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高超声速滑巡一体双乘波飞行器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9601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44
高超声速滑巡一体双乘波飞行器设计方法,涉及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进气道。根据高超声速滑翔‑巡航飞行器新型弹道方案大范围高效飞行需求,设计一种滑巡一体高超声速飞行器构型,包括基于流向双乘波原理的巡航级气动型面与基于最小波阻外锥近似理论的滑翔级气动型面。两级气动型面均进行各自设计点的乘波设计并以对称的形式进行结合,滑翔再入阶段飞行器背部的滑翔级气动型面朝下进行无动力滑翔增程,巡航阶段飞行器的巡航级气动型面翻转至下,在设计的内/外流一体化轴对称基准流场中通过流线追踪生成的外乘波壁面与内乘波进气道为巡航阶段提供良好的乘波特性。为实现高超声速定几何飞行器构型的宽速域、泛空域出色飞行性能的设计引入新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滑翔/巡航阶段滑翔级与巡航级气动型面均实现乘波特性的高超声速滑巡一体双乘波飞行器设计方法 。


技术介绍

1、高超声速临近空间飞行器是一类以高超声速在临近空间飞行的飞行器,飞行高度介于航空飞行器与航天飞行器之间,处于防空武器和轨道拦截器作战盲区,其军事应用价值巨大。

2、临近空间的重要战略意义促进了针对这一空间飞行器的发展。这类飞行器按照其自身是否携带动力可分为无动力滑翔和带动力巡航两种。这两种飞行器各有优缺点,对于无动力滑翔飞行器,其不带有燃料和发动机,结构设计和气动布局较为简单,且飞行试验容易实现,但是无动力导致其机动性能较差;对于带动力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能够在飞行时实现机动,控制性能得到提高,同时可以延长飞行器射程。传统带动力的高超巡航飞行器由助推器送到 100 多公里的大气层外,再进行弹道式再入。这样造成近地点航迹倾角过大、过载太大和热力学环境较差等问题。基于两种飞行方案的不足,美国提出的ih计划将滑翔与巡航飞行方案的优势结合起来,采用这一飞行方案的飞行器携带动力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超声速滑巡一体双乘波飞行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超声速滑巡一体双乘波飞行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设计巡航级气动型面内流部分的前体与内转进气道用于实现“流向双乘波”,即飞行器其前体前缘和进气道唇口前缘均能贴附在激波面上,二者的一体化不会对乘波特性造成破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超声速滑巡一体双乘波飞行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设计滑翔级气动型面,具体的:在生成滑翔级气动型面结构时,其采用与巡航级同样的前缘型线在滑翔级轴对称流场进行流线追踪;滑巡一体高超声速飞行器构型在滑翔与巡航阶段设计点下...

【技术特征摘要】

1.高超声速滑巡一体双乘波飞行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超声速滑巡一体双乘波飞行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设计巡航级气动型面内流部分的前体与内转进气道用于实现“流向双乘波”,即飞行器其前体前缘和进气道唇口前缘均能贴附在激波面上,二者的一体化不会对乘波特性造成破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超声速滑巡一体双乘波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呈祥朱文磊郑晓刚林德寿余耀堃尤延铖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