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形履带式全地形生命探测救援小车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地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它能在短时间内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地震发生时,地面震动可导致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水电设施受损,引发交通瘫痪和水电气供应中断。面对重大地震后的山区灾区,首先山区地形较为复杂,进出道路狭小,大型的救援设备车如坦克、挖掘机等难以通过崎岖狭窄地形,目前大多数是依靠直升机投放救援人员或通过救援人员(如消防员、医疗兵)等徒步穿行通过已损毁的交通运输通道,对地震中的受灾人员展开救援;其次由于在地震中大多数建筑物坍塌,受困者被困在坍塌后形成的狭小空间之中,该空间稳定性极差,若没有对于该空间中的受困者的方位进行准确定位分析,可能在搜救过程中遗漏受困者又或是在救援过程中引发再次坍塌,对于参与救援的人员、搜救犬和受困者造成伤害。
2、履带式机器人作为一种灵活性强、机动性高的机器人,其具有优越的地形适应性、良好的移动和越障爬坡能力,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空间探索、灾害救援、侦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形履带式全地形生命探测救援小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生命救援模块和智能识别感知模块,所述车体通过自适应行走模块驱动,所述自适应行走模块包括两个分别设在所述车体两侧的履带式移动机构,所述履带式移动机构为倒梯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变形履带式全地形生命探测救援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移动机构包括履带(1)和设在所述履带(1)内与所述履带(1)匹配的前轮(2)、后轮(3)、前拖带轮(4)、后拖带轮(5)和四个支架轮(6),所述前拖带轮(4)、后拖带轮(5)和四个支架轮(6)位于所述履带(1)内部的下方,且所述前拖带轮(4)和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履带式全地形生命探测救援小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生命救援模块和智能识别感知模块,所述车体通过自适应行走模块驱动,所述自适应行走模块包括两个分别设在所述车体两侧的履带式移动机构,所述履带式移动机构为倒梯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变形履带式全地形生命探测救援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移动机构包括履带(1)和设在所述履带(1)内与所述履带(1)匹配的前轮(2)、后轮(3)、前拖带轮(4)、后拖带轮(5)和四个支架轮(6),所述前拖带轮(4)、后拖带轮(5)和四个支架轮(6)位于所述履带(1)内部的下方,且所述前拖带轮(4)和后拖带轮(5)分别位于四个所述支架轮(6)的两端,所述前轮(2)和后轮(3)分别位于所述履带(1)内部的上方,所述前轮(2)连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变形履带式全地形生命探测救援小车,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使所述履带(1)张紧的张紧轮(14),所述张紧轮(14)位于所述履带(1)内部上方顶住所述履带(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变形履带式全地形生命探测救援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救援模块包括红外成像仪、超声波探测仪、发信器及,生活物资存放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变形履带式全地形生命探测救援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识别感知模块包括环境检测模块和分析计算模块。
6.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变形履带式全地形生命探测救援小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处于越障模式时:包括如下阶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文会,王家琪,严冰欣,冯翔,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