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油线槽的轧机换辊装置的换辊滑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73116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油线槽的轧机换辊装置的换辊滑架,包括换辊滑架上的注油孔和与其连通垂直通到换辊滑架下表面的油道,其特征是:所述换辊滑架下表面设有与油道连通的纵横相交的油线槽。有益效果:增加纵横相交的油线槽,加大进油量,改变了换辊滑架与辊系间摩擦面的润滑程度,使润滑舒畅,推动省力。(*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轧机,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油线槽的轧机换辊装置的换辊滑架
技术介绍
轧机换辊装置的换辊滑架用于轧辊辊系的更换。由于轧机辊系份量非常重,更换 时摩擦阻力很大。原来轧机换辊装置的换辊滑架上设有油孔和与其连通的垂直油道通到换 辊滑架的下表面,进油量很小,实际通过油道进入换辊滑架的下面摩擦面的油近乎微量,导 致润滑不畅,推动整体辊系非常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油线槽的轧机换辊装置 的换辊滑架,增加纵横相交的油线槽,加大进油量,改变了换辊滑架与辊系间摩擦面的润滑 程度,使润滑舒畅,推动省力。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有油线槽的轧机换 辊装置的换辊滑架,包括换辊滑架两侧上的注油孔和与其连通垂直通到换辊滑架下表面的 油道,其特征是所述换辊滑架下表面设有与油道连通的纵横相交的油线槽。所述油线槽的油线的长X宽为160-170mmX 120-135mm。有益效果增加纵横相交的油线槽,加大进油量,改变了换辊滑架与辊系间摩擦面 的润滑程度,使润滑舒畅,推动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详见附图,一种带有油线槽的轧机换辊装置的换辊滑架,包括换辊滑架两侧上的 注油孔1和与其连通垂直通到换辊滑架下表面的油道2,所述换辊滑架下表面设有与油道 连通的纵横相交的油线槽3。所述油线槽油线的长X宽为160-170mmX 120-135mm,优选 长X宽为165父130111111,槽宽8-10111111,截面形状呈乂形或弧形。由注油孔注油后,润滑油通 过油道进入换辊滑架下表面的油线槽中,润滑油即可留存在油线槽中,对换辊滑架与辊系 间摩擦面进行润滑。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结构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 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带有油线槽的轧机换辊装置的换辊滑架,包括换辊滑架上的注油孔和与其连通垂直通到换辊滑架下表面的油道,其特征是所述换辊滑架下表面设有与油道连通的纵横相交的油线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油线槽的轧机换辊装置的换辊滑架,其特征是所述油 线槽的油线的长X宽为160-170mmX 120-135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油线槽的轧机换辊装置的换辊滑架,包括换辊滑架上的注油孔和与其连通垂直通到换辊滑架下表面的油道,其特征是所述换辊滑架下表面设有与油道连通的纵横相交的油线槽。有益效果增加纵横相交的油线槽,加大进油量,改变了换辊滑架与辊系间摩擦面的润滑程度,使润滑舒畅,推动省力。文档编号B21B31/08GK201558851SQ20092031777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李光, 王杨 申请人:天津津重重工机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油线槽的轧机换辊装置的换辊滑架,包括换辊滑架上的注油孔和与其连通垂直通到换辊滑架下表面的油道,其特征是:所述换辊滑架下表面设有与油道连通的纵横相交的油线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杨李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津重重工机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