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满充极片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7906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满充极片处理装置及方法。处理装置,包括放电槽,所述放电槽内设有用于将放电槽分隔为工作仓和替换仓的隔板,隔板上部设有通孔,工作仓和替换仓内各设有一组放电组件,所述放电组件的底部设有用于控制两组放电组件反向运动的升降组件。处理方法为将正负极极片分别卷绕在工作仓的两个卷绕柱上,同时向替换仓内注入电解液;控制替换仓和工作仓内的升降板反向升降,电解液由替换仓经通孔流入工作仓内;将正负极极片电性连接电能回收装置,设置放电电流,实现电能释放和回收;在电能回收的同时,进行正负极极片的卷绕或卸料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高效且安全的完成满充负极极片的处理,实现负极极片的回收使用及能量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极片回收处理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满充极片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锂离子电池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对使用新配方或新材料制备的电芯以及量产异常电芯的制程性能和过程性能进行跟进检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化成或分容后的电芯满充拆解,满充状态下电池负极表面的状态是一项关键指标。在出现黑斑、析锂、打皱等异常状态时,及时对电芯设计进行调整,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2、满充状态的负极极片活性很高,空气湿度较高时易发生自燃。如果将拆解后的极片直接转移到室外环境,会发生自燃现象,存在安全隐患,燃烧过程产生的气体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需要将负极极片处理后再转移至室外。常规的做法是将满充状态的负极极片转移至焚烧塔内焚烧处理,但焚烧塔日常运营维护成本高,且焚烧后的负极极片仅铜集流体可以回收使用,造成资源浪费。

3、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8820021u公开了一种负极极片处理装置,可以精确控制负极极片的氧化速度,使其失去活性,防止负极极片自燃。最终实现负极极片的安全处理和二次回收利用。但该装置结构复杂,且处理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满充极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槽(1),所述放电槽(1)内设有用于将放电槽(1)分隔为工作仓(13)和替换仓(14)的隔板(11),隔板(11)上部设有用于连通工作仓(13)和替换仓(14)的通孔(111),所述工作仓(13)和替换仓(14)内各密封滑动连接有一组用于极片放电操作的放电组件,所述放电组件的底部设有用于控制两组放电组件反向运动的升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满充极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组件包括与放电槽(1)内壁和隔板(11)密封滑动连接的升降板(2),所述升降板(2)上密封插接有支撑框(31),支撑框(31)内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满充极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槽(1),所述放电槽(1)内设有用于将放电槽(1)分隔为工作仓(13)和替换仓(14)的隔板(11),隔板(11)上部设有用于连通工作仓(13)和替换仓(14)的通孔(111),所述工作仓(13)和替换仓(14)内各密封滑动连接有一组用于极片放电操作的放电组件,所述放电组件的底部设有用于控制两组放电组件反向运动的升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满充极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组件包括与放电槽(1)内壁和隔板(11)密封滑动连接的升降板(2),所述升降板(2)上密封插接有支撑框(31),支撑框(31)内设有隔膜(3),所述放电槽(1)和隔板(11)上对应设有插槽(12),所述支撑框(31)的两侧密封滑动连接于插槽(12)内,所述升降板(2)上设有两组卷绕机构,所述隔膜(3)设于两组卷绕机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锂离子电池满充极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升降板(2)上的卷绕柱(21),所述卷绕柱(21)上设有卡缝(211),升降板(2)底部设有第一电机(212),所述卷绕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芬曾培源王金雷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