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美利肯公司专利>正文

具有更高柔性的内管结构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8714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申请涉及具有更高柔性的内管结构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柔性、低摩擦的内管结构体,其被构造来在管道内容纳至少一根线缆。内管结构体(即管道插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材料的带状条片,所述带状条片被接合以限定至少一个通道,线缆可以延伸穿过所述通道。优选地,内管结构体由编织纺织织物形成,所述编织纺织织物具有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为单丝,所述纬纱为交替排布的单丝纱线和多丝纱线。这样的结构较之已有的内管织物减小了织物的劲度,导致牵引柔性内管穿过管道和牵引线缆穿过内管所需的张力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申请一般地涉及在地下管道中安装线缆用的各种装置。更具体地, 在此所述的装置当被安装在管道中时,在该管道内提供分立的分隔区域, 诸如光纤线缆、同轴线缆等的线缆可以被布置在该分立的分隔区域中。这 样的分立的分隔区域为由多层柔性材料(优选纺织材料)形成的纵长通道形式。这样的装置较之先前的管道插件具有更低的材料劲度(stiffness), 其通过减小安装装置和线缆两者所需的拉拽张力,便于多根线缆在给定管 道尺寸中的安装。而且,在此所使用的纺织构件和各种构造特别适用于在 具有较小直径的管道中安装线缆。
技术介绍
诸如光纤通信线缆之类的线缆通常以很大的长度铺设在地下,冇时甚 至延伸好几英里。在本领域中己知的是,将线缆埋在地下,使得地上区域 不会聚集线缆和线缆的支撑装置。此外,将线缆置于地下更可使其免受各 种气象条件以及其它潜在有害条件的损坏。在本领域中还已知的是,将线缆置于管道中以在地下安装过程中更加 全面地保护线缆。通常由具有一定长度的聚氯乙烯管材或类似物形成的管 道被铺在地下,然后通过吹绳(blowing)或者通过圆棒引导(rodding), 将绳子置于管道中。绳子接着系住一根通信线缆。通过从管道的一端拉拽 绳子,可以将线缆牵引穿过管道,到达适当位置。 一旦被置于管道中,线 缆就受到保护而免受天气、水及其它因素导致的损坏。当管道就位时,可能随后期望在同一地点铺设第二通信线缆。于是, 从成本和时间角度出发,理想的是,利用己有管道中的死区,而不是铺设 一段新的管道。然而,业已发现难以简单地将第二线缆插入已经含有第一 线缆的管道。当绳子被吹入或者用通条引导到已经含有线缆的管道中时4(或者当第二线缆被用通条引导穿过具有预先铺设的线缆的管道时),绳 子(或者线缆)常常被第一线缆阻碍。在这种情况下,绳子(或者第二线 缆)与第一线缆缠结或缠绕,导致线缆损坏。有人已经建议将一个分隔器插到管道中从而将该管道分成多个分立的 部分,这样使得第二线缆的插入会更容易一些。这样做的问题是当铺设的 管道很长时,其中总会有一些起伏。并且,还常常会遇到设计上的弯曲, 比如在地下通道处等,这使得在其中布置已知的分隔器变得很困难甚至是 不可能的。因此,需要一种设备来将一根管道(诸如地下通信线缆管道)分成或 隔成分立的多个部分。该设备必须能够被插入已经被安装就位的管道中, 该管道可以蜿蜒起伏数英里,并且其中可能存在急弯。还需要一种分隔设 备,其能够更好地利用管道内的空间。美国专利No. 6304698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虽然对分隔 较大的管道(即,具有至少4英寸的内径的管道)特别有效,但是已经发 现,对于内管构造和织物结构的改进将减小安装过程中内管和线缆受到的 拉拽张力。结果,安装过程中线缆损坏的可能性被最小化。此外,当使用 这样的内管时,增大了填充比(特别是对于小直径管道)。对于美国专利 No. 6304698的纺织物内管的改进是本申请的主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柔性、低摩擦的内管结构体,所述内管结构体被构造来 在管道内容纳至少一根线缆。内管结构体(即管道插件)包括柔性材料的 一个或多个带状条片,所述带状条片被接合以限定至少一个通道,线缆可 以延伸穿过所述通道。优选地,内管结构体由编织纺织织物形成,所述编 织纺织织物具有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为单丝,所述纬纱为交替排布的单 丝纱线和多丝纱线。或者,内管结构体由编织纺织织物形成,所述编织纺 织织物具有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为单丝,所述纬纱全为单丝。这样的结 构较之已有的内管织物减小了织物的劲度,使得牵引柔性内管穿过管道和 牵引线缆穿过内管所需的张力减小。在第一实施例中,多个带状条片被彼此叠置并沿其纵向边缘接合,以 形成多通道内管结构体。在第二实施例中,单个带状条片被沿纵向折叠到 其自身上并且在其各个纵向边缘附近连接,以限定纵向通道,线缆可被拉 拽穿过所述纵向通道。或者,在第三实施例中,各个带状条片可以被沿一 个或多个纵轴折叠,并且在其纵向边缘附近和在带状条片折叠所沿的纵轴 附近连接。根据上述的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形成的多个结构体可以被 一起使用或组合使用,以形成具有更大的容纳能力的内管结构体。附图说明根据下面的结合附图的描述,内管结构体、其实施例和其特征将变得 清楚,在附图中图l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管道插入装置(即内管)的轴测图2为图1的装置的剖面图3为示出了处于管道中的图1的装置的轴测图4为构成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变例的装置的剖面图5A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装置(即内管)的剖面图,其中,单个带状条片被用于创建一个纵长通道;图5B为图5A的装置的变例的剖面图,其中,单个带状条片在自身上图6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装置(即内管)的剖面图,其 中,用两个单独的带状条片创建两个纵长通道;图6B为图6A的变例的剖面图,其中,第一带状条片与第二带状条片 的边缘交叠;图6C为图6B的内管的轴测图,示出了置于其中的拉绳和线缆; 图6D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装置(即内管)的剖面图,其中,单 独的带状层被沿着位于中心的纵轴折叠到其自身上,并在带状条片的纵轴 与纵向边缘附近接合到其自身,由此形成两个纵长通道;图6E是图6C的装置的变例的剖面图,其中,带状条片的一个纵向边 缘与相反侧的纵向边缘交叠;6图7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装置(即内管)的剖面图,其 中,三个带状条片被在纵向折叠到其自身上并在其各个纵向边缘处接合, 由此形成三个纵长通道;图7B为图7A的装置的变例的剖面图,其中,第一带状条片的一个纵 向边缘与相反侧的带状条片的边缘交叠并接合;图7C为图7A的三通道内管的第二变例的剖面图,其中,第一带状条 片被在纵向折叠到其自身上以形成第一纵长通道,并且第二带状条片被沿 位于中心的纵轴折叠以形成两个纵长通道,其中,这两个带状条片都在其 各个边缘部分处以及沿着所述位于中心的纵轴被接合,以形成三个连接的 纵长通道;图7D为图7C的装置的变例的剖面图,其中, 一个带状条片的纵向边 缘与另 一个带状条片的纵向边缘交叠并接合;图7E为另一种三通道内管的剖面图,其中, 一个条带被沿两个纵轴 折叠,并将两个纵轴和两个纵向边缘接合以形成三个纵长通道。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此所描述的内管结构体容易制造。每一内管装置都提供允许将光纤 线缆拉拽穿过而不会发生由于摩擦引起过量的热累积或阻碍。此外,内管 结构体不允许内管的不同通道中的相邻光纤线缆之间的接触或交变损耗。拉线或拉绳为了牵引光纤线缆、同轴线缆或其它线缆穿过内管结构体,必须提供 用于此目的的拉线或拉绳。拉线或拉绳优选地在将内管安装在管道中之前 被置于内管的通道内。拉线为密织、相对扁平的材料条,可以用于拉拽线 缆穿过内管。但是,具有大致圆形横截面的拉绳也可以被成功地用于较小 直径的线缆。优选地,内管材料(将在下面描述)和拉绳或拉线材料分别具有对于给 定的拉伸载荷基本相等的伸长率值。如果内管的伸长率与拉绳或拉线的伸 长率明显不同,那么在这些结构体被一起拉拽穿过其将被一同安装在其中的管道时,它们中的一个可能相对于其它有所滞后,由此导致内管起褶。在优选实施例中,拉线由密织的聚酯材料形成,所述聚酯材料具有约400磅到约3000磅之间的拉伸强度。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绞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置,包括: 管道; 置于所述管道内的柔性结构体,所述柔性结构体包含编织纺织材料的至少一个带状条片,所述编织纺织材料的至少一个带状条片绕位于中心的纵轴折叠并沿纵向边缘部分接合,以限定至少一个纵向通道,所述至少一个纵向通道被构 造来包围和装载线缆,其中,所述编织纺织材料包含单丝经纱和多丝纬纱;以及 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纵向通道内的至少一根线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蒂文李贝丁菲尔德大卫德鲁莫里斯查尔斯威廉佩斯特里奇
申请(专利权)人:美利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