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焕民专利>正文

用猕猴制造局灶性脑缺血疾病模型的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705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学及生命科学试验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造灵长类动物局灶性脑缺血疾病模型的方法。实验动物选取灵长类动物猕猴Macaca  mulatta;血管内介入微球囊导管,阻塞大脑中动脉的起始部,按实验要求使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制造脑缺血疾病模型。本设计克服了传统的灵长类动物脑缺血方法缺血时间和程度不能控制的缺点,设计合理、新颖,便于医院及科研部门推广和使用,为人类战胜脑血栓提供必须的灵长类动物模型,从而进行发病机制的探讨以及治疗作用的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及生命科学试验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造灵长类动物局灶性脑缺血疾病模型的方法。本设计克服了传统的灵长类动物脑缺血方法缺血时间和程度不能控制的缺点,设计合理、新颖,便于医院及科研部门推广和使用,为人类战胜脑血栓提供必须的灵长类动物模型,从而进行发病机制的探讨以及治疗作用的研究。
技术介绍
脑缺血的机制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并且仍然是目前神经科学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以往研究脑缺血的动物实验对象一般局限于大鼠、兔等动物,而灵长类动物相对较少,但大鼠等动物毕竟与人类差别巨大。与此相比,猕猴与人类同属灵长类,其生物学特性与人类相近,作为研究脑缺血的实验对象更为理想。目前研究局灶性脑缺血最常用的动物模型是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模型,需要从血管外或血管内阻断大脑中动脉的血流。解剖上猕猴大脑中动脉的分布与人类的大脑中动脉的分布仅有微小的差异,只是人脑的形体大些而已;而且猴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的病理变化与人的中风的变化极为相似。文献资料表明猕猴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模型主要有经眼眶开颅法、直接开颅大脑中动脉阻塞法。经眼眶法较直接开颅法进步了许多,能相对减少脑脊液漏。该法早在1970年已提出,该模型的可靠性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实验室证实。但该方法的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1.需要精细的眼眶内操作。2.损伤了大脑中动脉上的神经网。3.由于颅腔已经开放,造成脑脊液漏。4.由于手术时处于深腔操作,为了用血管夹等器械夹闭大脑中动脉,在分离大脑中动脉时,血管周围的蛛网膜受损,因此容易造成渗血,从而导致血管痉挛,影响血管的再通。5.不能保证血管的血流稳定,无法估计侧枝循环的状况,也难以控制梗塞灶的大小。因此,有人认为,即使手术相当标准化,手术前后生理条件控制得相当好,脑缺血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侧枝循环的变异可能是产生缺血灶不恒定的原因。因此,脑局部循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异使得梗塞灶很难用统计学处理,很难用来评估药物等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以实验猕猴为对象,通过特制的微球囊导管,革新阻塞方法,研究了一种用猕猴制造局灶性脑缺血疾病模型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猕猴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模型,对猕猴的大脑中动脉实行可控时程的阻塞和再灌的新思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研究提出一种用猕猴制造局灶性脑缺血的疾病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验动物选取灵长类动物猕猴Macaca mulatta;血管内介入微球囊导管,阻塞大脑中动脉的起始部,按实验要求使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制造脑缺血疾病模型。上述的血管内介入微球囊导管方法是(1)手术介入球囊阻塞实验动物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自猕猴颈外动脉插入预先用肝素浸泡过的特制微球囊导管,经颈内动脉插入大脑中动脉,向微球囊导管充气至微球囊充盈阻塞大脑中动脉的起始部,使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持续2h,制造脑缺血疾病模型;(2)缺血区再灌按实验要求的时间间隔,自微球囊导管放出气体,局麻下抽出微球囊导管,使缺血区再灌;手术结束,缝合处理后,实验动物放置于25℃空调房间内静养;(3)记录、评分根据要求在不同的时间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数字摄相机记录;(4)用同等条件的试验动物作对照组,除不阻塞血管外,其余手术过程、记录、评分过程同上。上述的特制微球囊导管其结构是主体是一段适应手术需要长度的PE10硅胶管,其内径0.25±0.05mm,外径0.60±0.05mm,PE10硅胶管内插入直径0.1±0.02mm的不锈钢丝;所述的PE10硅胶管一端与1毫升注射器针头密封套接;PE10硅胶管的另一端设置封闭的硅胶—乳胶微球囊,微球囊未充气时自然状态外径1.0±0.01mm;所述的不锈钢丝的总长度小于PE10管长度,其一端保持在注射器内;所述的PE10硅胶管外侧管壁标注长度刻度;将球囊部分浸入肝素钠溶液中保存、备用。上述的方法仅阻塞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血液,不影响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一种《用猕猴制造局灶性脑缺血疾病模型的方法和应用》,在人类局灶性脑缺血疾病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它可以模拟人类的脑血栓,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和体征,为科研和临床治疗提供必须的灵长类动物脑缺血疾病模型。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现有技术中手术过程对血管本身的损害往往是其它模型所无法避免的,如夹闭法即使在器械上涂上乳胶,也往往不能从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而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微球囊导管较小,球囊扩张后介入大脑中动脉内仅2h,因此,对血管本身造成的损伤较小。2.血管内栓子法虽可以克服从血管外夹闭大脑中动脉等方法的不足,但不能再灌,或者无法控制再灌的具体时间,实际上,这种血管不再通的情况在临床上是少见的,一般脑血栓经溶栓治疗或血栓自发溶解后血管再通,而我们的方法用的微球囊导管,充气时可阻塞血管,放掉气体就可以使阻塞的血管再通,操作十分简便,完全可以随意控制脑缺血的时间,从而可以控制缺血的程度,为实验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和再灌提供了合适的模型。其实,如果一直使球囊保持充气状态,即可模拟永久性阻塞。3.仅在颈部手术操作,比开颅手术对大脑的损伤小,保证了颅腔的完整性,减少了对脑缺血模型的额外手术的影响;同时,颈部手术时,使用局部麻醉,因此,使全身麻醉药物的用量比常规大大减少,减少了药物对全身动脉血压的影响。由于颅腔保持了完整性,为较长时间的神经生理及病理观察提供了可能。总之,在猕猴血管大脑中动脉内插入微球囊导管使之阻塞或再灌可以形成与人类中风相似的神经系统表现。脑缺血的时间可以控制,操作简便,在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及再灌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且除猕猴外还可能用于其它大型动物。因此,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应用本专利技术对实验动物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后造成左侧肢体偏瘫的情形;图2应用本专利技术对实验动物造成阻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前后局部脑血流变化;图3应用本专利技术对实验动物造成脑缺血3小时磁共振T2及血管成像;图4应用本专利技术对实验动物造成缺血纹状体内残存细胞(苏木精-尹红染色,×200倍)显微镜照片;图5本专利技术的器械,微球囊导管形态示意图(充气后导管尖端形成球囊);图6本专利技术的器械,微球囊导管阻断血流的模拟示意图(将导管插进管内充气后形成阻塞)。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显示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所造成的典型神经功能缺陷与人类的中风相似。主要的局灶性体征是偏瘫以及眼球向患侧凝视。而这些体征一般阻塞大脑中动脉后即可出现,开始眼球浮动,然后才固定并向患侧凝视。结果表明所有动物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后首先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肌力降低以致瘫痪。这些体征随脑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神经功能评分由再灌3 h时的38.75±10.31分降低到再灌23h时的31.22±11.09分。而没有阻塞血管的假手术组未见此明显的体征。p<0.05,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图2显示在实验中观察到尾状核头部局部脑血流在大脑中动脉阻塞后迅速开始下降,约2h达到最低点;再灌后局部脑血流逐渐回升,但是没有回升到实验前水平。假手术组的局部脑血流也有一定的波动,但是变化的范围不大,一般在±15%左右,在实验观察的时间段内未发现显著性差异。脑缺血组与假手术比较,在阻塞后1h,1.5h和2h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图3显示大脑中动脉阻塞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猕猴制造局灶性脑缺血的疾病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验动物选取灵长类动物猕猴Macacamulatta;血管内介入微球囊导管,阻塞大脑中动脉的起始部,按实验要求使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制造脑缺血疾病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猕猴制造局灶性脑缺血的疾病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验动物选取灵长类动物猕猴Macaca mulatta;血管内介入微球囊导管,阻塞大脑中动脉的起始部,按实验要求使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制造脑缺血疾病模型。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猕猴制造局灶性脑缺血疾病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管内介入微球囊导管方法是(1)手术介入球囊阻塞实验动物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自猕猴颈外动脉插入预先用肝素浸泡过的特制微球囊导管,经颈内动脉插入大脑中动脉,向微球囊导管充气至微球囊充盈阻塞大脑中动脉的起始部,使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持续2h,制造脑缺血疾病模型;(2)缺血区再灌按实验要求的时间间隔,自微球囊导管放出气体,局麻下抽出微球囊导管,使缺血区再灌;手术结束,缝合处理后,实验动物放置于25℃空调房间内静养;(3)记录、评分根据要求在不同的时间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数字摄相机记录;(4)用同等条件的试验动物作对照组,除不阻塞血管外,其余手术过程、记录、评分过程同上。3.按照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焕民梁桂霞柳耀泉王少萍相波
申请(专利权)人:高焕民梁桂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