在上述内室内具有内室风扇,并且设置有控制器, 该控制器根据外室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加热器进行通电控制。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柱温箱的特征在于,具有外室、和配置于该 外室内的内室,上述内室内配置有柱,在上述外室内,具有加热器、使 被该加热器加热的空气循环的外室风扇、和检测外室内温度的外室温度 传感器;在上述内室内具有内室风扇、和检测内室内温度的内室温度传 感器;并且设置有温度控制器,该温度控制器基于上述内室温度传感器 的检测温度设定外室内温度的目标温度,并通过比较外室温度传感器的 检测温度与外室目标温度,对加热器进行通电控制。另外,上述柱温箱被设置于具有示差折射计的液相色镨仪装置,且 在内室内设置样品柱和参照柱。上述柱温箱的特征在于,外室及内室各自具有由弹性体连结的门, 且内室门随着外室门的打开而打开,通过关闭外室门,内室门在与外室 门隔开的状态下关闭。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柱温箱,具有上述那样的外室和内室,由于在外室具 有加热器,因此,配置有柱的内室的外周、即外室内被保持为相对恒定 的温度,并且不受温箱外区域的温度变化的影响,从而可以获得较高的 温度精度,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柱温箱的说明图。图2是图1所示的柱温箱的温度稳定效果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由设置于双层室柱温箱的内箱的加热器进行温度控制的 装置和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装置的、示差折射计的基线变动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柱温箱和以往的没有内箱的柱温箱的、相对环 境温度变化的、示差折射计的基线变动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有示差折射计的液相色谱 仪装置的构成说明图。图6是针前端出现液面倒退时和没有倒退时的测定结果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柱温箱10的概略构成。该图所示的柱温箱10、具有外室12、和配置于该外室12内的内室 14,外室壁与内室壁被隔开,但至少能使空气流动。而且,内室14内^L置有作为升温对象的柱16。外室12内设置有升温用加热器18、使被该加热器18加热的空气循 环的风扇20、和检测外室内温度、即内室外区域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2。另一方面,内室14内,除了上述柱16之外,还设置有使内室内空 气循环的风扇24、和检测内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6。上述外室温度传感器22及内室温度传感器26的检测信号被发送给 温度控制器28,并且根据该温度控制器28的控制进行加热器18的发热 控制。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柱温箱10大致如以上构成,以下对其动作进行说明。首先,温箱10的内室14内设置有柱16。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温箱 10的外室壁前面12a (图中右侧)及内室壁前面14a通过弹性体30a、 30b连结,而不相互靠紧,且可以与省略了图示的装置前面门一同在图中A-A线部分向右退避。其结果,可以在装置前面侧打开内室14,易于设置柱16。柱16的设置以及与此同时的配管作业结束后,如果关闭装置前面 门,则外室壁前面12a及内室壁前面14a也与其连动地分别回到图l所 示的位置,且外室12与外部隔离,并且,内室前面壁14a也被弹性体 30推压在内室主体壁14b上,且内室与外室隔开。在此状态下,外室 壁和内室壁的任意部分都不会相互靠紧。而且,通过控制器28的操作来运行与测定相应的升温程序。为了使柱16上升至所希望的温度(例如40C),控制器28向加热 器18供给电力而使其发热。被加热器18加热的空气通过风扇20在外 室内循环,从与外室壁面相隔开的内室14的整个外周均匀地加热内室 14。进而,配置于内室14内的风扇30a、 30b分别4吏内室14内的空气 循环,使内室14内的各处温度均匀,并对柱16进行加热。本专利技术者等研究的结果显示,影响有可能对示差折射计的测定结果 带来影响的柱温度的因素,可以列举如下加热器的ON/OFF装置所放置的环境的温度变化温箱内的温度不均而因内室壁为隔壁,外室内温度的微小变化不会传递到内室,故而 排除加热器的ON/OFF的影响。另一方面,外室12的外周,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装置所放置的房间 的温度的影响,或多或少会在外室壁产生温度不均。以往,该温度不均 会造成温箱10内的温度不均、甚至柱16的温度不均。尤其是在使用了 需要样品柱和参照柱的示差折射计的分析装置等中,即使样品柱和参照 柱的设置位置不同,也会产生温度差,其将作为干扰而重叠到测定结果 中。对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柱温箱,虽然在外室12内会与以 往一样产生若干温度不均,但是通过外室12内的空气循环,对内室14 的整体进行均匀地热传递,并且内室14内也使用风扇使温度均匀化,因此,几乎不会产生因柱的设置位置的不同而带来的温度差。其结果,在测定示差折射率等时,既没有多个柱之间的温度差,又 能进行稳定性极其高的温度控制,而且基线的稳定性也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室14的壁面材质可以使用铝或者不锈 钢等,但是为了不易传递外室12的微小的温度变化,优选热传递性小、 并且耐腐蚀性好的不锈钢等材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有内室温度传感器,但仅用外室 温度传感器,虽然稍稍费点儿时间也能实现内室内温度的稳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未在内室内设置加热器,但可以在内 室内设置仅在稳定前使用而测定时不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柱温箱,具有:外室、和配置于该外室内的内室,在上述内室内配置有柱,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室内具有加热器、使被该加热器加热的空气循环的外室风扇、和检测外室内温度的外室温度传感器, 在上述内室内具有内室风扇, 并且设置有温 度控制器,该温度控制器根据外室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对加热器进行通电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达杉本忠则高桥实
申请(专利权)人:东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