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作财专利>正文

手动液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392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动液压泵,属于液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手动液压泵存在着出油速度慢的问题。本手动液压泵,包括储油箱和泵体,泵体内具有进油通道、出油通道和连通出油通道与储油箱的回油油路,在泵体上铰接有把手,泵体内还具有油腔、两条并联设置且均连通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的连通通道,在每条连通通道上均串联设有两个防止油从出油通道通过连通通道流至进油通道上的单向阀;在油腔内设有活塞杆和固连在活塞杆上的活塞,活塞杆的一端穿出泵体与把手的一端相铰接;活塞将油腔分为油腔一和油腔二,油腔一和油腔二均与连通通道相连通且连接点位于该条连通通道上的两个单向阀之间。手动液压泵提高了供油的效率,节约了时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压
,涉及一种液压泵,特别是一种手动液压泵
技术介绍
手动液压泵是一种简单的液压动力源,与液压油缸配套可组成简单的起重工具, 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力及汽车维修行业。 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就曾公开了一种快速手动液压泵中国专利号 ZL95244298. 1 ;授权公告号CN2224835Y,包含手柄、柱塞泵、主油道、贮油箱、将主油道分 别与贮油箱的缸筒连通的两个单向阀、溢流阀、控制卸荷阀、泵座缸筒和活塞的快速手动液 压泵,柱塞泵设置有连成一体的上下两个不同直径的柱塞和柱塞腔;设置有将上柱塞腔与 贮油箱相连的具有单向阀的副油道;上述的副油道上还分别设置有与主治道相通的低压单 向阀和与贮油箱相通的低压溢流阀。该手动液压泵为单油路,在扳动一次手柄时只能实现 排油或抽油,为了使油能正常供给,扳动手柄时必须排油和抽油交替,于是存在着出油速度 慢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每扳动一次把手 即能够完成排油又能够抽油、出油快的手动液压泵。 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手动液压泵,包括储油箱和 与储油箱相固连的泵体,泵体内具有进油通道、出油通道和连通出油通道与储油箱的回油 油路,在泵体上铰接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内还具有油腔、两条并联设置且均连 通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的连通通道,在每条连通通道上均串联设有两个防止油从出油通道 通过连通通道流至进油通道上的单向阀;在油腔内设有活塞杆和固连在活塞杆上的活塞, 活塞杆的一端穿出泵体与把手的一端相铰接;活塞将油腔分为油腔一和油腔二,油腔一与 一条连通通道相连通且连接点位于该条连通通道上的两个单向阀之间,油腔二与另一条连 通通道相连通且连接点位于该条连通通道上的两个单向阀之间。 在上述的手动液压泵中,所述的泵体上设有两个溢流阀,溢流阀的进油口分别于 油腔一与油腔二相连通,溢流阀的出油口与储油箱相连通。 在上述的手动液压泵中,所述的油腔内壁上设有呈管状的内套,活塞和活塞杆位 于内套内。 在上述的手动液压泵中,所述的内套采用铜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手动液压泵中,所述的内套包括位于油腔上部的上套体、位于油腔下部 的下套体和位于上套体与下套体之间的中套体。 在上述的手动液压泵中,所述的上套体、下套体、中套体与泵体之间均设有o型密封圈。 在上述的手动液压泵中,所述的活塞杆的外端依次穿过下套体、中套体、上套体并穿出泵体,活塞套设在活塞杆上且位于中套体和活塞杆之间;活塞杆与上套体之间和活塞 杆与下套体之间均设有密封件。 在上述的手动液压泵中,所述的回油油路包括连通出油通道与进油通道的回油通 道和设置在回油通道上的卸荷阀。 在上述的手动液压泵中,所述的回油通道上具有圆锥面,所述的卸荷阀包括设置 在回油通道内的球芯和固连在泵体上的定位套,在定位套内穿设有阀杆且该阀杆与定位套 之间为螺纹活动连接,阀杆的一端穿入回油通道且能够与球芯相连,另一端穿出定位套连 接有手柄,转动手柄能够将球芯抵压在圆锥面上。 在上述的手动液压泵中,所述的阀杆上套设固定有呈筒状的弹簧座,在弹簧座内 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弹簧座和泵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手动液压泵每扳动一次把手实现排出油腔一或油腔二内的 油,同时实现了油腔二或出油腔一从储油箱内抽油。如有序的扳动把手便实现向液压器件 中连续供油,于是本手动液压泵提高了供油的效率,节约了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手动液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C-C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手动液压泵的油路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图1中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油箱;la、油盖;2、把手;3、泵体;4、内套;41、上套体;42、中套体;43、 下套体;5、油腔;51、油腔一 ;52、油腔二 ;6、连接通道;61、连接通道一 ;62、连接通道二 ;7、 卸荷阀;71、手柄;72、弹簧座;73、扭簧;74、定位套;75、阀杆;76、球芯;8、单向阀;81、单向 阀一 ;82、单向阀二 ;83、单向阀三;84、单向阀四;9、连通通道;91、连通通道一 ;92、连通通 道二 ;10、进油通道;11、出油通道;12、回油通道;13、溢流阀;13a、溢流阀一 ;13b、溢流阀 二 ;14、活塞;15、0型密封圈;16、密封件;17、活塞杆;18、支架;19、连杆片;20、油管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手动液压泵包括储油箱1、泵体3、把手2、单向阀8、溢流阀13、卸荷 阀7。 具体来说,储油箱1上具有注油口,在注油口处设有用于封堵注油口的油盖la,油 盖la上固连有插入油中,拔出后能够间接显示油深度的油标。泵体3与储油箱1相固连且 两者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15。在泵体3上固连有支架18,把手2铰接在支架18上,把手2 的一端铰接有连杆片19,另一端为自由端。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泵体3内具有进油通道10、出油通道11、连通通道9、 连接通道6、回油油路、油腔5。进油通道10的一端与储油箱1相通;出油通道11的外端口 处连接有油管接头20 ;在油管接头20上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连接不同的液压器件。回油油路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在进油通道10和出油通道11上的回油通道12和设置在泵体3 上能够截止回油通道12流通的卸荷阀7。连通通道9具有两条且并联设置,每条连通通道 9的两端分别与进油通道10的另一端和出油通道11的内端相连接。在每条连通通道9上 均串联设有两个单向阀8,两个单向阀8的流通方向一致且均为能够阻止油从出油通道11 通过连通通道9流至进油通道10。两条连通通道9分别称为连通通道一 91和连通通道二 92,连通通道一91上的两个单向阀8称为单向阀一81和单向阀二82,其中单向阀一81比 单向阀二82更靠近出油通道11 ;连通通道二 92上的两个单向阀8称为单向阀三83和单 向阀四84,其中单向阀三83比单向阀四84更靠近出油通道11。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油腔5内设有活塞杆17和固连在活塞杆17上的活塞 14,活塞杆17的一端穿出泵体3与连杆片19的一端相铰接,连杆片19的另一端与把手2 的一端相铰接,活塞14将油腔5分为两个独立的腔室,分别为油腔一 51和油腔二 52。油腔一 51和油腔二 52分别通过连接通道6与连通通道9相连通,即油腔一 51通过连接通道一 61与连通通道一 91相连通,连接通道一 61与连通通道一 91的连接点位于连通通道一 91 上的两个单向阀8之间,连接通道一 61与油腔一 51的连接点位于油腔一 51的底部;油腔二 52通过连接通道二 62与连通通道二 92相连通,连接通道二 62与连通通道二 92的连接 点位于连通通道二 92上的两个单向阀8之间,连接通道二 62与油腔二 52的连接点位于油 腔二 52的底部。扳动把手2的自由端能够带动活塞14运动,从而改变油腔一 51和油腔二 52之间体积比例以及压强的大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手动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为,扳动把手2的自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液压泵,包括储油箱(1)和与储油箱(1)相固连的泵体(3),泵体(3)内具有进油通道(10)、出油通道(11)和连通出油通道(11)与储油箱(1)的回油油路,在泵体(3)上铰接有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3)内还具有油腔(5)、两条并联设置且均连通进油通道(10)和出油通道(11)的连通通道(9),在每条连通通道(9)上均串联设有两个防止油从出油通道(11)通过连通通道(9)流至进油通道(10)上的单向阀(8);在油腔(5)内设有活塞杆(17)和固连在活塞杆(17)上的活塞(14),活塞杆(17)的一端穿出泵体(3)与把手(2)的一端相铰接;活塞(14)将油腔(5)分为油腔一(51)和油腔二(52),油腔一(51)与一条连通通道(9)相连通且连接点位于该条连通通道(9)上的两个单向阀(8)之间,油腔二(52)与另一条连通通道(9)相连通且连接点位于该条连通通道(9)上的两个单向阀(8)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作财
申请(专利权)人:吕作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