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微蚀液循环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017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微蚀液循环再生装置,包括电解槽,所述电解槽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液接口和出液接口,且电解槽的内部间隔交错分布有阴极板和阳极板,所述阴极板靠上侧的两个拐角处均固定有挂耳部,且挂耳部与电解槽的内壁插接连接,所述电解槽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架,且两个支架之间架设有第一丝杠移动机构,所述第一丝杠移动机构的下方通过伸缩件安装有横梁,且横梁的两端对称固定有夹爪机构。本技术设置夹爪机构可以抓取阴极板,省去了需要人工拆卸的麻烦,从而使得阴极板相对电解槽的拆卸更加便捷和稳定,进而有效减少拆卸时铜粉散落入微蚀液中的情况,减少对微蚀液进行二次电解处理的可能,从而有效提高微蚀液再生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蚀液再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微蚀液循环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1、微蚀液是用于印制电路板蚀刻加工的一种液体,随着蚀刻过程的进行,pcb板多余的铜被腐蚀去除,溶液中的铜浓度随之增加,导致蚀刻液的蚀刻效率也逐渐下降,此时蚀刻液就成为废液被排放出去,但是蚀刻废液中含有大量的铜离子,直接排放污染较大,因此常用电解破除氧化剂--电沉积铜工艺来处理微蚀废液,进而降低微蚀废液中铜离子浓度,以便于微蚀液重新再利用。

2、目前的微蚀液在经过电沉积铜操作时,铜粉会附着在电解槽的阴极板上,在电解结束以后,通常利用人工拆卸阴极板对其表面铜粉进行收集,然而人工拆卸时,容易导致阴极板震动,从而造成阴极板表面铜粉散落在微蚀液中,不仅不利于铜粉的回收,还影响微蚀液的再生利用。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全自动微蚀液循环再生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微蚀液循环再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微蚀液循环再生装置,包括电解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1)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液接口(2)和出液接口(3),且电解槽(1)的内部间隔交错分布有阴极板(4)和阳极板(5),所述阴极板(4)靠上侧的两个拐角处均固定有挂耳部(41),且挂耳部(41)与电解槽(1)的内壁插接连接,所述电解槽(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架(6),且两个支架(6)之间架设有第一丝杠移动机构(7),所述第一丝杠移动机构(7)的下方通过伸缩件(8)安装有横梁(9),且横梁(9)的两端对称固定有夹爪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微蚀液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部(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微蚀液循环再生装置,包括电解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1)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液接口(2)和出液接口(3),且电解槽(1)的内部间隔交错分布有阴极板(4)和阳极板(5),所述阴极板(4)靠上侧的两个拐角处均固定有挂耳部(41),且挂耳部(41)与电解槽(1)的内壁插接连接,所述电解槽(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架(6),且两个支架(6)之间架设有第一丝杠移动机构(7),所述第一丝杠移动机构(7)的下方通过伸缩件(8)安装有横梁(9),且横梁(9)的两端对称固定有夹爪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微蚀液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部(41)的横截面采用t字形结构,且夹板(102)的横截面采用与挂耳部(41)相互配套的l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微蚀液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02)上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东徐祥军陈小军王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清英电子淮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