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弹高速入水头部变形增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242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导弹高速入水头部变形增稳装置,属于导弹入水增稳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与导弹头部相适配的若干节体,丝杠电机、卡扣机构、丝杠球头、凸台球头、弹性密封套、电动机、齿轮和拉动齿条。若干节体沿着导弹弹身方向整体呈流线形外形。在安装丝杠电机的位置和丝杠电机上都设有球头,保证丝杠电机在驱动若干节体转动变形时具有足够的自由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在导弹的头部,在导弹入水时通过丝杠电机调整弹头的角度,从而改变弹头所受到的流体力方向,保证导弹在入水时保持姿态的稳定;当导弹的弹身完全入水后,通过改变丝杠的伸长量带动若干节体转动变形,使得导弹弹头恢复原来形状,改善导弹在水中的气动性能,提升导弹命中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导弹入水增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弹高速入水头部变形增稳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个国家都相继研制出了各式各样的反舰导弹,传统的反舰导弹发射后用来打击水面舰船位于水线以上的舰体部分,导致导弹爆炸的能量需要通过空气介质作用于舰船,而新型的反舰导弹通过改变入水打击方式,入水后主要打击位于水线以下的部分舰体,这种打击方式可以使导弹爆炸产生的能量直接通过海水作用于舰船上,比起传统的反舰导弹对舰船的打击效果更显著,可直接使舰艇进水甚至沉没。

2、新型反舰导弹的头部是以导弹轴线所在平面为对称面的对称外形,导弹在发射后,会沿着与海平面成一定小角度(锐角)的方向倾斜入水,此时,导弹头部的下侧最先与海水接触,这会导致导弹头部受到海水作用的非对称力,这个非对称力作用在导弹的头部,会使得导弹头部下侧因受力而使得导弹朝上弯曲,偏离原来的弹道,最终钻出水面,无法完成预期的打击任务。另外,导弹在入水后,由于导弹弹身周围分布的空泡包裹会使得尾翼或侧翼(控制面)不能完全与海水接触,导弹的控制能力降低,会进一步出现入水后姿态不稳等问题。因此,保证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弹高速入水头部变形增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导弹头部相适配的若干节体,丝杠电机、卡扣机构、丝杠球头、凸台球头、弹性密封套、电动机、齿轮和拉动齿条;若干节体之间通过卡扣机构连接,若干节体沿着导弹弹身方向整体呈流线形外形;所述卡扣机构包括上齿条、扭力弹簧、扭力弹簧上板、销轴、弹簧支座和限位齿;所述弹性密封套紧密贴合在若干体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弹高速入水头部变形增稳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节体沿导弹从尾部向头部方向分别定义为前节体、后节体,并定义最前端节体为第一节体,最后端节体为末端节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弹高速入水头部变形增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弹高速入水头部变形增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导弹头部相适配的若干节体,丝杠电机、卡扣机构、丝杠球头、凸台球头、弹性密封套、电动机、齿轮和拉动齿条;若干节体之间通过卡扣机构连接,若干节体沿着导弹弹身方向整体呈流线形外形;所述卡扣机构包括上齿条、扭力弹簧、扭力弹簧上板、销轴、弹簧支座和限位齿;所述弹性密封套紧密贴合在若干体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弹高速入水头部变形增稳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节体沿导弹从尾部向头部方向分别定义为前节体、后节体,并定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腾叶年辉张宝收史人赫孙景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