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生产线轧机换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5834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轧生产线轧机换辊方法,特别是通过合理确定上支撑垫尺寸顺利换辊的方法。技术方案是包含如下步骤:拉出旧辊,更换新辊,更换上阶梯垫;上阶梯垫尺寸根据下面方法确定:先不考虑上阶梯垫,需考虑到脱开定位销的尺寸,通过上支承辊的下标高和上工作辊上表面的标高的计算差值,计算出上阶梯垫之间的距离,根据上阶梯垫的活动空间来选择相邻的上阶梯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装不进去辊或者无法即使可以装进去辊却无法正常脱开销子的难题,保证了轧辊的顺利装入。解决了HGC伸的过长问题和由于开口度过大,不允许标定的难题。同时解决了磨辊间的边界辊不允许搭配的配辊难度,目前边界处的支承辊和工作辊可以自由的配辊,大大解决了磨辊车间配辊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通过合理确定上支撑垫尺寸顺利换辊 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代热轧生产线,都配备了长行程的液压缸来作为压下机构,并通过上阶梯垫和 上支承辊加垫板来保证轧机的开口度。但随着支承辊辊径的不断减小,如按照原来的更换阶 梯垫和原设计的加垫板尺寸,却出现了无法装辊或者装辊后,由于HGC (液压辊缝控制系统 )缸伸的过长,而无法正常控制,出现设备损坏和甩钢。通常,支承辊磨损后,是靠人工在 磨辊间加上部垫板来补偿。虽然上阶梯垫来调整上部辊系尺寸,但其仅用于工作辊的磨损。 由于原设计中上阶梯垫的确定,未结合上支承辊垫板的加入和上支承辊的辊径在内,导致在 换辊过程中,出现装不进去辊;并且在轧制过程中,也出现HGC缸伸的过长等问题。基本的 换辊过程如下有的拉旧辊时,不用换上阶梯垫,可直接拉辊;装新辊前,需将上阶梯垫先 换好;有的拉旧辊时,需先将上阶梯垫换到l级(最低级),然后再拉辊,而装辊时,是将辊 装入机架中,再换上阶梯垫。上述换辊方法存在以下几点不足当支承辊加垫后,无法将辊 装入;工作辊的上表面比上支承的下表面高,无法装辊;下辊与上辊无法脱开定位销,无法 正常装辊;存在着边界不许配辊;液压缸伸的过长,由于生产线上轧辊直径使用的是由粗向 细使用,液压缸伸出较长,在轧制过程中,液压缸密封受力不均,密封过早的损坏,油缸出 现漏油,容易损坏油缸,此外,液压缸伸出过长,HGC传感器使用的行程也较大,易出现报 警和损坏,同时板形不易控制。上述问题的产生都是上阶梯垫与上支承辊所加垫片尺寸不合 理造成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合理确定上阶梯垫与上支承辊所加垫 片尺寸,通过选择正确的阶梯垫,既能做到顺利的装辊和拉辊,又能保证HGC液压缸伸出的 距离较短,利于设备的合理使用和自动化控制,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包含如下步骤拉出旧辊,更换新辊,更换上阶梯垫;上阶梯 垫尺寸根据下面方法确定先不考虑上阶梯垫,需考虑到脱开定位销的尺寸,通过上支承辊的下标高和上工作辊上表面的标高的计算差值,计算出上阶梯垫之间的距离,根据上阶梯垫 的活动空间来选择相邻的上阶梯垫。确定上阶梯垫具体计算具体步骤和方法由于上辊的标高中,只有一个变数,如将上、下工作辊放到平台后,能准确计算出其高度X;确定出上支下辊面的标高,其中需考虑到脱开定位销的距离Y; 活动空间Z二Y — X,根据Z值的大小,来判断选择使用哪级上阶梯垫。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由于上阶梯垫计算方法考虑了支承辊垫板尺寸和支承辊的半径 ,解决了装不进去辊或者无法即使可以装进去辊却无法正常脱开销子的难题,保证了轧辊的 顺利装入。②由于新计算所加上支承辊垫板和根据上阶梯垫活动的空间来选择相邻的上阶梯 垫,解决了HGC伸的过长问题和由于开口度过大,不允许标定的难题。同时根据检验,轧机的最大开口度也满足了轧线工艺F1出料厚度的需求。③同时解决了磨辊间的边界辊不允许搭配的配辊难度,目前边界处的支承辊和工作辊可以自由的配辊,大大解决了磨辊车间配辊人 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轧机的支撑辊、工作辊、上阶梯垫所处位置示意图。图中HGC缸1、传感器2、上阶梯垫3、垫板4、上支撑辊轴承座5、上支撑辊6、上工作 辊7、下工作辊8、下支撑辊9、车轮IO。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在实施例中,包含如下步骤拉出旧辊,更换新辊,更换上阶 梯垫3;上阶梯垫尺寸根据下面方法确定通过上支承辊6的下标高(先不考虑上阶梯垫)和 上工作辊7上表面的标高的计算差值(需考虑到脱开定位销的尺寸),计算出上阶梯垫之间的距离,根据上阶梯垫的活动空间来选择相邻的上阶梯垫。 实施例中工作辊参数<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1) 进入换工作辊步序,工作辊保持低速转动,关闭轧机冷却水;活套辊升起,入口侧导 板退出机架;(2) 入口上、下导卫板退出,出口上导卫板打开,出口导位板退出机架;工作辊低速转动 ,窜辊缸缓慢将上,下工作辊操作侧相对轧线窜动200mm位置;(3) 停机,轧辊扁头准确停在铅垂位置,HGC全部縮回,上工作辊升到最高;下工作辊平 衡缸縮回;工作辊提升轨道提升下工作辊至最高位置;(4) 活塞杆前进与下工作辊自动挂钩完成;下工作辊轴端縮紧钩打开;换工作辊推拉缸活 塞杆低速拉出下工作辊300mm停止;(5) 上工作辊平衡缸泄压,上工作辊下降到下工作辊定位销上;上工作辊轴端縮紧钩打开 ;换工作辊推拉缸拉出旧辊,旧辊换出结束;(6) 做工作辊数据请求,换阶梯垫的按如下步骤进行;(7) 下阶梯垫调整,下支撑辊升降缸抬升,再将阶梯垫移到设定位置,调整完毕,再将下 支承辊落下;(8) 上阶梯垫调整,主平衡缸泄压下降,再将阶梯垫移到设定位置,调整上阶梯垫到位。(9) 主平衡缸恢复平衡抬起上支承辊;在人工确认已脱钩后,旧辊,新辊横移交换位置; 换工作辊推拉缸活塞杆动作将一对新辊推入轧机;卿上工作辊轴端縮紧钩闭合;上工作辊平衡缸活塞杆伸出,将上工作辊升起压紧在上支 承辊面;换工作辊推拉缸活塞杆继续推进下工作辊;(ll)下工作辊轴端縮紧钩闭合;换工作辊轨道提升缸下降至最低位;下工作辊平衡缸活塞 杆伸出,将下工作辊压紧在下支承辊面;肪工作辊低速转动,窜辊缸缓慢将上、下工作辊往传动侧相对轧线窜动200mm位置; (13)入口上下导卫板关闭,出口导卫板进入机架;入口侧导板进入机架; (W)活套辊降下,换工作辊结束;通过上支承辊的下标高(先不考虑上阶梯垫)和上工作辊上表面的标高的计算差值(需 考虑到脱开定位销的尺寸),计算出上阶梯垫之间的距离,根据上阶梯垫的活动空间来选择相邻的上阶梯垫。<<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注当活动空间Z是175mm时,其会判断使用l级170mm,如果判断使用了第l级,那说明 HGC缸在轧制时会伸的过长;如果其选择三级,那么意味着装不进去辊或者脱不开定位销(由 于换辊时,先更换阶梯垫)。计算步骤和方法由于上辊的标高中,只有一个变数,如将上、下工作辊放到平台后,能准确计算出其高度X。确定出上支下辊面的标高,其中需考虑到脱开定位销的距离Y。 Z=Y—X,根据Z值的大小,来判断选择使用哪级上阶梯垫。 实施例中上阶梯垫计算的检验1) 解决了装不进去辊的难题。原F1—F4 1349 mm的支承辊(加40 mm的垫板)与708 mm的工作辊,使用4级210mm的阶梯 垫,存在着装不进去辊现象;现修改为1349 mm的支承辊(加50mm的垫板) 其计算步骤 X = 1240+R=1594Y = 2505 —垫板—D/ 2 =1780.5Z=Y—X = 1780. 5 — 1594 = 186. 5,査表得,使用第2级上阶梯垫,解决了装不进去辊的 难题。2) 解决了无法脱销子的难题原F1—F4 1378mm的支承辊加20mm的垫片与7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轧生产线轧机换辊方法,其特征在于含如下步骤:拉出旧辊,更换新辊,更换上阶梯垫;上阶梯垫尺寸根据下面方法确定:先不考虑上阶梯垫,需考虑到脱开定位销的尺寸,通过上支承辊的下标高和上工作辊上表面的标高的计算差值,计算出上阶梯垫之间的距离,根据上阶梯垫的活动空间来选择相邻的上阶梯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尚井泉卢少保苏海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