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压印的石墨烯转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7773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压印的石墨烯转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光刻胶层/微纳结构层/有机层复合结构;将光刻胶/微纳结构层/有机层复合结构覆盖在石墨烯层并进行纳米压印;剥离金属基底,获得有机层/微纳结构层/光刻胶层/石墨烯层复合结构;将有机层/微纳结构层/光刻胶层/石墨烯层复合结构覆盖在衬底表面使石墨烯层与衬底贴合并进行纳米压印,在纳米压印过程中对光刻胶层进行固化;剥离有机层/微纳结构层/光刻胶层复合结构,获得转移至衬底上的石墨烯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微纳结构层增加微纳结构层与光刻胶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有机层与光刻胶层之间的结合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纳米压印实现大面积石墨烯层转移,且保证了转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二维碳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压印的石墨烯转移方法


技术介绍

1、cvd(化学气相沉积法)是目前制备高质量、大面积石墨烯材料的主流方法,石墨烯薄膜生长在铜箔表面,为了实现石墨烯薄膜的表征、应用以及器件制备,常常需要将石墨烯薄膜从铜箔转移到石英、硅片、pet、氧化硅等各种目标衬底表面上。为了保证石墨烯的材料性能,必须对其实现清洁、完整和平滑的转移,即转移操作不会导致石墨烯片层破裂、褶皱或残留有机污染。

2、目前大面积转移金属箔基底石墨烯主要采用“湿法刻蚀”转移法,但“湿法刻蚀”转移法中,刻蚀好的石墨烯转移到目标衬底上之后,石墨烯表面与衬底之间会存留液体,水分子会污染石墨烯。

3、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纳米压印的石墨烯转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纳米压印的石墨烯转移方法,其能够通过纳米压印实现大面积且洁净的石墨烯转移。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p>

3、一种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纳米压印的石墨烯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压印的石墨烯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结构层的制备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纳米压印的石墨烯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单元包括柱状微纳单元,所述柱状微纳单元呈阵列式间隔分布;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纳米压印的石墨烯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纳单元为柱状微纳单元时,所述柱状微纳单元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μm,所述柱状微纳单元的横截面直径为500nm~1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压印的石墨烯转移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纳米压印的石墨烯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压印的石墨烯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结构层的制备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纳米压印的石墨烯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单元包括柱状微纳单元,所述柱状微纳单元呈阵列式间隔分布;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纳米压印的石墨烯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纳单元为柱状微纳单元时,所述柱状微纳单元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μm,所述柱状微纳单元的横截面直径为500nm~1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压印的石墨烯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刻胶层的材料为氟化改性丙烯酸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压印的石墨烯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微纳单元之间光刻胶层的厚度为2~3μm;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刘泽褚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维度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