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卡四驱车后空气悬架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828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卡四驱车后空气悬架装置及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导向臂、两个多垫块结构、减振器总成、气囊、驱动桥、稳定杆总成和推力杆总成;每个导向臂的一端均与车架连接,每个导向臂的另一端均连接有一个气囊,每个气囊的上端均与车架连接;驱动桥通过两个多垫块结构与导向臂连接;减振器总成的第一端与车架连接,减振器总成的第二端与其中一个多垫块结构背离导向臂的一端连接;稳定杆总成的第一端与车架链接,稳定杆总成的下端的左右两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两个多垫块结构背离对应的导向臂的端部连接。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悬架操控性差和舒适性差等题。达到的技术效果为:达到操控性好和舒适性好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悬架 ,尤其涉及一种轻卡四驱车后空气悬架装置,还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轻卡四驱车型大多采用板簧试悬架,汽车板簧是汽车悬架系统中传统的弹性元件,由于其可靠性好、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流程短、成本低而且结构能大大简化等优点,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汽车板簧一般是由若干片不等长的合金弹簧钢组合而成一组近似于等强度弹簧梁。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货运需求的细化,人们对轻卡的操控性、舒适性、高度可调节性、簧下质量及整车减振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由此可见,轻卡车辆使用传统板簧悬架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传统板簧悬架操控性差、舒适性差、重量过重、减振差、对汽车零部件和货物的损耗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轻卡四驱车后空气悬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轻卡四驱车型悬架操控性差、舒适性差、重量过重、减振差的缺陷,实现操控性较好、舒适性较好、重量较轻且减振性能较好的轻卡四驱车后空气悬架装置结构。

2、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轻卡四驱车后空气悬架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卡四驱车后空气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导向臂(2)、两个多垫块结构、减振器总成(8)、气囊(20)、驱动桥(18)、稳定杆总成和推力杆总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卡四驱车后空气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多垫块结构均包括垫块组、板簧压板(5)、骑马螺栓(4)和安装板(22),所述骑马螺栓(4)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导向臂(2)上,骑马螺栓(4)与对应的导向臂(2)之间设置有板簧压板(5),所述骑马螺栓(4)远离对应的所述导向臂(2)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安装板(22),所述垫块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2)与所述导向臂(2)之间,所述驱动桥(18)插设在所述垫块组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卡四驱车后空气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导向臂(2)、两个多垫块结构、减振器总成(8)、气囊(20)、驱动桥(18)、稳定杆总成和推力杆总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卡四驱车后空气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多垫块结构均包括垫块组、板簧压板(5)、骑马螺栓(4)和安装板(22),所述骑马螺栓(4)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导向臂(2)上,骑马螺栓(4)与对应的导向臂(2)之间设置有板簧压板(5),所述骑马螺栓(4)远离对应的所述导向臂(2)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安装板(22),所述垫块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2)与所述导向臂(2)之间,所述驱动桥(18)插设在所述垫块组与所述安装板(2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卡四驱车后空气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垫块组包括多个第一垫块(15)和多个第二垫块(16),多个所述第一垫块(15)和多个所述第二垫块(16)自上至下依次交替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垫块(15)和多个所述第二垫块(16)均位于所述驱动桥(18)和对应的所述导向臂(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卡四驱车后空气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垫块(16)上均开设有多个减重孔(16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卡四驱车后空气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总成包括稳定杆吊杆(13)和横向稳定杆(14),所述稳定杆吊杆(13)的一端与车架(1)连接,所述稳定杆吊杆(13)另一端与所述横向稳定杆(14)的中部连接,所述横向稳定杆(14)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多垫块结构的安装板(22)连接,所述横向稳定杆(14)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多垫块结构的所述骑马螺栓(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显龙尚翔宇李明阳赵佳可李自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