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扣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94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行车用扣具,其包含一固定组件及一扣具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固设于一自行车的车架上,所述扣具组件用以承载物件。所述扣具组件的第一活动座及第二活动座能对应卡入所述固定组件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内,使所述扣具组件及其承载的物件可拆装的固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自行车用扣具除了能提供拆装所述物件的便利性及防止物件表面磨损之外,亦能提高所述扣具组件的固定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用扣具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自行车用扣具,特别是关于一种利用二固定座及二活动座的对应卡掣,以使一物件能方便的拆装于一自行车的车架上,并提高固定强度的自行车用扣具。
技术介绍
现今,自行车早已是一种广为使用的交通工具,更成为一种极受欢迎的运动与休 闲活动用品,在一般自行车中,经常会在其车架上另外加装或放置物品,以提高所述自行车 的功能性与物件使用的便利性,特别是在较不会影响骑乘又方便取用的所述车架上安装一 水壶架,以放置一水壶,提供自行车骑士取用所述水壶饮用。请参照图1所示,其揭示一种现有的自行车水壶架的使用示意图,其包含一自行 车的车架91、一水壶架92及一水壶93。所述车架91上设有二螺孔911,所述水壶架92是 为一约呈空心L型的弯折骨架,并以二螺固元件a穿过所述水壶架92的二穿孔(未绘示) 及所述二螺孔911,以将所述水壶架92螺固于所述车架91上。所述水壶架92适可供由上 往下放置一水壶93,所述水壶93受到所述水壶架92的限位而不会脱出所述水壶架92,也 能方便自行车骑士随时取放及使用所述水壶93。然而,所述水壶架在实际使用时仍有以下的缺点(1)所述水壶架92与所述水壶 93为直接接触,所以,所述水壶93于取放时或所述自行车的行车震动,易造所述水壶93表 面材质或印刷的磨损,从而影响所述水壶的质感与美观。(2)在不放置所述水壶93于所述 车架91上时,所述水壶架92仍保持固设于所述车架91上,其影响所述自行车外观的简捷 性。(3)折迭式自行车不适合安装所述水壶架92,因为所述水壶架92会影响所述折迭式自 行车的收合功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行车用扣具,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用扣具,其中所述扣具组件的第一活动座 及第二活动座对应卡入所述固定组件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内,使所述扣具组件及其 承载的物件可拆装的固设于所述车架上的固定组件上,且所述扣具组件利用一结合元件结 合及承载一物件,以防止物件表面与车架直接接触而磨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用扣具,其中所述第一活动座与所述第二 活动座的马蹄部开口方向不相同,以提高所述自行车用扣具的固定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用扣具,其中所述固定组件不承载所述扣 具组件及物件时,所述自行车的外观能保持简捷。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用扣具,其中所述扣具组件适用于折迭式 自行车,当所述固定组件不承载所述扣具组件及物件时,所述折迭式自行车可以正常收合。为达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用扣具,其包含一固定组件及一扣具组 件,所述固定组件固设于一自行车的车架上,所述扣具组件用以承载物件。所述扣具组件的第一活动座及第二活动座能对应卡入所述固定组件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内,使所述 扣具组件及其承载的物件可拆装的固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自行车用扣具除了能提供拆装 所述物件的便利性及防止物件表面磨损之外,亦能提高所述扣具组件的固定强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固定座各具有一滑轮状的外形,所述滑 轮的圆周面上设有一凹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及第二活动座各包含一马蹄部,具有一开口, 所述马蹄部用以对应卡掣所述第一或第二固定座的凹槽;及二导引部,设于所述马蹄部的 开口两端,用以引导所述马蹄部卡入所述第一或第二固定座的凹槽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动座的马蹄部与导引部之间另包含二延伸导 引部,用以延伸所述导引部与所述马蹄部间的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动座包含二凸缘,用以嵌入所述第二固定座 的凹槽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座的马蹄部的开口方向朝下,所述第二活 动座的马蹄部的开口方向朝左或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或第二活动座的马蹄部的内径实质等于所述第 一或第二固定座的凹槽直径,所述马蹄部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马蹄部的内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固定座另包含一固定垫圈,其设于所述 第一及第二固定座与所述车架之间,以填补所述第一及第二固定座与所述车架的表面形状 间的空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扣具组件是一容器或一置物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扣具组件是利用一结合元件承载一水壶、一工具盒 或一工具架,所述结合元件是选自束带、扣环或一对魔鬼毡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组件固设于一自行车的车架上,扣具组件用以 承载物件,所述扣具组件及其承载的物件可拆装的固设于所述车架上。这样所述自行车用 扣具不但可提供拆装所述物件的便利性及防止物件表面磨损之外,还可以亦能提高所述扣 具组件的固定强度。附图说明图1 现有的自行车水壶架的使用示意图。图2 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用扣具的立体分解图。图3A 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用扣具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图3B 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用扣具的组装完成示意图。图4A 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用扣具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图4B 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用扣具的组装过程示意图。第4C图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用扣具的组装过程示意图。第4D图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用扣具的组装完成示意图。图5 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自行车用扣具的局部剖视图。图6 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自行车用扣具的局部剖视图。图7 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自行车用扣具的扣具组件立体图。图8A 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自行车用扣具的扣具组件立体图。图8B 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自行车用扣具的扣具组件立体图。图9A 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自行车用扣具的扣具组件立体图。图9B 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自行车用扣具的扣具组件立体图。图9C 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的自行车用扣具的扣具组件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 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用扣具可选择组装于一般自行车或是折迭式自行车的车架上,以 便承载一物件,例如水壶、工具盒或工具架。但是,所述自行车放置物品的位置可能依实际 使用需求而有所不同,但其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在下文中提及的上、下、左与右等 方位关是指一般自行车的车架于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地面、车头及车尾的方位关系,并 不考虑车架的倾斜角度,上述相对位置用语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构件之间的排列关系,亦非 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因此于此合先叙明。请参照图2所示,其揭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用扣具的立体分解图。所述 自行车用扣具主要包含一固定组件1及一扣具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1包含一第一固定座 11及一第二固定座12 ;所述扣具组件3包含一第一活动座31及一第二活动座32,所述扣 具组件3可承载一物件7,例如一水壶。如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1的第一固定座11具有一滑 轮状的外形,其圆周面上设有一凹槽111。另外,所述第一固定座11的中心设有一穿孔112, 所述第一固定座11透过一螺固元件a螺固于所述车架5的一螺孔51上。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固定组件1的第二固定座12与所述第一固定座11具有相同的外形,其圆周面上设有 一凹槽121,所述第二固定座12的中心设有一穿孔122,所述第二固定座12透过一螺固元 件a螺固于所述车架5的一螺孔51上,所述第一固定座1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用扣具包含:一固定组件,其具有:一第一固定座,固设于一车架上;及一第二固定座,固设于所述车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隔一距离;以及一扣具组件,用以承载一物件,所述扣具组件具有:一第一活动座,用以可拆装的对应卡入所述第一固定座;及一第二活动座,用以可拆装的对应卡入所述第二固定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自行车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用扣具包含一固定组件,其具有一第一固定座,固设于一车架上;及一第二固定座,固设于所述车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隔一距离;以及一扣具组件,用以承载一物件,所述扣具组件具有一第一活动座,用以可拆装的对应卡入所述第一固定座;及一第二活动座,用以可拆装的对应卡入所述第二固定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固定座各具有一 滑轮状的外形,所述滑轮的圆周面上设有一凹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活动座各包含 一马蹄部,具有一开口,所述马蹄部用以对应卡掣所述第一固定座或第二固定座的凹槽;及二导引部,设于所述马蹄部的开口两端,用以引导所述马蹄部卡入所述第一固定座或 第二固定座的凹槽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座的马蹄部与导引 部之间另包含二延伸导引部,用以延伸所述导引部与所述马蹄部间的距离。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座包含二凸缘,用以 嵌入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凹槽内。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座的马蹄部的开口 方向朝下,所述第二活动座的马蹄部的开口方向朝左或右。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或第二活动座的马蹄部 的内径实质等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或第二固定座的凹槽直径,所述马蹄部的开口宽度小于所 述马蹄部的内径。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荣辉周盟桂张礼荣
申请(专利权)人:浮力森林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