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侧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1940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侧梁。该顶侧梁包括:上顶侧梁,其由上腹梁(10)、上左翼梁(12)和上右翼梁(11)构成,该上腹梁(10)的截面呈倒置的“L”形,该上左翼梁(12)和该上右翼梁(11)在接近该上腹梁(10)的下端处,分别相对地连接在该上腹梁(10)的两侧,该上左翼梁(12)相对该上腹梁(10)向下倾斜,该上右翼梁(11)与该上腹梁(10)成90°;下顶侧梁,其由下腹梁(20)和下右翼梁(21)构成,该下右翼梁(21)在接近该下腹梁(20)的上端处,连接在该下腹梁(20)的右侧,该下右翼梁(21)相对该下腹梁(20)向上倾斜并与该上左翼梁(12)平行。而且,用连接件紧固连接该上左翼梁(12)和该下右翼梁(21)。(*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厢体顶板与侧板的连接结构,更具体地说是有关厢 体的顶侧梁
技术介绍
图1是表示现有的顶侧梁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顶侧梁1为一 体式结构,因此无法与厢体的顶板和侧板分开运输,从而使厢体的批量运输 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运输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顶侧梁,其包括上顶侧梁和下顶侧梁,其中,所述上顶侧梁由上腹梁、上左翼梁和上右翼梁构成,所述上腹梁的截面呈倒置的"L"形,所述上 左翼梁和所述上右翼梁在接近所述上腹梁的下端处,分别相对地连接在所述 上腹梁的两侧,而且所述上左翼梁相对所述上腹梁向下倾斜,所述上右翼梁 与所述上腹梁成90°,此外,所述下顶侧梁由下腹梁和下右翼梁构成,所述 下右翼梁在接近所述下腹梁的上端处,连接在该下腹梁的右侧,而且所述下 右翼梁相对所述下腹梁向上倾斜并与所述上左翼梁平行。此外,用连接件紧 固连接所述上顶侧梁和所述下顶侧梁。而且,所述上左翼梁相对所述上腹梁向下倾斜120°。另外,将外饰板的一端铆接在所述上腹梁的顶端外侧,另一端插接在所 述下腹梁的上端,将饰带粘接在所述外饰板与所述下腹梁的上端之间。而且,所述外饰板为镜面不锈钢,所述饰带为彩色PV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顶侧梁可以实现厢体顶板、侧板的分片 制作和分片运输,给运输带来方便和快捷,给维修带来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现有的顶侧梁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顶侧梁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装配了本技术的顶侧梁的厢体的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2、图3,详细说明本技术的顶侧梁。 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顶侧梁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顶侧梁包括上顶侧梁,其由上腹梁10、上左翼梁12以及上右翼梁11构成;下顶侧梁,其由下腹梁20和下右翼梁21构成。对于所述上顶侧梁而言,所 述上腹梁10的截面呈倒置的"L"形,所述上左翼梁12和所述上右翼梁11 在接近所述上腹梁10的下端处,分别相对地连接在所述上腹梁10的两侧, 而且所述上左翼梁12相对所述上腹梁10向下倾斜,所述上右翼梁11与所述 腹梁10成卯° 。在此,该上左翼梁12相对上腹梁10的倾斜角度最好是120 °。另外,对于所述下顶侧梁而言,所述下右翼梁21在接近所述下腹梁20 的上端处,连接在所述下腹梁20的右侧,而且所述下右翼梁21相对所述下 腹梁20向上倾斜并与所述上左翼梁12平行。此外,在装配时,通过铆钉50 紧固连接所述上左翼梁12和下右翼梁21。另外,将镜面不锈钢外饰板30的一端铆接在所述上腹梁10的顶端外侧, 另一端插接在所述下腹梁20的上端,将彩色PVC饰带40粘接在镜面不锈钢 外饰板30与所述下腹梁20的上端之间。这样,能够使本技术的顶侧梁 的外观更加漂亮。而且,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要求,改变镜面不锈钢饰板 和彩色PVC饰带的外观及颜色。接着,参照图3来说明本技术的顶侧梁的装配方法。通过说明其装 配方法,能够更加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用途。图3是表示装 配了本技术的顶侧梁的厢体的局部剖面图。如图3所示,首先,在顶板 100的左右侧分别安装上顶侧梁,形成顶板的主框架,实现顶板的分片制作。 其次,在侧板200上安装下顶侧梁,形成侧板的主框架,从而实现侧板的分 片制作。然后,通过铆钉50,将安装了上顶侧梁的顶板100和安装了下顶侧梁的侧板200连接在一起。当然,本技术的顶侧梁的连接方式不仅限于 此,也可采用螺栓连接等其它的连接方法。由此,本技术的顶侧梁可以实现厢体顶板及侧板的分片制作和分片 运输,所以给运输带来了方便,给维修带来了便捷。权利要求1.一种顶侧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顶侧梁,其由上腹梁、上左翼梁和上右翼梁构成,其中,所述上腹梁的截面呈倒置的“L”形,所述上左翼梁和所述上右翼梁在接近所述上腹梁的下端处,分别相对地连接在所述上腹梁的两侧,而且所述上左翼梁相对所述上腹梁向下倾斜,所述上右翼梁与所述上腹梁成90°;下顶侧梁,其由下腹梁和下右翼梁构成,所述下右翼梁在接近所述下腹梁的上端处,连接在所述下腹梁的右侧,而且所述下右翼梁相对所述下腹梁向上倾斜并与所述上左翼梁平行;而且,用连接件紧固连接所述上左翼梁和所述下右翼梁。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左翼梁相对所述卜. 腹梁向下倾斜120°。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侧梁,其特征在于,将外饰板的一端铆接在所 述上腹梁的顶端外侧,另一端插接在所述下腹梁的上端,将饰带粘接在所述 外饰板与所述下腹梁的上端之间。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饰板为镜面不锈钢, 所述饰带为彩色PVC。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顶侧梁。该顶侧梁包括上顶侧梁,其由上腹梁(10)、上左翼梁(12)和上右翼梁(11)构成,该上腹梁(10)的截面呈倒置的“L”形,该上左翼梁(12)和该上右翼梁(11)在接近该上腹梁(10)的下端处,分别相对地连接在该上腹梁(10)的两侧,该上左翼梁(12)相对该上腹梁(10)向下倾斜,该上右翼梁(11)与该上腹梁(10)成90°;下顶侧梁,其由下腹梁(20)和下右翼梁(21)构成,该下右翼梁(21)在接近该下腹梁(20)的上端处,连接在该下腹梁(20)的右侧,该下右翼梁(21)相对该下腹梁(20)向上倾斜并与该上左翼梁(12)平行。而且,用连接件紧固连接该上左翼梁(12)和该下右翼梁(21)。文档编号B65D90/08GK201381072SQ20092000534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国准, 张建国, 徐仁勇, 王晓毅, 黄田化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运输设备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青岛中集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侧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顶侧梁,其由上腹梁、上左翼梁和上右翼梁构成,其中,所述上腹梁的截面呈倒置的“L”形,所述上左翼梁和所述上右翼梁在接近所述上腹梁的下端处,分别相对地连接在所述上腹梁的两侧,而且所述上左翼梁相对所述上腹梁 向下倾斜,所述上右翼梁与所述上腹梁成90°; 下顶侧梁,其由下腹梁和下右翼梁构成,所述下右翼梁在接近所述下腹梁的上端处,连接在所述下腹梁的右侧,而且所述下右翼梁相对所述下腹梁向上倾斜并与所述上左翼梁平行; 而且,用连接件紧固连接 所述上左翼梁和所述下右翼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田化王晓毅徐仁勇张建国刘国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运输设备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青岛中集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