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721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外壳及安装在该外壳内的一发热电子元件,该发热电子元件上设有一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导热板及连接于该两导热板之间的若干散热鳍片,每一散热鳍片自其中一导热板向另一导热板呈弧形弯曲状,相邻两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一弧形的气流通道,每一散热鳍片具有沿弯曲方向产生弹性形变的能力以改变两导热板之间的间距,该散热器的两吸热板分别连接于该发热电子元件及该外壳上,该散热器可以使该散热鳍片进一步弯曲或被拉伸来适应该两吸热板之间距离的变化,从而使该散热器有较好的空间适应性和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散热器及使用该散热器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央处理器等发热电子元件高速、高频及集成化 使其发热量剧增,如不及时排除这些热量,将引起发热电子元件自身温度的升高,进而导致 发热电子元件的损坏或其性能的降低。因此,业者通常在该发热电子元件上加装一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一导热板及自该导热板垂直向上延伸的若干散热鳍片,然而,业界 通常使用的散热鳍片均为刚性结构,每一特定的散热器仅适用于具有特定高度安装空间的 电子元件,如果不进行拆解或重新制作等复杂繁琐的改变,就无法适应不同安装空间的需 要,散热器的空间适应性和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空间适应性和通用性较好的散热器及使用该散热器的 电子装置。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导热板及连接于该两导热板之间的若干 散热鳍片,每一散热鳍片自其中一导热板向另一导热板呈弧形弯曲状,相邻两散热鳍片之 间形成一弧形的气流通道,每一散热鳍片具有沿弯曲方向产生弹性形变的能力以改变两导 热板之间的间距。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外壳及安装在该外壳内的一发热电子元件,该发热电子元 件上设有一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导热板及连接于该两导热板之间的若干散 热鳍片,每一散热鳍片自其中一导热板向另一导热板呈弧形弯曲状,相邻两散热鳍片之间 形成一弧形的气流通道,每一散热鳍片具有沿弯曲方向产生弹性形变的能力以改变两导热 板之间的间距,该散热器的两吸热板分别连接于该发热电子元件及该外壳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散热器可以使其散热鳍片沿着原来的弯曲方向进一 步弯曲或被拉伸来适应该两吸热板之间距离的变化,从而使该散热器有较好的空间适应性 和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散热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散热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散热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散热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散热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10,该散热器10由导热性良好且具有可挠性的材料,如铝、铝合金等一体成型制成,该散热器10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导热板,即第 一导热板11,第二导热板12,及连接于该两导热板11,12之间的若干散热片13。该两导热板11,12的形状相同,均呈矩形板状,该两导热板11,12平行且相对。这些散热鳍片13的形状相同,每一散热鳍片13自第一导热板11向第二导热板12 均呈弧形弯曲状,这些散热鳍片13均向相同的方向弯曲,相邻两散热鳍片13之间平行间隔 形成一弧形的气流通道14。这些散热鳍片13均具有沿弯曲方向产生弹性形变的能力,当该 两导热板11,12被压缩或拉伸时,这些散热鳍片13可以进一步弯曲或被拉伸以适应该两导 热板11,12之间距离的变化。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散热鳍片13大致弯曲呈字母“C”形。请参照图2,所示为该散热器10用于一电子装置20中的示意图,该散热器10的 第一导热板11与该电子装置20内的电路板21上的发热电子元件22贴合,作为吸热板吸 收电子元件22产生的热量。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20内部的空间较小,由于该散热鳍 片13呈弯曲状且具有沿弯曲方向产生弹性形变的能力,因此,可以对第二导热板12施加一 压力,使这些散热鳍片13进一步弯曲以缩小该两导热板11,12之间的距离,使该第二导热 板12抵靠在电子装置20与该发热电子元件22相对的外壳23上,从而使该散热器10可以 弹性适应该电子装置20内的空间要求,而第二导热板12则作为散热板将鳍片的热量传递 至外壳23上,从而该散热鳍片13上的部分热量可以借由该外壳23直接散发至外界环境中 去,外壳23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当然,散热器10安装于较大的安装空间内时,可根据需 要将该散热鳍片13拉伸,使该第二导热板12与外壳23贴合,以利用外壳23辅助散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散热鳍片13呈弯曲状且具有沿弯曲方向产生弹性 形变的能力,该散热鳍片13可以进一步弯曲或被拉伸,以使该两导热板11、12之间距离随 使用空间的要求而变化,从而使该散热器10有较好的空间适应性和通用性;其次,该散热 器10除本身可以散热以外,还可与其他的散热元件或中间元件贴合,如与另一散热器或电 子装置的外壳等贴合等,以增加该散热器10的散热途径;再者,散热鳍片13可通过自身的 弹性形变起缓冲外力的作用,保护电子元件22。请参照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10a,该散热器IOa中的散热鳍片 13a平分为两组,这两组散热鳍片13a分别向着相反的方向向外弯曲,从而于该散热器IOa 的中部于该两组散热鳍片13a之间形成一 “0”形的通孔15。请参照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散热器10b,该散热器IOb同样包括若干 平行设置的呈弯曲状的散热鳍片13b,每一散热鳍片13b形成一凹面131与一凸面132,与 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散热器IOb上的每一散热鳍片13b的凹面131设有若干凸 起133。这些凸起133均呈条状且均与该导热板11、12平行。每一散热鳍片13b上的凸起 133均勻地分布于该散热鳍片13b的凹面131上,每一凸起133由散热鳍片13b的凹面131 朝向相邻一散热鳍片13b的凸面132突出。该凸起133突出于该散热鳍片13b表面的高度 小于相邻两散热鳍片13b之间的距离,以防止散热鳍片13b在弯曲时该凸起131与相邻的 散热鳍片13b发生挤压。该凸起131可以增大该散热鳍片13b的散热面积。请参照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散热器10c,该散热器IOc中的每一散热鳍片13c上开设若干条状沟槽134,该沟槽自第一导热板11向第二导热板12延伸,从而将 每一散热鳍片13c分成若干条状的散热条,从而增强了散热鳍片13c的变形能力。 当然,本专利技术中的散热器10 (10a, 10b, 10c)不限于上述设计,该散热器1 0 (10a, 10b, 10c)中的散热鳍片13(13a,13b,13c)与导热板11、12可以根据需要用导热性良好的材 料,如铜、铝等分别成型,再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权利要求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导热板及连接于该两导热板之间的若干散热鳍片,每一散热鳍片自其中一导热板向另一导热板呈弧形弯曲状,相邻两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一弧形的气流通道,每一散热鳍片具有沿弯曲方向产生弹性形变的能力以改变两导热板之间的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这些散热鳍片分成若干组,每一组中散热 鳍片的弯曲方向相同,不同组中散热鳍片的弯曲方向不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这些散热鳍片分成两组,该两组散热鳍片 的弯曲方向相反,于该散热器的中部形成一 “O”形的通孔。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散热鳍片的表面设有 若干凸起,该凸起突出于该散热鳍片的高度小于相邻两散热鳍片之间的距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这些凸起均呈条状,且均与该导热板平 行,每一凸起由散热鳍片的凹面朝向相邻一散热鳍片的凸面突出。6.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导热板及连接于该两导热板之间的若干散热鳍片,每一散热鳍片自其中一导热板向另一导热板呈弧形弯曲状,相邻两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一弧形的气流通道,每一散热鳍片具有沿弯曲方向产生弹性形变的能力以改变两导热板之间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方祥郭哲豪
申请(专利权)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