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器件及其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5392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压器件及其形成方法,所述中压器件的形成方法通过先采用ISSG工艺形成第一栅极氧化层,第一栅极氧化层覆盖衬底;再采用ALD工艺形成第二栅极氧化层,第二栅极氧化层覆盖第一栅极氧化层和浅沟槽隔离结构,第一栅极氧化层和第二栅极氧化层共同构成栅极氧化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ISSG工艺形成第一栅极氧化层的同时能够修复衬底的表面缺陷;以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ISSG工艺形成第一栅极氧化层和ALD工艺形成第二栅极氧化层的厚度之和能够达到栅极氧化层的目标厚度,克服了ISSG工艺无法一步生长到栅极氧化层目标厚度的缺点。并且采用ALD工艺形成的第二栅极氧化层的均匀性、致密性较好、热预算低,对第二栅极氧化层厚度的控制比较精确,提高了中压器件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特别涉及一种中压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摩尔定律的不断发展,半导体工艺技术朝着更小的工艺节点迈进,集成电路越来越复杂,体积更小,集成度更高,对器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在现有各工艺技术节点中,中压器件耐压较高,中压器件区的栅极氧化层厚度的要求也比较厚。以40纳米节点hv(high voltage,高压器件)工艺平台或者55纳米hv工艺平台为例,中压器件中的栅极氧化层厚度通常在170埃到250埃。传统的issg(in-situ steamgeneration,原位水汽生长)工艺无法一步生长大于150埃的栅极氧化层。现有技术主要是先采用issg工艺生长一定厚度的栅极氧化层,再采用hto(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高温氧化)工艺生长栅极氧化层到目标厚度的工艺方案,但是由于hto工艺生长的栅极氧化层的厚度均匀性不易控制,同时hto工艺是高温工艺,生长时间较长,热预算较高,这些均导致中压器件的可靠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压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极氧化层的厚度为50埃至150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极氧化层的厚度为30埃至200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器件区的栅极氧化层的厚度大于170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SSG工艺的工艺温度为700℃至1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D工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压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极氧化层的厚度为50埃至150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极氧化层的厚度为30埃至200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器件区的栅极氧化层的厚度大于170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ssg工艺的工艺温度为700℃至1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d工艺的工艺温度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克宝李业超林昭宏黄仁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芯联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