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触头组件及启动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219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触头组件及启动继电器。该动触头组件包括动铁芯、定位杆、套设在定位杆上的绝缘护套、套设在绝缘护套上的动触片和缓冲弹簧;动触片和缓冲弹簧沿着远离动铁芯的方向依次设置;绝缘护套上设有一滑动区域,动触片在外力的作用下和缓冲弹簧的复位弹力作用下可在滑动区域内往复移动。该启动继电器包括壳体、线圈组件、上述结构的动触头组件、静触头组件和为动触头组件提供复位弹力的复位弹簧;动触片在随着动铁芯移动的过程中,可与两个静触片闭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动触片直接设置在动铁芯上,整体结构一体化,安装、维修较为方便;该缓冲弹簧有效降低了动静触片闭合时因碰撞造成的磨损,保证了动触片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继电器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一种动触头组件及启动继电器°
技术介绍
内燃机车启动电机的控制电路经常用到启动继电器(也叫做中间继电器),用于采 用小电流来控制大电流电路的通断。专利文献CN201126795Y公开了一种汽车起动电机中间继电器,包括设置在外壳内 的线圈磁路机构、由线圈磁路机构驱动的执行机构以及固定在开关盖上的一对连接螺 栓;执行机构内的触头支柱,其一端固接在线圈磁路机构内的铁芯上,另一端穿过线圈 磁路机构内的磁轭板并安设动触头,并经一复位压簧连接至开关盖上;每个连接螺栓上 分别设有一个静触头,并可籍同动触头接触而导通;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动触头是一种 浮动式触头。所述浮动式触头包括触环、绝缘套、压簧、绝缘垫片和夹紧垫片;绝缘套 可活动地套设在触头支柱的上端,并与铁芯间抵有压簧,触环被支撑在该绝缘套的凸肩 上并被绝缘垫片和夹紧垫片夹持固定,且夹紧垫片与复位压簧的端部抵靠。该种启动继电器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1)动触片在长期使用中,易因动静触 头闭合时的碰撞而影响使用寿命;(2)所用浮动式触头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较多,制 造工艺步骤繁琐,成本较高;(3)缺少灭弧机构,长期使用中,电弧易烧蚀损坏动、静 触头,减少其使用寿命,影响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动静触片闭合时具有较好缓冲效果、有效保证动触 片使用寿命、同时结构较为简化的动触头组件以及由该种动触头组件制成的一种启动继 电器。实现本技术目的的一种动触头组件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触头组件,包括动铁 芯、与动铁芯固定连接的定位杆、套设在定位杆上的绝缘护套、套设在所述绝缘护套上 的动触片、和缓冲弹簧;所述动触片和所述缓冲弹簧沿着远离所述动铁芯的方向依次设 置;所述绝缘护套上设有一滑动区域,所述动触片在外力的作用下和所述缓冲弹簧的复位弹力作用下可在所述滑动区域内往复移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护套的中部设有一滑槽作为滑动区域;所述缓冲弹簧的 一端抵住所述动触片、且把动触片抵靠在所述滑槽的距离所述动铁芯较近一端的槽壁 上,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抵在所述绝缘护套的距离所述动铁芯较远一端的末端上;所 述动触片在外力的作用下和所述缓冲弹簧的复位弹力作用下可在所述滑槽内往复移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护套由限位件和阻挡件拼合组成,所述限位件和阻挡件 按照远离所述动铁芯的方向依次套设在所述定位杆上;所述限位件包括直径较大的基部 和直径较小的延伸部,所述基部和延伸部沿着远离所述动铁芯的方向依次设置,从而形 成台阶型管状的基本形状;所述基部和延伸部连接处形成一台阶面,该台阶面即作为所 述滑槽的距离所述动铁芯较近一端的槽壁;所述阻挡件包括直径较小的限位部和直径较 大的阻挡部,所述限位部和阻挡部沿着远离所述动铁芯的方向依次设置,从而形成台阶 型管状的基本形状;所述动触片套设在所述延伸部上;所述缓冲弹簧套在所述限位件的 延伸部和所述阻挡件的限位部上;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抵在所述动触片上,且把所述动 触片抵靠在所述限位件的台阶面上,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抵在所述阻挡件的阻挡部 上。h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力是指所述动触片在与外接静触片闭合时因碰撞受到的 冲击力。实现本技术目的的一种启动继电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启动继电器,包括壳体、 线圈组件、动触头组件、静触头组件和为动触头组件提供复位弹力的复位弹簧;所述静 触头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休上的两个接线端子、固定在壳体内的两个静触片,所述接线端 子与所述静触片电连接;所述线圈组件包括设有滑孔的线圈架和线圈;所述动触头组件 包括动铁芯、与动铁芯固定连接的定位杆、套设在定位杆上的绝缘护套、套设在所述绝 缘护套上的动触片、和缓冲弹簧;所述动触片和所述缓冲弹簧沿着远离所述动铁芯的方 向依次设置;所述绝缘护套上设有一滑动区域,所述动触片在外力的作用下和所述缓冲 弹簧的复位弹力作用下可在所述滑动区域内往复移动;所述动铁芯设置在线圈架的滑孔 中,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动铁芯的的远离所述动触片的一侧端,所述复位弹簧的一 端抵在壳体上,另一端抵在所述动铁芯上;所述动铁芯在线圈通电时的吸引力作用下和 复位弹簧的复位弹力作用下可沿着所述线圈架滑孔的轴线方向做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所 述动触片沿着所述线圈架滑孔的轴线方向做往复移动;所述静触片和动触片按照远离所 述复位弹簧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动触片在随着动铁芯向着接近所述复位弹簧方向移动 的过程中,可与两个静触片闭合。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护套的中部设有一滑槽作为滑动区域;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抵住所述动触片、且把动触片抵靠在所述滑槽的距离所述动铁芯较近一端的槽壁 上,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抵在所述绝缘护套的距离所述动铁芯较远一端的末端上;所 述动触片在外力的作用下和所述缓冲弹簧的复位弹力作用下可在所述滑槽内往复移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护套由限位件和阻挡件拼合组成,所述限位件和阻挡件 按照远离所述动铁芯的方向依次套设在所述定位杆上;所述限位件包括直径较大的基部 和直径较小的延伸部,所述基部和延伸部沿着远离所述动铁芯的方向依次设置,从而形 成台阶型管状的基本形状;所述基部和延伸部连接处形成一台阶面,该台阶面即作为所 述滑槽的距离所述动铁芯较近一端的槽壁;所述阻挡件包括直径较小的限位部和直径较 大的阻挡部,所述限位部和阻挡部沿着远离所述动铁芯的方向依次设置,从而形成台阶 型管状的基本形状所述动触片套设在所述延伸部上;所述缓冲弹簧套在所述限位件的延伸部和所述阻挡件的限位部上;所述缓冲弹簧的 一端抵在所述动触片上,且把所述动触片抵靠在所述限位件的台阶面上,所述缓冲弹簧 的另一端抵在所述阻挡件的阻挡部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内设有灭弧机构,所述灭弧机构包括灭弧元件、两个用 于吸引电弧的引弧元件、和一个用于与接地线连接的接地导线;所述灭弧元件是二极管、 电阻或RC电路;所述引弧元件是与灭弧元件的电源接线电连接的导电体。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个引弧元件中,第一个引弧兀件与两个静触片中的进电静 触片电连接;第二个引弧元件与接地导线的一端电连接,且靠近出电静触片设置、也即 与该出电静触片之间留有间隙,使得所述第二个静触片与动触片因开断而产生的电弧可 被吸引到所述第二个引弧元件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静触头组件中的接线端子是固定 在上盖上的接线螺栓,所述接线螺栓的一端露出上盖作为接线部,另一端伸入上盖所围 腔体中作为固定静触片的定位部;所述线圈架和线圈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中;所述动触头组件中的动铁芯设置在所述线圈架的滑孔中,所述动铁芯的远离所述动触片的一侧 端设有用于限位复位弹簧的凹槽;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在所述底座的底壁上,另一端 抵在该凹槽中;所述动触片和缓冲弹簧露出所述线圏架的滑孔并位于上盖所围腔体中; 所述灭弧机构固定设置在上盖所围腔体中。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一个固定在上盖上的接线柱;所述底座釆用 导电材料制成,所述上盖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线圈具有两条电源接线,其中一条与 所述接线柱电连接,另一条与所述底座电连接;所述接地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电连 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施例所述的外力是指所述动触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触头组件,包括动铁芯(1)、与动铁芯(1)固定连接的定位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定位杆(2)上的绝缘护套(3)、套设在所述绝缘护套(3)上的动触片(4)、和缓冲弹簧(5);所述动触片(4)和所述缓冲弹簧(5)沿着远离所述动铁芯(1)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绝缘护套(3)上设有一滑动区域(31),所述动触片(4)在外力的作用下和所述缓冲弹簧(5)的复位弹力作用下可在所述滑动区域(31)内往复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顺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致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