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2635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芯及电池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芯包括极组和封装膜。第一折边结构包括第一折边段、第二折边段和第三折边段,第一折边段与第二折边段的长度满足这样设置可以保证第一折边段具有足够的长度,保证第一折边段在第二折边段上的延伸长度,可以保证第一折边段稳定有效地贴合在第二折边段上,可以防止裁切边损伤第三折边段;同时第一折边段位于第二折边段与第三折边段之间,使得裁切边远离封装主体的侧面,可以有效防止第一折边段损伤封装主体的侧面。第一折边段与第二折边段的长度满足D≥mm,这样设置可以防止第一折边段的长度过长,防止第一折边段远离延伸部的一端接触第二折边段与第三折边段之间的衔接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芯,具体涉及一种电芯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1、软包电池主要包括极组和封装膜,封装膜包括封装主体和封边区,封装主体包裹极组,再热压极组外部的封装膜以将极组密封在封装膜内。热压后的封装膜形成封边区,封边区与电芯的大面大致平行地向外延伸,为减少封边区在电芯宽度方向上的占地空间,将封边区朝向电芯的侧面弯折形成折边结构。现有的折边结构在折边后,折边结构的各段之间容易翘起变形,导致折弯的各段之间无法有效贴合,导致折边不良,翘起的折边段容易损伤与其相邻的折边段或者封装主体的侧面,从而导致封装膜损伤,影响封装膜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及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的折边结构的折边段无法有效贴合而导致折边段容易翘起损伤与翘起的折边段相邻的折边段或者封装主体的侧面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包括:

3、极组;

4、封装膜,包括封装主体和封边区,所述封装主体包覆在所述极组外,所述封边区位于所述极组外,所述封边区包括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段与所述第二折边段的衔接区朝向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距离为D2,D2≥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沿电芯的厚度方向,所述封装膜的两侧均设有容置槽,所述极组设于所述容置槽内;还包括第二折边结构,所述第二折边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延伸部和所述第三折边段;所述第一折边结构和所述第二折边结构背向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边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折边段和第五折边段,所述第四折边段连接所述延伸部,所述第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段与所述第二折边段的衔接区朝向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距离为d2,d2≥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沿电芯的厚度方向,所述封装膜的两侧均设有容置槽,所述极组设于所述容置槽内;还包括第二折边结构,所述第二折边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延伸部和所述第三折边段;所述第一折边结构和所述第二折边结构背向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边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折边段和第五折边段,所述第四折边段连接所述延伸部,所述第五折边段连接所述第三折边段,所述第五折边段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四折边段的外壁面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边段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夹角为θ,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政马永贵刘友健李照华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