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动汽车用的催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778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1
本技术涉及催化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混动汽车用的催化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内壁和第一壳体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空心筒,空心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风扇,空心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管。本技术通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空心筒、风扇、气槽、透气加热板和第二气孔的配合,使电加热管和螺旋管内的冷却液均能对透气加热板和第二壳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并通过透气加热板和第二壳体内的热气同时对催化剂载体进行加热,同时,通过减小催化剂载体的长度,使热气能快速的将催化剂载体加热至指定温度,进而使该催化器内的催化器载体能快速达到起燃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催化器,尤其涉及一种混动汽车用的催化器


技术介绍

1、催化器在汽车排气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通过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氮气。这种转化过程能够显著降低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混合动力汽车是指车辆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联合组成的车辆,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统单独或共同提供。

3、目前,混动汽车用的催化器,大多通过三种不同的加热方式(发动机尾气加热、电机冷却液加热和电加热)对催化器内的催化剂载体进行加热,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17780479a所公开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催化器及其加热方法及系统,但在加热催化器内的催化剂载体时,由于催化剂载体的体积较大,进而导致催化剂载体的升温速度较慢,从而导致催化器对混合汽车起始尾气的处理效果较差,同时,由于催化器上的法兰盘大多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进而导致使用者无法按需更换催化器上的法兰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动汽车用的催化器,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壁和第一壳体(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空心筒(3),所述空心筒(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风扇(4),所述空心筒(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管(5),所述空心筒(3)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气槽(6),所述空心筒(3)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7),所述第二壳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7)的内壁和第二通孔(8)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螺旋管(9),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透气加热板(10),所述透气加热板(10)的左右两侧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动汽车用的催化器,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壁和第一壳体(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空心筒(3),所述空心筒(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风扇(4),所述空心筒(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管(5),所述空心筒(3)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气槽(6),所述空心筒(3)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7),所述第二壳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7)的内壁和第二通孔(8)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螺旋管(9),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透气加热板(10),所述透气加热板(10)的左右两侧和第一壳体(1)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催化剂载体(11),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气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用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5)位于螺旋管(9)与风扇(4)之间,所述风扇(4)位于气槽(6)与电加热管(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用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旺木李睿王宁陈培华汤向军陈圣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森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