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碟加载机构及光盘播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982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碟加载机构及相应的光盘播放机,所述光碟加载机构包括主机架(1)、压碟盖支架(2)、托盘(3)、加载马达(4)、光头组件起降支架及传动装置,其中:所述主机架(1)和所述压碟盖支架(2)通过注塑工艺一次成型;所述加载马达(4)设置在所述主机架(1)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压碟盖支架(2)的正下方。这种结构十分紧凑,有利于减小机芯及整机厚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可读/写光盘存储信息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光碟加载机构及光 盘播放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托盘式光碟加载机构(以下简称机芯)一般分为两种结构,即普通仓 结构和一线仓结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整个结构的厚度大于后者。机芯作为光碟盘 播放机的一个关键部件,其厚度越薄越有利于减小整机(市场上所售完整光碟播放机)的 厚度。目前,用户对光盘播放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特别需要控制整机的高度,而机芯的 一线仓结构以其超薄特点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有机芯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即主机架、压碟盖支架、托盘及相关传动装置,其 中主机架和压碟盖支架是相互分离独立的,两者分别通过注塑工艺单独成型,然后通过螺 钉进行连接组装;加载马达放置在主机架的最前端,为达到传动目的,中间齿轮和大齿轮也 需要放置在前端;这样,机芯前端因为有马达等部件而比较厚。对于光碟播放机整机而言, 其内部前端空间比较有限;受机芯前端厚度的限制,其势必使光碟播放机的前端尺寸变大, 进而使得播放机无法做得很薄。因此,这种机芯虽对部件的独立管控比较容易,但结构不够 紧凑,不利于减小机芯及整机厚度,不能完全满足整机变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碟加载机构,可以有效减小机芯及 整机的厚度。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碟加载机构,包括主机架 (1)、压碟盖支架(2)、托盘(3)、加载马达(4)、光头组件起降支架及传动装置,其中所述主 机架(1)和所述压碟盖支架(2)通过注塑工艺一次成型;所述加载马达(4)设置在所述主 机架(1)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压碟盖支架(2)的正下方。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啮合的中间齿轮(6)和大齿轮(7),其中所述中间齿轮(6)通 过皮带与所述加载马达(4)连接;所述大齿轮(7)与所述托盘(3)上的直齿(8)啮合。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盘播放机,其使用上述光碟加载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压碟盖支架和主机架一体成型,并将加载马达放置在主 机架的一侧,其不会干涉光盘播放机内部的部件组装,从而可将中间齿轮和大齿轮等传动部件 相应地放置主机架的一侧,这有利于使整个机芯的前端尺寸减小,并最终减小光盘播放机的整 体尺寸,实现整机变薄的需求。特别地,压碟盖支架和主机架一体成型,有利于简化制造工艺, 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由于减少了部件数量,有利于提高光碟加载机构的工作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光碟加载机构在出仓 时得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光碟加载机构的正面视图;图3是图1所示光碟加载机构的背面视图;图4是本技术光碟加载机构在进仓时得的示意图。其中,有关附图标记如下1、主机架;2、压碟盖支架;3、托盘;4、加载马达;5、碟盖;6、中间齿轮;7、大齿轮;8、直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基本构思是,主机架和压碟盖支架一次成型,且加载马达放置在主 机架的一侧,并位于压碟盖支架的正下方,以便减小机芯及主机的厚度。本技术适用于托盘式光碟加载机构(包括普通仓结构和一线仓结构),下面 结合附图与实施例进一步进行描述。同时参见图1 图4,本技术光碟加载机构,包括主机架1、压碟盖支架2、托盘 3、加载马达4、光头组件起降支架及有关传动装置,其中主机架1和压碟盖支架2用注塑工艺合二为一,成为一体式结构,这有利于简化生 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部件工作可靠性。加载马达4被放置在主机架1的一侧,位于压碟盖支架2的正下方。由此,可将传 动部件的有关元件相应地放置主机架的一侧,从而使整个机芯的前端尺寸减小,最终减小 光盘播放机的整体尺寸。图3中,传动装置包括啮合的中间齿轮6和大齿轮7,其中中间齿轮6通过皮带 与加载马达4连接;大齿轮7与托盘3上的直齿8啮合。此外,传动装置也可以采用其它结 构,例如,由小皮带轮、皮带、大皮带轮、装载齿轮、装载齿条等组成,其中装载齿轮和托盘上 的直齿和装载齿条上的直齿切换啮合。托盘3及光头组件起降支架的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这种结构使得整个机芯的前端变薄,最大限度地缩小机芯的尺寸,有利于减小整 机厚度,这是由于由光碟播放机的内部结构分析可知,加载马达4放置在主机架1的一侧, 不会干涉光盘播放机内部的部件组装;同时,中间齿轮6和大齿轮7都相应地被放置主机架 1的一侧;这就可以使整个机芯的前端尺寸减小,最终减小光盘播放机的整体尺寸,实现整 机变薄的需求。而压碟盖支架2和主机架1为注塑工艺一次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有利于简 化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减少部件数量,提高光碟加载机构的工作可靠性。所述加载机构的基本动作过程是加载马达4通过皮带(图未示出)带动中间齿轮6转动,中间齿轮6与大齿轮7啮合,然后大齿轮7与托盘3上直齿8啮合,从而带动托 盘3运动;通过控制加载马达1的正反转运动,可以实现托盘3的进/出仓运动。碟片一旦进仓到位,则由碟盖5等部件提供压碟力,使碟片高速旋转时不产生打滑现象,以保证其正 常播放。 本技术的光盘播放机,使用前述加载机构,其它部件可采用现有结构,在此不 再赘述。与现有光盘播放机相比,其实现了主机架和压碟盖支架的一体式结构及加载马达 放置在主机架侧面的特点。加载马达放置在主机架侧面,有利于降低机芯及整机厚度。采 用主机架和压碟盖支架的一体式结构体,虽然使模具结构相对复杂,但总的开模数减少,其 模具综合费用较少,并简化了生产工艺,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机芯部件的减少,提高了机 芯的市场档次,也使得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降低,有利于提高整机的稳定性。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 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 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 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碟加载机构,包括主机架(1)、压碟盖支架(2)、托盘(3)、加载马达(4)、光头组件起降支架及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架(1)和所述压碟盖支架(2)通过注塑工艺一次成型;所述加载马达(4)设置在所述主机架(1)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压碟盖支架(2)的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光碟加载机构,包括主机架(1)、压碟盖支架(2)、托盘(3)、加载马达(4)、光头组件起降支架及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架(1)和所述压碟盖支架(2)通过注塑工艺一次成型;所述加载马达(4)设置在所述主机架(1)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压碟盖支架(2)的正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啮合的中间齿 轮(6)和大齿轮(7),其中所述中间齿轮(6)通过皮带与所述加载马达(4)连接;所述大 齿轮(7)与所述托盘(3)上的直齿⑶啮合。3.—种光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华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