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铰接的鞋中底和鞋大底的鞋底结构的鞋类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299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鞋类制品(10),可具有鞋面(20)和固定至鞋面的鞋底结构。鞋底结构包括鞋中底(40)和鞋大底(50)。鞋中底具有上表面和相对的下表面。上表面形成多个凹陷,并且下表面形成多个向凹陷延伸的凹口。鞋大底形成延伸到鞋中底的凹口内的凸出物,并且鞋大底具有相对凸出物定位的凹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铰接的鞋中底和鞋大底的鞋底结构的鞋类制品
技术介绍
传统的运动鞋类制品包括两个主要组件,鞋面和鞋底结构。鞋面提供 用于脚的覆盖物,其可舒适地容纳脚并将脚相对于鞋底结构牢固地定位。 鞋底结构固定到鞋面下部并且通常置于脚和地面之间。除了减弱地面的反 作用力之外,鞋底结构还可例如提供抓地力,控制脚的动作(如通过抵抗 内翻),和赋予稳定性。因此,鞋面和鞋底结构协同工作来提供适用于广 泛的各种体育活动的舒适结构。鞋底结构总体上由传统的被称为内底、中底和大底的多个层组成。内 底是薄的、可压縮的构件,其位于鞋面内并邻接脚的脚底(即下部)表面 来提高鞋类的舒适性。鞋中底传统上固定至鞋面的下表面,并且形成鞋底 结构的中间层,该中间层主要负责减弱地面的反作用力。鞋大底形成鞋类 接触地面的组件,通常由耐用的、抗磨损材料、包括改进抓地力的材质形 成。传统的鞋中底主要由例如聚氨酯或乙烯醋酸乙烯酯的弹性体、聚合物 泡沫材料组成,其延伸遍及鞋的长度。鞋中底中的聚合物泡沬材料的性质 主要依赖的因素包括鞋中底的空间构造和选自聚合物泡沫的材料的特殊 特征(包括聚合泡沬物材料密度)。通过改变这些遍及鞋中底的因素,相 对刚度和地面反作用力减弱的程度可以被改变,来满足穿戴者或鞋类所要 用于的活动的特殊要求。除了聚合物泡沬材料之外,传统的鞋中底可还包括如一个或一个以上 的流体填充腔。总体上,流体填充腔由密封的并且加压的弹性聚合物材料 形成。流体填充腔然后封装在鞋中底的聚合物泡沫中,以使流体填充腔与 封装聚合物泡沬相结合起到鞋底结构的鞋中底的作用。在某些构造中,纺 织品或泡沫张力组件可位于流体填充腔内或者加固结构可被连接在流体填充腔的外部或内部来赋予流体填充腔形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例子是具有鞋面和固定至鞋面的鞋底结构的鞋类制品。 鞋底结构包括鞋中底和鞋大底。鞋中底可以由聚合物泡沫材料形成,其具 有上表面和相对的下表面。上表面位于邻接鞋面处,下表面形成多个向上 表面延伸的凹口。鞋大底具有附着面和相对的接地表面。附着面固定至鞋 中底的下表面,并且附着面形成多个延伸进鞋中底的凹口的凸出物。接地 表面形成多个与附着面凸出物相对定位的凹槽。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例子中,鞋底结构包括由第一材料构成的并且具有 上表面和相对的下表面的鞋中底。上表面形成多个向下表面延伸的凹陷, 并且下表面形成多个向上表面延伸的凹口。凹陷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与凹 口相对。鞋底结构也包括由第二材料形成并且至少部分位于缺口中的鞋大 底。第二材料的可压縮性小于第一材料的可压縮性。表征本专利技术不同方面的优点和新颖性特征及其特性在权利要求中指出。然而,为了促进对的优点和新颖性特征的理解,可参考下列描述和说 明与本专利技术各方面相关的各种具体实施例和概念的描述文字及其相应附图。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前述
技术实现思路
以及下面详细的说明将会更好的被 理解。图1是鞋类制品的外侧侧视图。图2是鞋类制品的内侧侧视图。图3是鞋类制品的鞋底结构俯视图。图4A-4C是由图3中4A-4C截面线定义的鞋底结构横截面视图。图5是鞋底结构的外侧侧视图。图6是鞋底结构的内侧侧视图。图7是鞋底结构的仰视图。图8是鞋底结构的鞋中底的仰视图。图9是鞋底结构的鞋大底的俯视图。图10A-10C是图5中所定义的鞋底结构的一部分的外侧侧视图。图IIA和11B是图5中所定义的鞋底结构部分的外侧侧视图。图12A和12B是与图11A和11B对应的并且描述另一可选结构的外图13A和13B是用于连接鞋底结构的组件的模具的透视图。 图14A-14E是用模具装配鞋底结构组件的方法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15是鞋底结构的另一构造的俯视图。详细说明以下的讨论和相应的附图揭示了鞋类制品,特别是鞋类的鞋底结构, 以及用于制造鞋底结构的方法。涉及鞋底结构的概念参照具有适合篮球运 动的构造的鞋类进行揭示。然而,该鞋底结构不仅限于篮球鞋,还可以用 在广泛范围的运动鞋类式样,包括如跑鞋、网球鞋、橄榄球鞋、交叉训练 鞋、步行鞋、足球鞋和徒步旅行鞋。鞋底结构也可用在通常被认为非运动 的鞋类式样,包括时装鞋、路夫鞋、凉鞋和靴子。因此,单独的本领域技 术人员可认识到,除了下列材料的讨论和相应附图的描述的特殊式样之 外,在这里揭示的概念也可用于广泛不同的鞋类式样。在图l和图2中表示包括鞋面20和鞋底结构30的鞋类制品10。为了 参考,鞋10可被分成三个大体部位前脚部位ll、足中部位12和后跟部 位13。鞋IO还包括外侧面14和相对的内侧面15。前脚部位11总体上包 括对应脚趾和连接跖骨和趾骨的接合部的鞋10部分。足中部位12总体上 包括对应足弓区域的鞋10部分,后跟部位13对应包括跟骨的脚后部位。 外侧面14和内侧面15延伸通过11-13的每个部位并且对应于鞋10的相 对面。部位11-13和面14-15并不是用来精确划分鞋10区域。而是,部位11-13和面14-15用于代表鞋10的大体区域来帮助下面的讨论。除了鞋 IO之外,部位11-13和面14-15也可应用于鞋面20、鞋底结构30及其各 个单独的组件。鞋面构造鞋面20图示为结合多种材料组件(如纺织品、泡沫、皮革以及合成 皮革)的具有实质上的传统的构造,该材料组件被缝合或互相粘合到一起 来形成用于牢固和舒适地容纳脚的内部空间。在后跟部位13的脚踝开口 21提供进入内部空间的入口。此外,鞋面20可包括鞋带22,其利用传统 方式来调整内部空间的大小,从而将脚固定在内部空间内以及便于从内部 空间移入和取出脚。鞋带22可穿过鞋面20的鞋孔伸出,并且鞋面20的 鞋舌部分可在内部空间和鞋带22之间延伸。鉴于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鞋底结 构30,鞋面20的不同方面可表现为以上讨论的总体构造或实际上任意其 他的传统的或非传统的鞋面的总体构造。因此,利用鞋底结构30或其变 型的鞋面20的结构可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明显改变。鞋底结构构造在图3-7中从鞋面20分离出来描述的鞋底结构30,固定至鞋面20并 在鞋面20和地面之间延伸。在下面更详细的细节讨论中,鞋底结构30具 有铰接式构造,其提高鞋10的整体弹性,从而允许鞋10在行走、跑步和 其它的活动期间来弯曲或弯折。更具体说,鞋底结构30包括不同弯曲结 构,其可赋予一种或两种(a)横向弹性允许脚在跑步周期中自然前旋和 (b)纵向弹性来保证脚维持在中性脚撞击位置以及补充脚接触地面时脚 向前的滚动。鞋底结构30的主要组件是鞋中底40和鞋大底50。鞋中底40固定至 鞋面20的下部区域(如采用缝合、粘合剂粘连或热粘连)并且延伸通过 侧面14和15之间的11-13每个部位。多种材料可用于鞋中底40,该材料 包括例如聚氨酯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聚合物泡沫材料,当鞋底结构30 在脚和地面之间被压縮时,该材料削弱地面的反作用力。如图1-6中所示, 鞋中底40由从鞋面20延伸到鞋大底50的聚合物泡沫材料单一组件单体(即一体)构建形成。作为单体组件,鞋中底40可以由两种密度的聚合 物泡沫材料组成。例如,鞋中底40的后侧区域可由具有比鞋中底40其余 部分的可压縮性更大的聚合物泡沫材料形成。鞋大底50固定至鞋中底40 的下部区域并且形成鞋10的接地表面,其可以包括改进抓地力的材质。 除了鞋中底40和鞋大底50外,鞋底结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鞋面和固定至鞋面的鞋底结构的鞋类制品,该鞋底结构包含: 鞋中底,其由聚合物泡沫材料形成并且具有上表面和相对的下表面,上表面被置于邻接鞋面处,并且下表面形成多个向上表面延伸的凹口;以及 鞋大底,其具有附着面和相对的接地表面 ,附着面固定至鞋中底的下表面并且附着面形成多个延伸到鞋中底的凹口内的凸出物,并且接地表面形成多个相对凸出物定位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尼尔A约翰逊黄陈玉
申请(专利权)人:耐克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