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用电设备、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在低温环境下需要为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在采用双电机驱动的应用场景下,在整个电路架构中形成充放电回路使电池自加热的过程中,两个电机和两个电机控制器也会产生热量,相关技术通过冷却系统散热来消耗掉这部分热量,造成这部分热量的浪费。
2、上述的陈述仅用于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相关技术中双电机电路架构中电机和电机控制器产生的热量被浪费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用电设备、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对双电机电路架构中电机和电机控制器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
2、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余热回收装置及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电池;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输送管路;
3、所述输送管路经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使所述输送管路中的流体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回收装置及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电池;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输送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管路调节组件;所述输送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构件和第二调节构件;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公共管段、第二公共管段、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回收装置及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电池;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输送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管路调节组件;所述输送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构件和第二调节构件;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公共管段、第二公共管段、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公共管段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输送泵,所述输送泵设置在所述输送管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输送泵,所述输送泵包括第一泵和第二泵;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输送泵,所述输送泵包括第三泵、第四泵和第五泵;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路经过所述电池的管路段包括多个支管。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冷凝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冷凝器、冷却器、第三调节构件和第四调节构件;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冷却器并连于所述第一管路的两端之间;所述冷却器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三调节构件和所述第四调节构件与消息第二管路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流体补给箱,用于对所述输送管路中的流体进行补充;所述流体补给箱设置在所述系统中的管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陈兴,颜昱,刘帝平,黄益飞,黄孝键,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