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度构造的微创操作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191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创操作器传感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梯度构造的微创操作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钳头、连接套筒、圆筒形三维力弹性变形模块、钳杆和光纤,其中,连接套筒设置在钳头的一端;圆筒形三维力弹性变形模块设置在连接套筒远离钳头的一端;钳杆设置在圆筒形三维力弹性变形模块远离连接套筒的一端;钳头、连接套筒和钳杆为不锈钢材质,圆筒形三维力弹性变形模块为铝合金材质,且钳头、连接套筒、圆筒形三维力弹性变形模块和钳杆通过增材制造一次成型;光纤在圆筒形三维力弹性变形模块内悬置有四根,至少有一根光纤的第一栅区延伸至钳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保证微创操作器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增强了其内部光纤传感的灵敏度,如此进一步的提高了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创操作器传感,尤其涉及一种梯度构造的微创操作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微创操作器传感技术通常应用于医疗器械中,特别是微创手术所用器械中,通过传感器的设置,可以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其通过内置传感器实时监测夹持力度、夹持状态或组织特性,以确保在操作时的精确控制。

2、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117330231b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多维力传感反馈微创操作器及多维力信息检测方法,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第三弹性体和操作端,以及光纤光栅,第一弹性体和第三弹性体均开设有阶梯孔;第二弹性体为空心圆柱体并至少设置有六个,六个第二弹性体以stewart平台中伸缩结构的形态进行设置,且第一弹性体和第三弹性体对应第二弹性体的端部开设有卡槽,卡槽与阶梯孔贯通;光纤光栅贯穿第一弹性体和第三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光纤光栅穿过卡槽的部分通过紧固件固定;操作端设置在第三弹性体远离第二弹性体的一端上。

3、如上述技术方案中,其将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第三弹性体和操作端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以保证力反馈的精度,但在现有方案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度构造的微创操作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头(1)、连接套筒(2)、圆筒形三维力弹性变形模块(3)、钳杆(4)和光纤(5),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构造的微创操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1)包括连杆式夹持力弹性变形模块(11)、固定钳头(12)和活动钳头(13),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度构造的微创操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式夹持力弹性变形模块(11)开设所述通槽(101)的面为平面,所述平面与所述连接套筒(2)的轴线相平行;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梯度构造的微创操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2)包括第一部(21)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度构造的微创操作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头(1)、连接套筒(2)、圆筒形三维力弹性变形模块(3)、钳杆(4)和光纤(5),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构造的微创操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1)包括连杆式夹持力弹性变形模块(11)、固定钳头(12)和活动钳头(13),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度构造的微创操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式夹持力弹性变形模块(11)开设所述通槽(101)的面为平面,所述平面与所述连接套筒(2)的轴线相平行;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梯度构造的微创操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2)包括第一部(21)和第二部(22),所述圆筒形三维力弹性变形模块(3)沿轴向开设有若干通孔(301),且所述通孔(301)的端部开设有装配槽(302),其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梯度构造的微创操作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第三栅区(503)的所述光纤(5),其所述第一栅区(501)跨越所述连杆式夹持力弹性变形模块(11),其所述第二栅区(502)和所述第三栅区(503)相邻,且所述第二栅区(502)和所述第三栅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梁王冠懿朱思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