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聚氨酯胶粘剂,为主要用于植绒的聚氨酯胶粘剂。聚氨酯自1937年被Bayer等人专利技术后,得迅速的开发利用,40年代开始工业化,至今聚氨酯已成为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五种高分子聚合物之一。而聚氨酯胶粘剂于1950年左右开始商业化生产,到80年代世界消费量每年已达1万吨左右,并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今天聚氨酯胶粘剂广泛用于各种工业部门。在植绒方面应用的胶粘剂,1980年以前主要采用乳液型胶粘剂如聚丙烯酯乳液,在80年代后期,开始在聚丙烯酯乳液中加入少量的聚氨酯乳液对其进行改性,将其作为植绒胶粘剂使用。近几年,在汽车工业及一些对植绒基材等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开始使用聚氨酯胶粘剂,但使用的胶粘剂操作复杂,存放期短,性能不稳定,对使用过程的工艺要求苛刻,使产品成本提高,不易推广使用。对于聚氨酯胶粘剂的制造工艺的已有技术,在(CN85100023A)“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造工艺”中曾叙述过,按合成途径可以分成三类,(1)是异氰酸酯型粘合剂,如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它可以单独使用或与橡胶类化合物混合使用,也可以与端基为羟基的化合物如聚酯、聚酰胺树脂存在时使用,但这 ...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的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其特征是选用线性聚酯与异氰酸酯加聚而成端羟基的线性聚氨酯作主剂(A组份),聚醚与异氰酸酯加聚成的端异氰酸酯作为固化剂(B组份),由两组份组成了聚氨酯胶粘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胶粘剂A组份是用脂肪族二元醇(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丁炔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一缩丙二醇)与脂肪族二元酸(癸二酸、己二酸、富马酸、马来酸)在60℃~280℃下缩聚,制得分子量为1000~5000的端羟基聚酯,将聚酯与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己二异氰酸酯),在催化剂(甲基吗啉、二甲基环己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辛酸亚锡、环烷酸铅、环烷酸锌、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华君,谢玉荣,熊素英,艾大晋,高诚,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