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动轮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全向转动轮及装备有该转动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1、工程车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停车或者调头困难,特别实在仓库中、叉车、扒渣车等掉头收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全向移动技术,能够在不同角度下进行旋转的车轮;
2、例如,目前公开号为cn10881961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全向驱动轮,包括全向驱动轮主体和包胶轮,在所述全向轮主体上方设置有支撑盖,在所述支撑盖上转动设置有大同步带轮和小同步带轮,通过行走驱动电机出力带动小同步带轮、小同步带轮带动大同步带轮,最终使得大同步带轮通过减速机构带动包胶轮转动,此外,通过转向驱动电机上的转向驱动齿轮啮合回转支撑件上设置有外圈齿,带动包胶轮进行360°无死角的转动;
3、上述全向驱动轮虽然可以实现单个驱动轮的360°转向,车辆一般安装有四个转动轮,每个转动轮采用单独的转向驱动结构,增加成本,且需要对每个转动轮的转向进行单独控制,不便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转向控制。
4、现有的当前市场上的解决方案主要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向转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差速器(2)、驱动轴(3)、转向控制组件(4)、左转向轮组件(5)和右转向轮组件(6),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转向轮组件(5)和右转向轮组件(6),所述外壳(1)的内侧顶部安装有差速器(2),所述差速器(2)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驱动轴(3)与左转向轮组件(5)和右转向轮组件(6)传动连接,驱动轴(3)用于驱动左转向轮组件(5)和右转向轮组件(6)的行走轮(57)转动,所述外壳(1)的内侧底部安装有转向控制组件(4),所述转向控制组件(4)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转向轮组件(5)和右转向轮组件(6)传动连接,所述转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向转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差速器(2)、驱动轴(3)、转向控制组件(4)、左转向轮组件(5)和右转向轮组件(6),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转向轮组件(5)和右转向轮组件(6),所述外壳(1)的内侧顶部安装有差速器(2),所述差速器(2)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驱动轴(3)与左转向轮组件(5)和右转向轮组件(6)传动连接,驱动轴(3)用于驱动左转向轮组件(5)和右转向轮组件(6)的行走轮(57)转动,所述外壳(1)的内侧底部安装有转向控制组件(4),所述转向控制组件(4)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转向轮组件(5)和右转向轮组件(6)传动连接,所述转向控制组件(4)用于控制左转向轮组件(5)和右转向轮组件(6)的行走轮(57)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向转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向轮组件(5)和右转向轮组件(6)结构一致,且左转向轮组件(5)和右转向轮组件(6)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转向轮组件(5)包括传动箱(51)、传动轴一(52)、第一锥齿轮组(53)、第二锥齿轮组(54)、传动轴二(55)、转动架(56)、行走轮(57)、套管(58)、转向角度检测组件(59)和齿轮箱一(510),所述传动轴一(52)的顶部伸入至传动箱(51)内,且传动轴一(52)的顶部通过第一锥齿轮组(53)与驱动轴(3)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一(52)竖直贯穿套管(58),且传动轴一(52)的底部伸入至齿轮箱一(510)与第二锥齿轮组(54)传动连接,且第二锥齿轮组(54)通过传动轴二(55)与行走轮(57)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箱一(510)固定于转动架(56)的内侧,所述传动轴二(55)横向贯穿转动架(56)的底部,且转动架(56)与传动轴二(5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套管(58)的底端与转动架(56)固定连接,套管(58)的顶部伸入至传动箱(51)内,且套管(58)的顶部与转向角度检测组件(59)和转向控制组件(4)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箱(51)固定于外壳(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全向转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56)设置于外壳(1)的底部,且行走轮(57)的顶端高度低于外壳(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全向转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波,孙宁亮,刘桂才,徐立军,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海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