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高顶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1318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限高顶托,属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脚手架领域。现有技术的顶托无法控制顶托从钢管口伸出的长度,不能保证施工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撑杆、托板和调节螺母,撑杆由起限高及支撑作用的螺杆和用于插入建筑工程施工的钢管中起限位支撑作用的锚固杆组成,螺杆和锚固杆连为一体,起限高及支撑作用的调节螺母与螺杆配合在一起,螺杆上端与起限位支撑作用的托板下表面中心部位固结在一起,螺杆的长度≤30cm,托板呈凹槽形、平板形或其它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为限高顶托,能控制顶托从钢管口伸出的长度,保证施工安全,防止事故发生,解决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一大难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脚手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限高顶托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用钢管、连接件等搭设脚手架,作为模板、混凝土的支撑 体系。但钢管的长度无法恰到好处达到需要的支模高度,模板、混凝土也就无法受到支撑, 这时就需要能调节高度的顶托或底托支撑在脚手架与模板、混凝土之间,使脚手架达到支 撑模板、混凝土的目的。专利号为03254314X的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顶 托,其撑杆的杆身全部为螺杆,调节螺母可以调节在螺杆的任意位置,插入建筑中常用钢管 中起限位支撑作用的下一段螺杆的长度可任意调节。由于在脚手架搭设中,顶托的上一段 螺杆伸出太长,会导致脚手架失稳,严重时会造成整个支模体系倒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所以有关建筑工程施工的规范规定顶托从钢管伸出的长度不得大于30cm,以保证施工安 全,防止事故发生。但是,建筑工人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操作中,片面地追求搭架速度以及 材料的利用,往往致规范于不顾,用短钢管配顶托来搭设脚手架,顶托从钢管伸出的长度远 远大于30cm,给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为了解决这一工程管理的难题, 人们迫切希望一种限高顶托问世,以便规范建筑工人在现场操作中的施工行为,保证施工 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限 高顶托,这种限高顶托可以从源头上控制顶托从钢管口伸出的长度,保证建筑工人在现场 操作中严格按照规范施工,从而保证施工安全,防止事故发生,解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的一大难题。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限高顶托,包括撑杆、托板和调节螺母,所述撑杆由起限高及支撑作用的螺杆和用于插入建筑工程施工的钢管中起限位支撑作用的锚固杆组成,螺杆和锚固杆连为一体,起限高及支撑作用的调节螺母与螺杆配合在一起,螺杆上端与起限位支撑作用的托板下表面中心部位固结在一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螺杆的长度《30cm。 所述托板呈凹槽形、平板形或其它形状。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的撑杆由起限高及支撑作用的螺杆和 用于插入建筑工程施工的钢管中起限位支撑作用的锚固杆组成,螺杆和锚固杆连为一体, 起限高及支撑作用的调节螺母与螺杆配合在一起,螺杆上端与起限位支撑作用的托板下表 面中心部位固结在一起,螺杆的长度《30cm,建筑工人在现场操作中,不能将调节螺母调 节到锚固杆上去,只能将调节螺母调节到螺杆与锚固杆连接的部位,锚固杆插在钢管中, 调节螺母卡在钢管口 ,使得顶托从钢管口伸出的长度不会超过螺杆的长度(螺杆的长度 《30cm),因此,这种限高顶托可以从源头上控制顶托从钢管口伸出的长度,保证建筑工人在现场操作中严格按照规范施工,从而保证施工安全,防止事故发生,解决了建筑工程施工 现场管理的一大难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杆;2、锚固杆;3、托板;4、调节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参见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限高顶托,包括撑杆、托板3和调节螺母 4,所述撑杆由起限高及支撑作用的螺杆1和用于插入建筑工程施工的钢管中起限位支撑 作用的锚固杆2组成,螺杆1和锚固杆2连为一体,起限高及支撑作用的调节螺母4与螺杆 1配合在一起,螺杆1上端与起限位支撑作用的托板3下表面中心部位固结在一起;螺杆1 的长度《30cm ;所述托板3呈凹槽形。这种限高顶托作顶托用。 实施例2,参见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限高顶托,包括撑杆、托板3和调节螺母 4,所述撑杆由起限高及支撑作用的螺杆1和用于插入建筑工程施工的钢管中起限位支撑 作用的锚固杆2组成,螺杆1和锚固杆2连为一体,起限高及支撑作用的调节螺母4与螺杆 1配合在一起,螺杆1上端与起限位支撑作用的托板3下表面中心部位固结在一起;螺杆1 的长度《30cm ;所述托板3呈平板形。这种限高顶托作底托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两个优选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凡其类 似的实施例与近似的结构,例如撑杆由起限高及支撑作用的螺杆1和用于插入建筑工程 施工的钢管中起限位支撑作用的锚固杆2组成,螺杆1和锚固杆2连为一体,起限高及支撑 作用的调节螺母4与螺杆1配合在一起,螺杆1上端与起限位支撑作用的托板3下表面中 心部位固结在一起,螺杆1的长度《30cm,所述托板3呈凹槽形、平板形或其它形状等等,这 些特征都应涵盖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限高顶托,包括撑杆、托板(3)和调节螺母(4),其特征是所述撑杆由起限高及支撑作用的螺杆(1)和用于插入建筑工程施工的钢管中起限位支撑作用的锚固杆(2)组成,螺杆(1)和锚固杆(2)连为一体,起限高及支撑作用的调节螺母(4)与螺杆(1)配合在一起,螺杆(1)上端与起限位支撑作用的托板(3)下表面中心部位固结在一起。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高顶托,其特征是螺杆(1)的长度《30c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高顶托,其特征是所述托板(3)呈凹槽形。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高顶托,其特征是所述托板(3)呈平板形。专利摘要限高顶托,属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脚手架领域。现有技术的顶托无法控制顶托从钢管口伸出的长度,不能保证施工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本技术包括撑杆、托板和调节螺母,撑杆由起限高及支撑作用的螺杆和用于插入建筑工程施工的钢管中起限位支撑作用的锚固杆组成,螺杆和锚固杆连为一体,起限高及支撑作用的调节螺母与螺杆配合在一起,螺杆上端与起限位支撑作用的托板下表面中心部位固结在一起,螺杆的长度≤30cm,托板呈凹槽形、平板形或其它形状。本技术作为限高顶托,能控制顶托从钢管口伸出的长度,保证施工安全,防止事故发生,解决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一大难题。文档编号E04G25/08GK201495792SQ20092030524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叶文杰, 周怀春, 施旭光, 王国保, 王晓冬, 黄毫春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限高顶托,包括撑杆、托板(3)和调节螺母(4),其特征是:所述撑杆由起限高及支撑作用的螺杆(1)和用于插入建筑工程施工的钢管中起限位支撑作用的锚固杆(2)组成,螺杆(1)和锚固杆(2)连为一体,起限高及支撑作用的调节螺母(4)与螺杆(1)配合在一起,螺杆(1)上端与起限位支撑作用的托板(3)下表面中心部位固结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保黄毫春王晓冬周怀春施旭光叶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