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涡流制动器的黏着制动力增强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6551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涡流制动器的黏着制动力增强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当高速列车实施紧急制动,线性涡流制动器通入励磁电流进入工作状态;在配合线性涡流制动器产生的纵向非黏着制动力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最大轴重与实际轴重的盈余控制励磁电流使垂向吸力处于安全范围,同时利用产生的垂向吸力,结合黏着系数计算得出增大的高速列车黏着力可用域;将可用附加黏着力反馈回黏着制动系统提高黏着制动力,提升高速列车的制动效果;配合线性涡流制动器产生的纵向非黏着制动力,进而实现多工况下的制动力和黏着力高效匹配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任意种类的线性涡流制动器,在原有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总制动力,提高了制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列车制动,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涡流制动器的黏着制动力增强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高速列车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高速列车正朝着更高速、高效、高载的方向发展,运行速度的提升对于列车制动系统的性能也产生了新的挑战,传统的黏着制动受黏着系数制约,其最大制动效率已经不能满足列车的制动需求,因此需要引入线性涡流制动器,从非黏着制动的角度进一步提升高速列车的制动效率。

2、目前,高速列车所使用的线性涡流制动器可为高速列车提供大量的非黏着制动力,但仍具有一定的可提升空间,具体体现在:高速列车制动过程中,高速列车制动控制系统向涡流制动器中通入励磁电流,此时涡流制动器产生电磁力,可划分为与列车行进方向相反的纵向制动力,以及与地面垂直的垂向吸力。而在现有高速列车制动系统中,仅对列车产生的纵向制动力进行了较为充分应用,多数情况下采用事先设定的制动曲线,并未对垂向吸力所产生的潜在效果进行分析,这也就导致了涡流制动器产生的垂向吸力无法有效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涡流制动器的黏着制动力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包含涡流制动控制系统(2)和黏着制动控制系统(3)的高速列车执行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涡流制动器的黏着制动力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当高速列车进入制动工况时,对涡流制动器进行故障检测,若涡流制动器正常工作,则进入下一步;若涡流制动器未能正常工作,则返回错误信息,停止向故障涡流制动器所在转向架上的所有涡流制动器供电提前结束该制动器的制动,并采取其他制动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涡流制动器的黏着制动力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节列车可用的轴重盈余计算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涡流制动器的黏着制动力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包含涡流制动控制系统(2)和黏着制动控制系统(3)的高速列车执行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涡流制动器的黏着制动力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当高速列车进入制动工况时,对涡流制动器进行故障检测,若涡流制动器正常工作,则进入下一步;若涡流制动器未能正常工作,则返回错误信息,停止向故障涡流制动器所在转向架上的所有涡流制动器供电提前结束该制动器的制动,并采取其他制动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涡流制动器的黏着制动力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节列车可用的轴重盈余计算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涡流制动器的黏着制动力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的实时轴重取一段时间内实时监测的平均轴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涡流制动器的黏着制动力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节列车可用附加黏着力计算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涡流制动器的黏着制动力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单次所述涡流制动器的黏着制动力增强制动过程循环周期根据所述高速列车的实际运行状况而定:高速列车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建勇吴庆来王可丁景贤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