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车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3060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脚踏车拖车,其包含一主架体、数个定位销、数个第一支架、数个第二支架及一轮子,该主架体的一端设有一结合部,用以供连接于一脚踏车,该定位销设置于该主架体的外周面;该轮子可枢转的结合于该主架体的另一端。该第一及第二支架可拆卸的设置于该主架体的外周面,且该第一支架也可拆卸的与该第二支架相扣接,并完成与该主架体之间的定位。借此,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脚踏车拖车能够有效缩减其整体体积,达到方便收纳及携带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脚踏车拖车,特别是关于可借助折叠及拆收而缩减体积以便 收纳的脚踏车拖车。
技术介绍
现有脚踏车拖车包含一容置箱、二轮子及一衔接杆。该容置箱用以承载所欲运送 的物体。各该轮子设置于该容置箱的后侧。该衔接杆的一端结合于该容置箱的前侧,该衔 接杆的另一端用以供一脚踏车连接,进而使该脚踏车拖车可与该脚踏车相互连接。借此,使 用者可于行驶脚踏车的同时拖行该脚踏车拖车,使该承载座可随着该脚踏车的前进方向而 移动,以便借助该脚踏车拖车运送大量物品进而提升脚踏车的载货量。一般而言,上述现有脚踏车拖车具有下列缺点,例如该容置箱通常是一固定尺寸 的盒体或架体,且无法进一步折叠收纳以缩小体积,使得该现有脚踏车拖车于不使用时依 然占用一定空间,造成其相当不便于停放或收纳。基于上述原因,其确实有必要进一步改良 上述现有脚踏车拖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脚踏车拖车,主要针对前述现有脚踏车拖车具有不便于收纳 等缺点,以提供可依照使用需求而改变整体体积的脚踏车拖车,进而提升收纳便利性,为本 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脚踏车拖车,其具有简化组装及拆卸步骤的功效,为其次要 的专利技术目的。为达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手段为—种脚踏车拖车,其包含一个主架体、数个定位销、数个第一支架、数个第二支架 及一个轮子;其中该主架体一端设有一个用以供连接于一台脚踏车的结合部;各该定位 销设置于该主架体的外周面;各该第一支架具有一个第一支撑臂、一个第一主卡接臂及一 个第一辅助卡接臂,该第一主卡接臂及第一辅助卡接臂分别延伸形成于该第一支撑臂的端 面,且该第一主卡接臂、第一支撑臂端面及第一辅助卡接臂之间围绕形成一个第一容槽,且 该第一容槽具有一个第一缺口,该第一辅助卡接臂设有一个第一限位槽;各该第二支架具 有一个第二支撑臂、一个第二主卡接臂及一个第二辅助卡接臂,该第二主卡接臂及第二辅 助卡接臂分别延伸形成于该第二支撑臂的端面,且该第二主卡接臂、第二支撑臂端面及第 二辅助卡接臂之间围绕形成一个第二容槽,且该第二容槽具有一个第二缺口,该第二辅助 卡接臂设有一个第二限位槽;该轮子枢接于该主架体的另一端。其中该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分别借助该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能够拆卸的设置于 该主架体的外周面,使该主架体容置于该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内,该第一支架的第一主卡 接臂能够拆卸的与该第二支架的第二主卡接臂相扣接,且该第一限位槽与该第二限位槽相 对位,该定位销能够对位卡掣于该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内。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可拆卸的设置于该主架体的外 周面,且配合该轮子的收折,使得本技术的脚踏车拖车能够有效缩减其整体体积,达到 方便收纳及携带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较佳图2:本技术较佳图3:本技术较佳图4:本技术较佳图5:本技术较佳图6:本技术较佳图7:本技术较佳图8:本技术较佳图9:本技术较佳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主架体211 螺孔3第一支架32第一主卡接臂322第一定位块33第一辅助卡接臂341 第一缺口 端面412 第二通孔4211大径槽道4222卡掣头部44第二容槽511容置空间522 扣孔621扣接部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的立体分解图。实施例的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的立体图。实施例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未扣合前的组合侧视图。实施例沿图4的5-5线的组合剖视图。实施例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完成扣合后的组合侧视图(实施例沿图6的7-7线的组合剖视图。实施例完成组装的组合及侧面剖视图。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11结合部 22止挡头端 31第一支撑臂 321第一定位槽 3221颈部 331第一限位槽 4第二支架2定位销 221螺孔311第一抵靠端面 3211大径槽道 3222卡掣头部 332第一卡块 41第二支撑臂42第二主卡接臂421第二定位槽4212小径槽道422第二定位块 43第二辅助卡接臂431第二限位槽441第二缺口5限位组件512穿孔52挠性连接臂6衔接组件61连接杆7轮子a固定件21销体 222缺槽 312第一通孔 3212小径槽道34第一容槽 411第二抵靠4221颈部 432第二卡块 51套盖 521扣环 62衔接臂 b物件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 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脚踏车拖车包含一主架体1、数 个定位销2、数个第一支架3、数个第二支架4、数个限位组件5、一衔接组件6及一轮子7。 各该定位销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及限位组件5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该主架体1上,且 该第一支架3及第二支架4更可沿着该主架体1的外周面滑动及转动。该衔接组件6及轮 子7分别可枢转的设置于该主架体1的相对二端部。该主架体1选用一长杆体,且较佳为具有高结构强度的中空杆体,该主架体1的一 端设有一结合部11,该结合部11用以供该衔接组件6对应枢接。该数个定位销2分别沿着 该主架体1的轴向对位排列于该主架体1的外周面,各该定位销2分别具有一销体21及一 止挡头端22,该销体21为一长条状销体,该止挡头端22形成于该销体21的一端,而该销体 21的另一端设有一螺孔211。该止挡头端22的厚度大于该销体21的厚度,使得该销体21 及止挡头端22之间形成有厚度落差。该止挡头端22也设有一螺孔221,且该螺孔221贯穿 该止挡头端22。又,该止挡头端22侧面另设有一缺槽222,该缺槽222与该主架体1的外 周面相邻接。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该第一支架3设有一第一支撑臂31、一第一主卡接臂32、 一第一辅助卡接臂33及一第一容槽34,该第一支撑臂31的侧视形状略呈一三角形臂体,且 该第一支撑臂31的宽径端面为一弧形端面。该第一主卡接臂32及第一辅助卡接臂33分 别自该第一支撑臂31的弧形端面延伸而成,且该第一主卡接臂32及第一辅助卡接臂33均 为一弧形臂,使得该第一主卡接臂32、第一支撑臂31的弧形端面及第一辅助卡接臂33之间 围绕形成该第一容槽34。由于该第一主卡接臂32及第一辅助卡接臂33的厚度小于该第一支撑臂31,且本 实施例中其二者的厚度恰为该第一支撑臂31的一半,故该第一主卡接臂32及第一辅助卡 接臂33与该第一支撑臂31之间形成有厚度落差,使得该第一支撑臂31借助其自身与该第 一辅助卡接臂33的厚度落差形成有一第一抵靠端面311,且该第一抵靠端面311上开设有 一第一通孔312。该第一主卡接臂32设有一第一定位槽321及一第一定位块322,该第一定位槽 321贯穿该第一主卡接臂32,且设置于靠近该第一支撑臂31弧形端面的位置。该第一定位 槽321对应该第一主卡接臂32弧度选择为一弧形槽道,其具有一大径槽道3211及一小径 槽道3212,该大径槽道3211与该小径槽道3212的一端相互连通。该第一定位块322选用 一短凸柱,该第一定位块322具有一颈部3221及一卡掣头部3222,该颈部3221与该第一 主卡接臂32的末端相连接,该颈部3221的宽度小于该小径槽道3212的槽径;该卡掣头部 3222形成于该颈部3221 —侧,且相对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踏车拖车,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主架体,一端设有一个用以连接于一台脚踏车的结合部;数个定位销,设置于该主架体的外周面;数个第一支架,具有一个第一支撑臂、一个第一主卡接臂及一个第一辅助卡接臂,该第一主卡接臂及第一辅助卡接臂分别延伸形成于该第一支撑臂的端面,且该第一主卡接臂、第一支撑臂端面及第一辅助卡接臂之间围绕形成一个第一容槽,且该第一容槽具有一个第一缺口,该第一辅助卡接臂设有一个第一限位槽;数个第二支架,具有一个第二支撑臂、一个第二主卡接臂及一个第二辅助卡接臂,该第二主卡接臂及第二辅助卡接臂分别延伸形成于该第二支撑臂的端面,且该第二主卡接臂、第二支撑臂端面及第二辅助卡接臂之间围绕形成一个第二容槽,且该第二容槽具有一个第二缺口,该第二辅助卡接臂设有一个第二限位槽;及一个轮子,枢接于该主架体的另一端;其中该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分别借助该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能够拆卸的设置于该主架体的外周面,使该主架体容置于该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内,该第一支架的第一主卡接臂能够拆卸的与该第二支架的第二主卡接臂相扣接,且该第一限位槽与该第二限位槽相对位,该定位销能够对位卡掣于该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荣辉周盟桂张礼荣
申请(专利权)人:浮力森林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