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凝结水回收方法及其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65551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凝结水回收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锅炉生产的饱和蒸汽送入放置有加气混凝土板材或砌块的蒸压釜内将所述的加气混凝土产品加热,所述的饱和蒸汽经换热冷却为凝结水;(2)将从所述的蒸压釜内排出的凝结水送入其内装有物料的多个二级热用户装置利用凝结水的余热对所述的物料进行预热,所述的凝结水经换热冷却为二次凝结水;(3)将从所述的二级热用户装置排出的二次凝结水经过净化处理达到锅炉给水要求后再送入所述的步骤(1)中的锅炉循环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使生产过程排出的余热资源和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和梯级利用,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凝结水回收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对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蒸压 加气混凝土的用量迅速增加,生产企业和生产规模也随之急剧增加。但由于受设计、工艺、 管理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加气混凝土企业都存在着大量蒸汽凝结 水直接排放,造成余热和水资源严重浪费、产品能耗和成本居高不下这一共性问题。为此, 研究和开发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凝结水回收新工艺,使余热和凝结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 和梯级利用,降低产品能耗和成本,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广阔的推 广应用前景和实际意义。 目前的工艺流程为锅炉产生的蒸汽通过分气缸分别送入蒸压釜、预养间、釜前编 组和料浆罐等热用户后产生的凝结水被直接排掉,极大的浪费了能源和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生产过程排出的余热资源和 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和梯级利用,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的加气 混凝土生产过程凝结水回收方法及其回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凝结水回收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锅炉生产的1. 25-1. 30Mpa的饱和蒸汽送入放置有加气混凝土板材或砌块的蒸压釜内将所述的加气混凝土产品加热,所述的饱和蒸汽经换热冷却为凝结水; (2)将从所述的蒸压釜内排出的凝结水送入其内装有物料的多个二级热用户装置利用凝结水的余热对所述的物料进行预热,所述的凝结水经换热冷却为二次凝结水; (3)将从所述的二级热用户装置排出的二次凝结水经过净化处理达到锅炉给水要求后再送入所述的步骤(1)中的锅炉循环使用。 —种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凝结水回收系统,它包括 (1) —台锅炉; (2) —个分汽缸,该分汽缸的入口通过其上装有第一、二截止阀的第一管线与所述 的锅炉出口相连; (3) —个蒸压釜,该蒸压釜的入口通过第二管线与所述的分汽缸的出口相连; (4)多个并联设置的二级热用户装置,该二级热用户装置的入口通过其上装有疏 水阀组的第三管路与所述的蒸压釜的出口相连; (5) —个储水罐,该储水罐的入口通过其上装有第三截止阀的第四管路与所述的 二级热用户装置的出口相连通; (6)依次相连的净化过滤装置和软水箱,所述的净化过滤装置的入口通过其上装 有热水泵的第五管路与所述的储水罐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的软水箱的出口通过其上装有锅炉给水泵和第四截止阀的第六管路与所述的锅炉的入口相连。 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凝结水回收方法,可以用先进的闭式、串联和梯级用能方式替代 目前我国加气混凝土行业普遍采用的比较落后的开式、并联和单级蒸汽利用方式,使用能 方式更为科学合理; 2.新的凝结水回收工艺能够使凝结水的余热得到充分、合理、梯级利用,减少热能 损失,余热回收率不低于90% ; 3.新工艺的采用可以使凝结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和利用,减少水资源浪 费,凝结水循环利用率不低于90% ; 4.新工艺的应用可以保证凝结水与空气的隔离,从根本上避免腐蚀性气体溶入锅 炉给水中,保证了锅炉给水的品质,从而缓解对用热设备及管网的腐蚀,并能降低软化及除 氧费用; 5.可以减少蒸汽"跑、冒、滴、漏"所产生的热污染和噪声,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凝结水回收方法及其回收系统的工艺流程 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以详细描述。 本专利技术的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凝结水回收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l)将锅炉生 产的1. 25-1. 30Mpa的饱和蒸汽送入放置有加气混凝土板材或砌块的蒸压釜内将所述的加 气混凝土产品加热,所述的饱和蒸汽经换热冷却为凝结水;(2)将从所述的蒸压釜内排出 的凝结水送入其内装有物料的多个二级热用户装置利用凝结水的余热对所述的物料进行 预热,所述的凝结水经换热冷却为二次凝结水;(3)将从所述的二级热用户装置排出的二 次凝结水经过净化处理达到锅炉给水要求后再送入所述的步骤(1)中的锅炉循环使用。 本专利技术的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凝结水回收系统,它包括(l) 一台锅炉1 ;(2) — 个分汽缸2,该分汽缸的入口通过其上装有第一、二截止阀的第一管线与所述的锅炉出口相 连;(3) —个蒸压釜3,该蒸压釜的入口通过第二管线与所述的分汽缸的出口相连;(4)多个 并联设置的二级热用户装置,该二级热用户装置5的入口通过其上装有疏水阀组4的第三 管路与所述的蒸压釜的出口相连;(5) —个储水罐6,该储水罐的入口通过其上装有第三截 止阀的第四管路与所述的二级热用户装置的出口相连通;(6)依次相连的净化过滤装置8 和软水箱9,所述的净化过滤装置的入口通过其上装有热水泵7的第五管路与所述的储水 罐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的软水箱的出口通过其上装有锅炉给水泵10和第四截止阀的第六 管路与所述的锅炉的入口相连。 在以上各环节中,锅炉1的主要作用是生产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饱和蒸汽;分 汽缸2的作用是向不同热用户提供蒸汽;蒸压釜3是一级热用户,主要是利用蒸汽的汽化潜 热加热加气混凝土产品;疏水阀组4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从蒸压釜中排出的凝结水具有一定 的过冷度,使饱和蒸汽的汽化潜热得到充分利用,疏水阀组为并联设置,其中第一组包括两个截止阀以及设置在两个截止阀之间的疏水阀,正常情况下从蒸压釜中排出的凝结水通过 此阀组排出,第二组阀为与所述的第一组阀并联设置的截止阀,在第一组阀检修时使用该 第二组阀;二级热用户装置5可以包括预养间、釜前编组站和料浆罐,主要是利用凝结水的 余热对产品进行预热;储水罐6用于收集来自各二次热用户的凝结水;热水泵7的作用是 对凝结水加压;凝结水过滤和净化装置8的主要作用是除去凝结水的杂质、异味和颜色,使 之能够满足锅炉的水质标准;软水箱9主要用来收集和盛放经过软化和净化处理的软水和 凝结水;锅炉给水泵10将符合锅炉水质要求的软化水送往锅炉。 本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锅炉1产生的蒸汽进入分汽缸2,经过蒸压釜3利用其气化潜热后,由疏水阀组4排出具有一定压力、温度和过冷度的凝结水。这些凝结水依靠自身的余压分别流向预养间、釜前编组和料浆罐等二次热用户5,使余热得到二次利用。经过降温降压后的各路凝结水汇总储水罐6中,由热水泵7加压后经过滤器8除去凝结水中的固体杂质、异味和颜色等,达到锅炉要求的水质标准后进入软水箱9中,然后由锅炉给水泵IO送回锅炉10中,形成一个闭式、串联、梯级热能利用系统,使余热余压和凝结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经过上述工艺流程,既保证了凝结水所具有的余热得到合理的梯级利用,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水资源浪费,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实施例1 (1)将锅炉生产的1. 25MPa的饱和蒸汽送入放置有加气混凝土板材的蒸压釜内将 所述的加气混凝土产品加热,所述的饱和蒸汽经换热冷却为凝结水; (2)将从所述的蒸压釜内排出的凝结水送入其内装有物料的多个二级热用户装置 利用凝结水的余热对所述的物料进行预热,所述的凝结水经换热冷却为二次凝结水; (3)将从所述的二级热用户装置排出的二次凝结水经过净化处理达到锅炉给水要 求后再送入所述的步骤(1)中的锅炉循环使用。 经测试蒸压釜产生的凝结水的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凝结水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锅炉生产的1.25-1.30Mpa的饱和蒸汽送入放置有加气混凝土板材或砌块的蒸压釜内将所述的加气混凝土产品加热,所述的饱和蒸汽经换热冷却为凝结水;(2)将从所述的蒸压釜内排出的凝结水送入其内装有物料的多个二级热用户装置利用凝结水的余热对所述的物料进行预热,所述的凝结水经换热冷却为二次凝结水;(3)将从所述的二级热用户装置排出的二次凝结水经过净化处理达到锅炉给水要求后再送入所述的步骤(1)中的锅炉循环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亭孙敬龙杜丹张于峰邓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