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后防撞梁,尤其是涉及一种后防撞梁和车辆。
技术介绍
1、汽车的后横梁,又称后防撞梁,汽车的后横梁固定安装于车架的尾部,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从而减少碰撞力,进而保护了驾乘人员的安全,及对车辆的后围板进行了一定的保护。
2、相关技术中,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车辆的外观、性能和车辆的总体轻量化都在逐渐优化。目前市场中有些汽车防撞梁采用玻璃纤维材料,这种防撞梁在重量上较钢制防撞梁轻,能减少了车辆整体负重,但是在韧性、强度方面差强人意。
3、为了减少车体重量,部分车辆不安装防撞钢梁,或者只安装缓冲泡沫来替代防撞梁,虽然车身重量能降下来,价格及油耗降低了,但车辆的安全系数也降低了。又或者,使用泡沫铝来替代防撞梁,但是泡沫铝的应用不够灵活,通常为单一铸体线切割应用,无法充分发挥泡沫铝的轻量化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后防撞梁,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在通过第一卡接部和有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的同时,第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包括:主体部和端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端部相互连接,所述主体部穿过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端部夹设在所述紧固件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壁厚为t,t满足关系式:2mm≤t≤5mm;以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至少一个凸起,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至少一个凹槽,至少一个所述凸起和至少一个所述凹槽之间相互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包括:主体部和端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端部相互连接,所述主体部穿过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端部夹设在所述紧固件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壁厚为t,t满足关系式:2mm≤t≤5mm;以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至少一个凸起,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至少一个凹槽,至少一个所述凸起和至少一个所述凹槽之间相互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梁和所述第二防撞梁的厚度为h1,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的厚度为h2,h1和h2满足关系式:40mm≤h1-h2≤80mm,30mm≤h2≤5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文博,贺志杰,陈强,梁兴贺,张欢,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