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6204 阅读:3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竖直极化波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包括:每个均用作天线元件的多个竖直极化波元件;以及连接至多个竖直极化波元件的第一馈电电路。用于水平极化波的第二印刷电路板包括:每个均用作天线元件的多个水平极化波元件;以及连接至多个水平极化波元件的第二馈电电路。在第一印刷电路板的相邻两个竖直极化波元件之间设置切口部分。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平行布置,使得水平极化波元件布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的切口部分处。反射板具有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凹部。多个竖直极化波元件和多个水平极化波元件在凹部的内侧沿一个方向交替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扇形天线(sector antenna),具体涉及用作诸如移动电 话、无线LAN (局域网)或WiMAX (全球微波互通存取技术)之类的无 线系统的基站天线的扇形天线。本申请主张于2007年4月27日递交的日 本专利申请号2007-118622的优先权。本说明书的内容包含日本专利申请 号2007-118622的内容。
技术介绍
利用诸如移动电话、无线LAN或WiMAX之类的无线系统(特别是 MIMO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基站天线的一个示例是扇形天线,其设 置有用于正交极化波的补片天线(patch antenna)。对用于直角极化波的天线提出了以下构造。专利文献1描述了一种双 频共用半波振子天线设备,而专利文献2揭示了一种多频极化波共用天线 设备或单频天线设备。专利文献1: JP-A 2006-325255 (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号2006-325255)专利文献2: JP-A 2005-33261 (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号2005-33261)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因为在专利文献1中,设置有补片天线的扇形天线具有使得水平极化 波元件分别位于竖直极化波元件两侧(专利文献1中的图10)的构造,故 天线构造变的很复杂。在专利文献2的构造中,因为多个竖直极化波元件 沿一个方向布置而水平极化波元件在与上述一个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布置(专利文献2中的图3),故天线构造变的很复杂,并且部件的数量增多。因此,希望实现以下一种天线,其具有简单构造以及低制造成本,并 且由竖直及水平极化波共用。着眼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的扇形 天线。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扇形天线包括用于竖直极化波的第一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包括多个竖 直极化波元件以及连接至所述多个竖直极化波元件的第一馈电电路;用于水平极化波的第二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安装有多个 水平极化波元件,并包括连接至所述多个水平极化波元件的第二馈电电 路;以及反射板,其包括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凹部,其中,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相邻两个竖直极化波元件之间设置切 口部分,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平行布置,使得所述水平 极化波元件布置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所述切口部分处,所述多个竖直极化波元件和所述多个水平极化波元件在所述凹部的内 侧沿所述一个方向交替地布置。 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印刷电路板被用于竖直极化波,而安装有水平极化波元 件的印刷电路板被用于水平极化波,可以简单地构造馈电电路及天线元件 的构成。附图说明图1是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扇形天线; 图2是分解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扇形天线的分 解结构;图3是示出容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扇形天线的圆筒形天线罩的视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竖直表面的辐射模式的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水平表面的辐射模式的视图; 图6是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扇形天线; 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反射板的横截面形状的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反射板的横截面形状的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反射板的横截面形状的视图; 图io是立体图,示出了当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斜元件时 的扇形天线;图11是示出当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斜元件时竖直表面的辐射模式的视图12是示出印刷电路板11的平面图; 图13是示出印刷电路板12的平面图; 图14是示出水平极化波元件15的立体图15是立体图,示出了反射板20-3;图16是立体图,示出了通过使用铜箔将水平极化波元件形成在印刷 电路板上的示例;图17是立体图,示出了反射板20或40的改变示例;并且图18是立体图,示出了反射板20或40的另一改变示例。附图标记说明11、 12:印刷电路板13、 17:平衡非平衡转换器 14:竖直极化波元件 15:水平极化波元件 19:接地导体 24:斜元件20、 21、 22、 40:反射板30:支撑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的扇形天线。 (第一实施例)图l是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扇形天线。图2是分解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扇形天线的分解结构。图1及图2所示的扇形天线包括印刷电路板11、印刷电路板12、水 平极化波元件15、反射板21、反射板22、以及支撑板30。反射板21与 反射板22结合构成反射板20。图3是示出容纳扇形天线的圆筒形天线罩的视图。图l及图2所示的 扇形天线被容纳在圆筒形天线罩50内。如图1及图2所示,印刷电路板11构造有竖直极化波元件14、馈电 电路16及平衡非平衡转换器(bahin) 17。图12是示出印刷电路板11的 平面图。馈电电路16的表面为微波带状线(microstrip line),而其后表面具有 接地导体。平衡非平衡转换器17的表面为带状线,并且其后表面由锥形接地导 体形成。竖直极化波元件14形成有偶极,而偶极由形成在印刷电路板11的前 侧及后侧上的铜箔形成。竖直极化波元件14的长度L1 (图12)适当地为 波长的0.4倍。印刷电路板12构成馈电电路18及平衡非平衡转换器13。图13是示 出印刷电路板12的平面图。图13示出了印刷电路板12的后表面,而接地 导体19形成在该后表面上。与印刷电路板11的馈电电路16类似,馈电电路18的表面也为微波带 状线,并且其后表面具有接地导体19。平衡非平衡转换器13的前表面为带状线,而其后表面由锥形接地导 体形成。水平极化波元件15由板形成,并具有直线元件折回的形状,并具有折回偶极。图14是立体图,示出了水平极化波元件15,且其两端被折叠。两端 中的一端连接至印刷电路板12的平衡非平衡转换器的表面,而另一端通 过焊接连接至平衡非平衡转换器的后表面。水平极化波元件15的长边的长度L2 (图14所示)约为波长的0.35 至0.5倍,更优选为波长的0.45倍。作为印刷电路板11及12的材料,PTFE (聚四氟乙烯)因其低损耗是 合适的,但也可使用诸如BT树脂(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及PPE (聚 苯醚)的材料以降低材料的成本。反射板21及22由具有L形横截面的板形成,并在局部具有切口,印 刷电路板11以及印刷电路板12的平衡非平衡转换器13布置为穿过切口。 反射板21的切口与反射板22的切口组合以构成反射板20的孔,印刷电路 板12的平衡非平衡转换器13以及印刷电路板11被布置为穿过该孔。其中 将反射板21及22组合的反射板20具有"]"形横截面,并形成向一个方 向延伸的凹部。在该凹部的内侧,多个竖直极化波元件和多个水平极化波 元件沿一个方向交替地布置。支撑板30由板形成,且其端部交替折叠,并具有用于紧固反射板21 及22的定位片。通过螺丝来固定印刷电路板11及12、反射板21及22以及支撑板30。具有上述结构的扇形天线被容纳在图3所示的圆筒形天线罩内。天线 罩的直径优选约为使用波长的0.8至1倍。形成在印刷电路板11上的竖直极化波元件14与安装至印刷电路板12 的水平极化波元件15交替布置成一条直线形状。该布置结构的数量及间 隔取决于所期望的特性。在在印刷电路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扇形天线,包括: 用于竖直极化波的第一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包括多个竖直极化波元件以及连接至所述多个竖直极化波元件的第一馈电电路;用于水平极化波的第二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安装有多个水平极化波元件,并包括连接至所述 多个水平极化波元件的第二馈电电路;以及 反射板,其包括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凹部, 其中,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相邻两个竖直极化波元件之间设置切口部分, 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平行布置,使得所述水平极化波元件布置 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所述切口部分处, 所述多个竖直极化波元件和所述多个水平极化波元件在所述凹部的内侧沿所述一个方向交替地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边浩介游佐宏行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