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6854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取像镜头,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该取像镜头满足条件式:2.4<S1/D1<3.0,0.3<R1/F<0.7;其中,S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直径,D1为沿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像侧面的距离,R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F为取像镜头的焦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取像镜头通过S1与D1之间的比值限制了整个取像镜头的光圈值,通过R1与F之间的比值限制了整个取像镜头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取像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不断地朝向轻薄短小以及多功能 的方向发展,而 电子产品中,如数码相机、计算机等已具备取像装置之外,甚至移动电话或个人数字辅助器 (PDA)等装置也有加上取像装置的需求;而为了携带方便及符合人性化的需求,取像装置 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同时也需要较低的成本,以有效提升该取像装置的应用性。为了提升取像装置的取像效果,通常采用降低光圈值以提高取像镜头透光性能, 而降低光圈值使取像镜头的入瞳孔径变大,也将增加取像镜头内镜片的光学有效径,使光 学取像装置无法具有较小体积或较低成本,不易满足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圈值和体积都小的取像镜头。一种取像镜头,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 度的第二透镜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该取像镜头满足条件式2. 4 < S1/D1 < 3. 0,0. 3 < R1/F < 0. 7 ;其中,S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直径,Dl为沿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 像侧面的距离,R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F为取像镜头的焦距。本专利技术的取像镜头通过Sl与Dl之间的比值限制了整个取像镜头的光圈值,通过 Rl与F之间的比值限制了整个取像镜头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取像镜头的光学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取像镜头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球差特性曲线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取像镜头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场曲特性曲线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取像镜头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畸变特性曲线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取像镜头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球差特性曲线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取像镜头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场曲特性曲线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取像镜头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畸变特性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取像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该取像镜头 100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10、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20、具 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30。所述第一透镜10面对物侧的物侧面为第一表面Si,面对像侧的像侧面为第二表 面S2。所述第一表面Sl呈相对于物侧凸出的弯月形,第二表面S2呈相对于像侧凹陷的弯 月形,第一表面Sl及第二表面S2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二透镜20面对物侧的物侧面为第三表面S3,面对像侧的像侧面为第四表 面S4。所述第三表面S3呈相对于物侧凹陷的弯月形,第四表面S4呈相对于像侧凸出的弯 月形,第三、第四表面S3、S4中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30面对物侧的物侧面为第五表面S5,面对像侧的像侧面为第六表面S6。所述第五表面S5呈相对于物侧凸出的弯月形,第六表面S6呈相对于像侧凹陷的弯 月形,第五、第六表面S5、S6中均为非球面。具体地,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及第三透镜30都采用塑料材 质制造,以降低取像镜头100的制造成本。更加具体地,取像镜头100还包括一个设置于第一透镜10的第二表面S2与第二 透镜20的第三表面S3之前的光阑(aperture stop) 40。取像镜头100成像时,光线自物侧入射,依次经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及第三透 镜30后成像于一成像面50上。在该成像面50处设置光感测元件便可构成一取像装置。为了得到光圈值和体积都小的取像镜头100,所述取像镜头100满足条件式(1)2. 4 < S1/D1 < 3. 0 ;其中,Sl为第一透镜10的第一表面Sl的有效径直径,Dl为沿光轴从第一透镜10 的第一表面Sl到第二表面S2的距离。条件式(1)限制了整个取像镜头100的光圈值,从而使取像镜头100具有较好的 透光效果。较优地,取像镜头100满足条件式(2)0. 3 < R1/F < 0. 7其中,Rl为第一透镜10的第一表面Sl的曲率半径,F为取像镜头100的焦距。条件式(2)限制了整个取像镜头100体积。此外,取像镜头100满足条件式(3) 1. 4 彡 R1/F1 彡 2. 2 ;其中,Rl为第一透镜10的第一表面Sl的曲率半径,Fl为第一透镜10的焦距。条件式(3)有利于修正整个取像镜头100的球差和畸变。再者,取像镜头100满足条件式(4) -0. 5 < R3/F2 < R4/F2 <—0.1;其中,R3为第二透镜20的第三表面S3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20的第四表面 S4的曲率半径,F2为第二透镜20的焦距。条件式(4)有利于修正整个取像镜头100的场曲。(5)-1. 0 < R5/F3 < —0. 5 ;其中,R5为第三透镜30的第五表面S5的曲率半径,F3为第三透镜30的焦距。条件式(5)有利于整个取像镜头100慧差和像散的校正。(6) -0. 5 < R6/F3 <-0.1;其中,R6为第三透镜30的第六表面S6的曲率半径,F3为第三透镜30的焦距。条件式(6)确保了该取像镜头100的像散和畸变得到有效的校正。最后,取像镜头100满足条件式(7) 45 < Vd2 < 60 ;其中,Vd2为第二透镜20的阿贝系数。条件式(7)保证了光学总长较短。以下结合附表进一步说明取像镜头100。其中,R为对应表面的曲率半径,D为对 应表面到后一个表面(像侧)的轴上距离(两个表面截得光轴的长度),Nd为对应镜片的 折射率,Vd为对应镜片的阿贝系数。实施方式一实施方式一的取像镜头100满足表1所列的条件,且光圈值为2. 0,取像镜头100 的总长度为2. 4mm。表 1<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镜片的非球面系数表列如下表2<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其中,非球面的面型可用以下公式表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其中,ζ是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以表面顶点作参考距光轴的位移值,c 是曲率半径,h为镜片高度,K为圆锥定数(Coin Constant),A4为四次的非球面系数(4 th order Aspherical Coefficient)A6 为六次的非球面系数(6 th order Aspherical Coefficient),A8 为八次的非球面系数(8 th order Aspherical Coefficient),AlO 为十 次的非球面系数(10 th order Aspherical Coefficient),A12为十二次的非球面系数(12 th order Aspherical Coefficient)。实施方式一的取像镜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像镜头,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该取像镜头满足条件式:2.4<S1/D1<3.0,0.3<R1/F<0.7;其中,S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径直径,D1为沿光轴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像侧面的距离,R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F为取像镜头的焦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淳义黄俊翔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