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眉过渡支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2669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轮眉过渡支架安装结构,包括翼子板、轮眉本体、过渡支架和卡扣钉,所述翼子板和轮眉本体的截面为弯向车内的L形翻边结构,所述翼子板外表面设有方形孔,轮眉本体内表面设有卡扣座,过渡支架外部设有上、下两处卡接斜面,其前部底面设有海绵块,前部顶面设有容纳卡扣钉前部的沉台,尾部设有凹陷槽;所述过渡支架带有凹陷槽的一侧卡接斜面安装到翼子板上的方形孔内,海绵块贴合翼子板外表面,卡扣钉的卡扣钉前部卡接在轮眉本体的卡扣座上,卡扣钉尾部卡接到过渡支架尾部的凹陷槽内。本技术保证了轮眉本体与翼子板不漏间隙,提升车辆外观精致感;减少了调试产品的周期,降低了零件的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眉过渡支架安装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


技术介绍

1、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外观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主机厂对汽车的外观审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轮眉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装饰、防刮蹭及驾驶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需符合空气动力学需求,减小风阻系数。现有技术中的轮眉装饰件,通过卡扣卡接到保险杠和车身外廓表面上,轮眉装配后与匹配件会存在间隙,严重影响车辆外观精致感。通常解决方式是通过提升轮眉单件的精度来缩小与匹配件的间隙。该方式需要不断修改轮眉模具和调试产品,通过与车身拉紧的方式减小间隙,但轮眉模具一般较大,拆装过程费时费力,从而增加了零件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安装拆卸、固定可靠,同时做到节约成本的轮眉过渡支架安装结构。

2、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眉过渡支架安装结构,包括翼子板、轮眉本体、过渡支架和卡扣钉,所述翼子板和轮眉本体的截面为弯向车内的l形翻边结构,所述翼子板外表面设有方形孔,轮眉本体内表面设有卡扣座,过渡支架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眉过渡支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翼子板(1)、轮眉本体(2)、过渡支架(3)和卡扣钉(4),所述翼子板(1)和轮眉本体(2)的截面为弯向车内的L形翻边结构,所述翼子板(1)外表面设有方形孔(11),轮眉本体(2)内表面设有卡扣座(21),过渡支架(3)外部设有上、下两处卡接斜面(32),其前部底面设有海绵块(31),前部顶面设有容纳卡扣钉(4)前部的沉台(33),尾部设有凹陷槽(34);所述过渡支架(3)带有凹陷槽(34)的一侧卡接斜面(32)安装到翼子板(1)上的方形孔(11)内,海绵块(31)贴合翼子板(1)外表面,卡扣钉(4)的卡扣钉前部(41)卡接在轮眉本体(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眉过渡支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翼子板(1)、轮眉本体(2)、过渡支架(3)和卡扣钉(4),所述翼子板(1)和轮眉本体(2)的截面为弯向车内的l形翻边结构,所述翼子板(1)外表面设有方形孔(11),轮眉本体(2)内表面设有卡扣座(21),过渡支架(3)外部设有上、下两处卡接斜面(32),其前部底面设有海绵块(31),前部顶面设有容纳卡扣钉(4)前部的沉台(33),尾部设有凹陷槽(34);所述过渡支架(3)带有凹陷槽(34)的一侧卡接斜面(32)安装到翼子板(1)上的方形孔(11)内,海绵块(31)贴合翼子板(1)外表面,卡扣钉(4)的卡扣钉前部(41)卡接在轮眉本体(2)的卡扣座(21)上,卡扣钉(4)尾部卡接到过渡支架(3)尾部的凹陷槽(3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眉过渡支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1)由金属冲压制成,其外表面的方形孔(11)为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眉过渡支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眉本体(2)呈半圆形,设有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李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