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557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防电磁干扰(EMI)的屏蔽罩,由罩体及对电子零件有隔离作用的隔板所组成,屏蔽罩底部可直接焊在电子基板上,其中罩体中间平面部分为可拆卸的结构,该中间平面部分与罩体的四边壁设有破裂处,由该破裂处可将罩体的中间部分拆开,以更换或维修电子基板上的电子零件,故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尤指一种覆盖于电子基板上,可防止电子零件的电磁干扰(EMI)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业者为防止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 影响到芯片、中央处理器…等电子零件的运作,系设计一种屏蔽罩 (Shielding Case),以覆盖于安装在电子机板上的电子零件上,以防止电 磁干扰影响到电子零件的运作。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公知的屏蔽罩100为一金属件,可以为方型或其 它形状的罩体,系包括上盖(Shield Cover) 101及下盖(Shield Frame) 102,其中下盖102内部具有一中空的容置空间1021,用以容纳电子基板A 上的电子零件,利用下盖102的可焊接性将下盖102焊接在电子基板A上, 下盖102中间系设有隔板1022,对电子零件具有隔离效果,当电子基板A 上的电子零件需更换或维修时,系可将上盖101自下盖102端打开,以更换 或维修电子零件,待维修完成时,再将上盖101组装至下盖102上。本技术设计人有鉴于此,累积从事此行业多年的经验,乃精心研究 并再三测试改良,如今终于创作出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可以摒 除常用产品缺点,以增进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包括罩体及 对电子零件有隔离作用的隔板,其中罩体中间部分与罩体的四边壁部分设有 破裂处,当屏蔽罩底部焊在电子基板上时,由该破裂处可将罩体的中间平面 部分拆开,以更换或维修电子基板上的电子零件,因而可节省常用屏蔽罩下盖的材料以降低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防电磁干扰的屏蔽 罩,包括罩体及对电子零件有隔离作用的隔板,该罩体及隔板的底部可直接 焊在电子基板上,其中罩体中间平面部分为可拆卸的结构,该中间平面部分 与罩体的四边壁部分设有破裂处,由该破裂处可将罩体的中间平面部分拆 开,以更换或维修电子基板上的电子零件。所述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其中罩体中间平面处设至少一冲孔,而隔 板相对处设至少一凸点相互搭配,罩体与隔板系藉由冲孔与凸点而卡接成 型。所述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其中罩体中间平面处设至少一凸点,而隔 板相对处设至少一冲孔相互搭配,罩体与隔板系藉由凸点与冲孔而卡接成 型。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l为常用产品的分解图2为常用产品的组合剖视图3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4为本技术的分解图5为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IO屏蔽罩 11罩体lll破裂处 112冲孔12隔板 121凸点13容置空间 100屏蔽罩101上盖 102下盖1021容置空间 1022隔板A电子基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系为一种可防电磁干扰(EMI)的 屏蔽罩IO,该屏蔽罩(Shielding Case) 10系由罩体11及对电子零件有隔 离作用的隔板12所组成,其中罩体ll的中间平面部分为可拆卸的结构,该 中间平面部分与罩体11的四边壁部分设计有破裂处111,由该破裂处111 可将罩体11的中间平面部分拆开;罩体11中间平面处设有至少一冲孔(或 凸点)112,而隔板12相对应处设有至少一凸点(或冲孔)121相互搭配, 罩体11与隔板12系藉由冲孔112与凸点121而卡接成型,上述的凸点121 与冲孔112系可以为圆形或其它各种形状。配合图5所示,由罩体11与隔板12组装后的屏蔽罩10,其底部可直 接焊接在电子基板A上,屏蔽罩10内部的容置空间13系可供电子基板A上 的电子零件容置;当电子零件需要更换或维修时,系可将罩体ll中间平面 处由破裂处111拉起拆开,呈现图6所示开放的空间,以进行电子零件的更 换或维修,因为隔板12已被焊接在电子基板A上,所以并不会随罩体11中 间平面处而被拉起,在更换或维修电子零件的动作结束时,如图6所示,再 取一常用屏蔽罩100的上盖101组装于己将中间部分拉开拆起的罩体11上, 由于电子基板A上的电子零件维修或更换的机率不高,故可达到节省常用屏 蔽罩的下盖材料,以降低成本。综上所述,本技术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系一种可防电磁干扰(EMI) 的屏蔽罩,该屏蔽罩系将罩体的中间平面部分设计为可拆卸式的结构,以便 于进行电子零件的更换或维修,且可节省常用屏蔽罩的下盖的材料,以降低 成本;其实用功效当无庸置疑,而本技术又从未公诸于市或已见于其它 刊物,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依法提出专利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包括罩体及对电子零件有隔离作用的隔板,该罩体及隔板的底部可直接焊在电子基板上,其中罩体中间平面部分为可拆卸的结构,该中间平面部分与罩体的四边壁部分设有破裂处,由该破裂处可将罩体的中间平面部分拆开,以更换或维修电子基板上的电子零件。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其中罩体中间平面处设 至少一冲孔,而隔板相对处设至少一凸点相互搭配,罩体与隔板系藉由冲孔 与凸点而卡接成型。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其中罩体中间平面处设 至少一凸点,而隔板相对处设至少一冲孔相互搭配,罩体与隔板系藉由凸点 与冲孔而卡接成型。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提供一种防电磁干扰(EMI)的屏蔽罩,由罩体及对电子零件有隔离作用的隔板所组成,屏蔽罩底部可直接焊在电子基板上,其中罩体中间平面部分为可拆卸的结构,该中间平面部分与罩体的四边壁设有破裂处,由该破裂处可将罩体的中间部分拆开,以更换或维修电子基板上的电子零件,故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文档编号H05K9/00GK201355895SQ200920000188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6日专利技术者林明聪 申请人:嘉升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包括罩体及对电子零件有隔离作用的隔板,该罩体及隔板的底部可直接焊在电子基板上,其中罩体中间平面部分为可拆卸的结构,该中间平面部分与罩体的四边壁部分设有破裂处,由该破裂处可将罩体的中间平面部分拆开,以更换或维修电子基板上的电子零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聪
申请(专利权)人:嘉升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