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民亮专利>正文

一种控制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648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顶出机构,包括套筒和顶杆,所述的套筒外侧安装有按压手柄,顶杆套装有止逆片和拨片,止逆片和拨片的开孔略大于顶杆的直径;拨片端部与按压手柄的顶起端配合,止逆片经安装在套筒内侧的弹簧压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使顶杆快速顶出和收回,并能实现顶出长度的微调控制。(*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顶出机构。(二)
技术介绍
顶出机构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建筑装修行业中往往需要可 伸縮顶杆来固定物品,现有的顶出机构结构比较简单,仅采用按压手柄和 弹簧,当需要延长顶杆长度时,按下手柄,弹簧将顶杆顶出,顶杆的顶出 长度不能微调;另外,在将顶杆收縮时,也需要人工用力将顶杆收回,使 用起来非常不方便。(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使顶杆快速顶出和收回,并能实现微调控制的控制顶出机构。所述的控制顶出机构,包括套筒和顶杆,所述的套筒外侧安装有按压 手柄,顶杆套装有止逆片和拨片,止逆片和拨片的开孔略大于顶杆的直径; 拨片端部与按压手柄的顶起端配合,止逆片经安装在套筒内侧的弹簧压紧。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使顶杆快速顶出和收回,并能实现顶出长 度的微调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参照图l, 一种控制顶出机构,包括套筒1和顶杆2,所述的套筒l外 侧安装有按压手柄3,顶杆2套装有止逆片4和拨片5,止逆片4和拨片5 的开孔略大于顶杆2的直径;拨片5端部与按压手柄3的顶起端配合,止 逆片4经安装在套筒1内侧的弹簧6压紧。本技术在需要将顶杆2顶出时,按下按压手柄3的按压端,按压 手柄3的顶起端推动拨片5端部上前,顶杆2与拨片5之间的摩擦力推动 顶杆2向前顶出;放松按压手柄3的按压端,拨片5退回,顶杆2因与止 逆片4的摩擦阻力而不会退回。连续不断地按下按压手柄3的按压端,顶 杆2就会快速顶出。由于每次顶杆2顶出的距离较短,从而可以实现顶杆2 顶出长度的微调控制。在需要将顶杆2收回时,扳动止逆片4至与顶杆2 垂直,止逆片4与顶杆2之间摩擦阻力消失,顶杆2得以快速收回。权利要求1、一种控制顶出机构,包括套筒和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外侧安装有按压手柄,顶杆套装有止逆片和拨片,止逆片和拨片的开孔略大于顶杆的直径;拨片端部与按压手柄的顶起端配合,止逆片经安装在套筒内侧的弹簧压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顶出机构,包括套筒和顶杆,所述的套筒外侧安装有按压手柄,顶杆套装有止逆片和拨片,止逆片和拨片的开孔略大于顶杆的直径;拨片端部与按压手柄的顶起端配合,止逆片经安装在套筒内侧的弹簧压紧。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使顶杆快速顶出和收回,并能实现顶出长度的微调控制。文档编号E04G25/00GK201056853SQ20072011048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徐民亮 申请人:徐民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顶出机构,包括套筒和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外侧安装有按压手柄,顶杆套装有止逆片和拨片,止逆片和拨片的开孔略大于顶杆的直径;拨片端部与按压手柄的顶起端配合,止逆片经安装在套筒内侧的弹簧压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民亮
申请(专利权)人:徐民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