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都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大吨位水平疲劳试验加载系统及其建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8542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大吨位水平疲劳试验加载系统,包括竖立的固定反力墙和位于水平方向的地锚系统,还包括固定于地锚系统上方、与固定反力墙横向相对的反力支撑装置,其包括分别固定于地锚系统上的竖向组件和横向组件,加载作动器固定设置于固定反力墙上并朝向竖向组件,待测的试验模型安装于竖向组件和加载作动器之间,加载作动器、固定反力墙、横向组件和竖向组件共同为试验模型提供水平方向的加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与固定反力墙对应的现浇反力墙、反力梁、钢绞线和加载作动器,共同为试验模型提供了水平方向的加载力,适用于大吨位的水平疲劳加载试验,加载能力强大,采用的试验模型的失真度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大吨位水平疲劳试验加载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1、疲劳破坏是土木工程结构,尤其是钢结构或钢-混凝土结构面临的重大工程难题之一,因此探明上述结构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性能和疲劳破坏机理并进行规避是确保结构满足耐久性使用要求的最有效手段。

2、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造技术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结构朝着轻型化、复杂化和大型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同时,材料、方法、工艺也不断创新,以适应大型复杂基础设施的发展。然而,大型复杂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往往没有现成经验或规范可供借鉴。因此,模型试验就成了探明大型复杂结构力学性能最有效的手段。

3、然而,对于斜拉桥主梁、高层建筑新型组合柱、铁路新型桥墩等以承受轴力为主、弯矩及剪力相对较小的大型结构,其受力方向的几何尺寸远大于自身横截面尺寸,且承受的轴力远大于常规结构,如何模拟这类结构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仍然是模型试验面临的技术难题之一。

4、现有的试验设备和技术水平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5、(1)加载设备适用性不足,对于疲劳模型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吨位水平疲劳试验加载系统,其包括竖立的固定反力墙(6)和与所述固定反力墙(6)固定的位于水平方向的地锚系统(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地锚系统(5)上方、与所述固定反力墙(6)横向相对的反力支撑装置,所述反力支撑装置呈L型,其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地锚系统(5)上的竖向组件和横向组件,加载作动器(7)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反力墙(6)上并朝向所述竖向组件,待测的试验模型(1)安装于所述竖向组件和所述加载作动器(7)之间,所述加载作动器(7)、所述固定反力墙(6)、所述横向组件和竖向组件共同为所述试验模型(1)提供水平方向的加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吨位水平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吨位水平疲劳试验加载系统,其包括竖立的固定反力墙(6)和与所述固定反力墙(6)固定的位于水平方向的地锚系统(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地锚系统(5)上方、与所述固定反力墙(6)横向相对的反力支撑装置,所述反力支撑装置呈l型,其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地锚系统(5)上的竖向组件和横向组件,加载作动器(7)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反力墙(6)上并朝向所述竖向组件,待测的试验模型(1)安装于所述竖向组件和所述加载作动器(7)之间,所述加载作动器(7)、所述固定反力墙(6)、所述横向组件和竖向组件共同为所述试验模型(1)提供水平方向的加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吨位水平疲劳试验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组件包括通过第二抗剪螺栓(10)和埋入式抗剪器(11)固定于所述地锚系统(5)上方的现浇反力墙(2),多个所述第二抗剪螺栓(10)竖向穿设于现浇反力墙(2)内;所述埋入式抗剪器(11)固定连接于现浇反力墙(2)底部和所述地锚系统(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大吨位水平疲劳试验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组件包括钢绞线(9),所述钢绞线(9)设于所述现浇反力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仕力张园国陈小平施洲邵俊虎杨华平周阳胡轲豪王林洪彧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