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海宁专利>正文

全自动立式转模式软管注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161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立式转模式软管注头机,包括:机架、立式转模装置、注塑成型装置、上料装置、脱模装置、以及驱动上述装置运转的动力机构;转模装置的四个侧面均分别垂直设有数个用于固定软管的模具芯棒,动力机构驱动转模装置做周期性单向90度旋转,上料装置相应的将软管安装于转模装置一侧面的数个芯棒上,注塑成型装置相应的将安装于芯棒上的软管顶部注塑成型管头,脱模装置相应将成型管头后的软管从芯棒上抽出,转模装置各个侧面的数个芯棒在上料装置、注塑成型装置及脱模装置之间循环转动,上料装置、注塑成型装置及脱模装置相应的往返运动,以实现软管的自动输送、管头成型及成品回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PE塑料软管注头工序的全自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立式转模式软管注头机,用于PE塑料 软管注头工序。
技术介绍
由于注塑工艺和软性材料的发展,使得塑料瓶、橡胶瓶等软性材料容器的应用越 来越广泛,例如现有的药品、化妆品、化工用品等都已采用塑料瓶包装,塑料瓶根据需要成 型,其种类和式样繁多,现有的液体外包装(如化妆乳液、沐浴露、护发素等)大部份采用 了PE塑料瓶,其生产工艺为先由拉管机制成半成品的软管,再由注头机注塑软管的管头, 并封闭其一端,制成容器,然后配置瓶盖,即制得包装用PE塑料瓶。 现有的软管注头成型工艺是通过注头机进行的,这种注头机包括注塑装置及模 具芯棒、模具芯棒直立放置于可左、右滑动的工作台上,两端开口的半成品(软管)通过手 工嵌套在模具芯棒上,由滑动工作台送入注塑装置。产品成型后,再通过人工将中间成品 (具有管头的软管)从芯棒上拔出。因而,这种注头机没有实现全自动操作,成型产品必需 手工取出,生产效率低下,产能、质量因人而异,极不稳定,且耗工耗时。另外,上下料操作 时,若操作失误,容易对操作者造成伤害,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往往是重大事故,造成操 作者终身残疾,因而有必要对现有的注头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立式转模式软管注头机,用于实现塑料软管注头工序的全自动生产,提高效率、控制品质、安全生产、大大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立式转模式软管注头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立式转模装置、设于转模装置上方的注塑成型装置、设于转模装置一侧的上料装置、设于转模装置另一侧的脱模装置、以及驱动转模装置、注塑成型装置、上料装置及脱模装置运转的动力机构;所述转模装置的四个侧面均分别垂直设有数个用于固定软管的模具芯棒,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所述转模装置做周期性单向90度旋转,所述上料装置相应的将软管安装于转模装置一侧面的数个模具芯棒上,所述注塑成型装置相应的将安装于模具芯棒上的软管的顶部注塑成型管头,所述脱模装置相应的将成型的成品从模具芯棒上抽出,所述转模装置各个侧面的数个模具芯棒在所述上料装置、注塑成型装置及脱模装置之间循环转动,所述上料装置、注塑成型装置及脱模装置相应的往返运动,以实现软管的自动输送、管头成型及成品的自动回收。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上料装置进行软管的输送,设置注塑成型装置进行 软管的管头成型,设置脱模装置进行成品(具有管头的软管)的回收,并通过设置转模装置 实现软管在上料装置、注塑成型装置及脱模装置之间的运转,因而实现了 PE塑料软管注头 工序的全自动生产,提高了软管的生产效率、节省人工,并提高了产品品质;其次,整体结构 紧凑可靠,转模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可加工多种型号产品,能够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 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立式转模式软管注头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及 图3为图1中上料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本专利技术的全自动立式转模式软管注头机用于的PE塑料瓶的注头工序,,PE塑料瓶 在进入该全自动立式转模式软管注头机时是半成品(两端开口的中空软管),在该全自动 立式转模式软管注头机中注塑成型中间成品(具有管头的软管),然后再进行后续工序,如 成型瓶底,配置瓶盖等工序。 如图l-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全自动立式转模式软管注头机,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 上的立式转模装置2、设于转模装置2上方的注塑成型装置3、设于转模装置2 —侧的上料 装置4、设于转模装置2另一侧的脱模装置5、以及驱动转模装置2、注塑成型装置3、上料装 置4及脱模装置5运转的动力机构;所述转模装置2的四个侧面均分别垂直设有数个用于 固定软管的模具芯棒21 ,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所述转模装置2做周期性单向90度旋转,所 述上料装置4相应的将软管安装于转模装置2 —侧面的数个模具芯棒21上,所述注塑成型 装置3相应的将安装于模具芯棒21上的软管的上端注塑成型管头,所述脱模装置5相应的 将成型管头后的软管从模具芯棒21上抽出,所述转模装置2各个侧面的数个模具芯棒21 在所述上料装置4、注塑成型装置3及脱模装置5之间循环转动,所述上料装置4、注塑成型 装置3及脱模装置5相应的往返运动,以实现软管的自动输送、管头成型及成品的自动回 收。 所述转模装置2为四工位间歇转模装置2,包括呈正方体状的工作转盘20以及分 别垂直设于工作转盘20四个侧面上的数个模具芯棒21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转盘20的每个 侧面设有四个模具芯棒21,该四个模具芯棒21垂直于工作转盘20的侧面,且两两等间距平 行设置,用于安装软管。所述工作转盘20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沿逆时针方向转模,每次转 动90°的分度,因而,工作转盘20各个侧面的数个模具芯棒21在垂直水平面的平面上沿逆 时针方向循环旋转,每次转动90度,以实现其上安装的软管在上料装置4、注塑成型装置3 及脱模装置5之间的运转,值得一提的是,转模装置2各个侧面上的数个模具芯棒21朝向 上料装置4时位于水平位置,单向旋转90度朝向注塑成型装置3时位于垂直位置,再单向 旋转90度朝向脱模装置5时位于另一水平位置,以方便实现上料装置4、注塑成型装置3及 脱模装置5的相应操作。 参阅图3,所述上料装置4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安装架41、设于安装架41上的升降5台42、安装于安装架41后端的用于收容软管的料箱43、设于升降台42上的用于放置软管 的滑座44及以及相对于转模装置2设于升降台42另一侧的用于安装软管的推动机构45, 所述升降台42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可沿安装架41上下运动,其上设有滑轨422,所述滑座 44设于滑轨422上并可沿滑轨滑动。其中,所述滑座44上设有数个用于放置软管的放置槽 442,在本实施例中,滑座44上相应于转模装置2每一侧面的四个模具芯棒21设有四个放 置槽442,滑座44在动力机构的牵引下可沿滑轨422移动,并可随升降台42的上下运动相 应的动作,以与该四个模具芯棒21对应设置。所述料箱43内设有收容空间432用于收容软 管,其朝向滑座44的一端设有开口 434,其下方设有料斗角度立板436,在动力机构的作用 下料斗角度立板436倾斜,软管从该开口 434处滚出并相应置入所述滑座44的四个放置槽 442内。所述推动机构45包括连动杆452及设于连动杆452上的两推手454,该两推手454 等高设置并与在工作转盘20每个侧面等高设置的两模具芯棒21相对应,当所述滑座44其 中的两个放置槽442分别移动至与转模机构其中的两个模具芯棒21对应设置时,该两个推 手454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将置于对应的两个放置槽442内的软管嵌套于对应的两个模具 芯棒21上。具体来说,当升降台42位于高位时,滑座44沿滑轨422移动至与设于转模装 置2上方的两模具芯棒21相对应的位置时,两推手454将位于滑座44前侧的两放置槽442 内的软管嵌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立式转模式软管注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立式转模装置、设于转模装置上方的注塑成型装置、设于转模装置一侧的上料装置、设于转模装置另一侧的脱模装置、以及驱动转模装置、注塑成型装置、上料装置及脱模装置运转的动力机构;所述转模装置的四个侧面均分别垂直设有数个用于固定软管的模具芯棒,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所述转模装置做周期性单向90度旋转,所述上料装置相应的将软管安装于转模装置一侧面的数个模具芯棒上,所述注塑成型装置相应的将安装于模具芯棒上的软管的顶部注塑成型管头,所述脱模装置相应的将成型的成品从模具芯棒上抽出,所述转模装置各个侧面的数个模具芯棒在所述上料装置、注塑成型装置及脱模装置之间循环转动,所述上料装置、注塑成型装置及脱模装置相应的往返运动,以实现软管的自动输送、管头成型及成品的自动回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朱海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