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大鼠具有急性高脂血症病理特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336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大鼠具有急性高脂血症病理特征的方法,包括所用实验用动物、诱发药物、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动物为实验用雄性大鼠;诱发药物为Triton  WR-1339;操作方法为将TritonWR-1339配置浓度为10-40%,静脉注射于大鼠,剂量为0.5-1ml/100g↓[(BW)](100-400mg.Kg↑[-1]),进行诱发,构建大鼠高血脂症模型。所建立的大鼠高血脂症动物模型能较好的模拟人类发病状态,因此可用于调血脂药物的筛选,具有方法简单,造模周期短,重现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模型
,具体涉及,以便将具有急性高脂血症病理特征的大鼠用于筛选调血脂药物。
技术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高脂血症是指血浆(或血清)中一种或多种脂质的含量超过正常高限时的病症。该病一般以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为主要特征,它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一直是人们研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防治措施的突破口;动物模型在疾病的机制研究、药物的药效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常采用胆固醇等高脂食物为诱发剂制作高脂血症动物模型,通过喂饲该类食物可引起大鼠高脂血症,但由于大鼠无胆囊,对胆固醇等脂质吸收少,因此饲料中还需添加胆酸钠以增加大鼠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量;同时添加甲巯嘧啶以抑制甲状腺功能、减少对胆固醇的代谢,该类模型制作方法虽可用于制备更接近于人类发病状态的全身性高脂血症,但所需周期长,影响因素较多,模型制备复杂,且成模率不高,动物易死亡,严重制约了研究人员大规模筛选治疗调血脂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具有能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疾病模型,并能严格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大鼠具有急性高脂血症病理特征的方法,包括所用实验用动物、诱发药物、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动物为实验用雄性大鼠;诱发药物为TritonWR-1339,操作方法为将TritonWR-1339配置浓度为10-40%,静脉注射于大鼠 ,剂量为0.5-1ml/100g↓[(BW)](100-400mg.Kg↑[-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晋红王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