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可伸缩微液滴障碍的海洋微生物颗粒多级分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823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可伸缩微液滴障碍的海洋微生物颗粒多级分选装置,包括:微通道层和设置在微通道层上的样品海洋微生物颗粒入口、鞘流入口、油液入口、第一分选区、第二分选区、出口;样品入口注入混合颗粒样品;油液入口泵入油液,通过压力在微通道内形成圆弧形微液滴,且微液滴和微通道的间距可根据分选颗粒的尺寸不同进行调节。第一分选区和第二分选区均应用直流介电泳,通过两个外部电极作用在微通道中,在微液滴处产生不均匀电场,经过分选区域分选后的海洋微生物颗粒,基于尺寸根据受介电泳力大小的不同进入不同的出样口,以实现海洋微生物颗粒的多级分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船舶压载水微生物分析,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可伸缩微液滴障碍的海洋微生物颗粒多级分选装置


技术介绍

1、介电泳是由非均匀电场与颗粒的诱导有效偶极矩相互作用产生的粒子运动。介电泳力大小与颗粒尺寸成正比,受力方向由颗粒介电性质决定。当受正介电泳力时,颗粒会向高电场强度区域移动;当颗粒受到负介电泳力时,颗粒会向低电场强度区域移动。在直流电场下,通过特殊设计的结构,如使用电绝缘材料的障碍物(微液滴)产生空间不均匀电场,使可极化颗粒在不均匀电场中运动,就是绝缘介电泳技术。

2、航运是传播非本地物种、有害生物和病原体的一种重要途径。因为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为控制其横倾、纵倾、吃水、稳定而加装了大量的压载水。船舶压载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包括海洋细菌、病毒、真菌、显微藻类等。这些微生物被吸入压载舱后相当于处在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大部分微生物因无法适应温度、盐度等因素的变化和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而死亡。但仍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生存下来,这部分存活的微生物往往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一旦排放到适宜的环境中,就可能发生不可控制的“雪崩式”繁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可伸缩微液滴障碍的海洋微生物颗粒多级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通道层(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可伸缩微液滴障碍的海洋微生物颗粒多级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正极插入口(19)接入直流电源正极,通过微流体通道(8)与所述第一微液滴(4)交汇处产生高梯度不均匀电场;所述电源负极插入口(18)接入直流电源负极,通过微流体通道(8)与第二微液滴(11)交汇处产生高梯度不均匀电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可伸缩微液滴障碍的海洋微生物颗粒多级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通道、第二进油通道与微流体通道(8)内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可伸缩微液滴障碍的海洋微生物颗粒多级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通道层(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可伸缩微液滴障碍的海洋微生物颗粒多级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正极插入口(19)接入直流电源正极,通过微流体通道(8)与所述第一微液滴(4)交汇处产生高梯度不均匀电场;所述电源负极插入口(18)接入直流电源负极,通过微流体通道(8)与第二微液滴(11)交汇处产生高梯度不均匀电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可伸缩微液滴障碍的海洋微生物颗粒多级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通道、第二进油通道与微流体通道(8)内形成的圆弧形微液滴大小不同,用于动态调节电场梯度;通过控制第一微液滴(4)、第二微液滴(11)和微流体通道(8)的间距,进行海洋微生物颗粒多级分选,且第一微液滴(4)、第二微液滴(11)和微流体通道(8)的间距可根据分选海洋微生物颗粒的尺寸不同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可伸缩微液滴障碍的海洋微生物颗粒多级分选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生赵凯许爱德杨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